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851)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振华宋海星官春云余佳玲刘强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油菜
  • 4篇氮素
  • 2篇氮水平
  • 2篇氮素积累
  • 2篇冬油菜
  • 2篇素积
  • 2篇供氮
  • 2篇供氮水平
  • 2篇干物质
  • 2篇CO_2浓度
  • 1篇氮代谢
  • 1篇氮磷钾
  • 1篇氮磷钾比例
  • 1篇氮磷钾配比
  • 1篇氮素累积
  • 1篇氮素累积量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吸收
  • 1篇氮素吸收利用
  • 1篇氮效率

机构

  • 7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国家油料改良...
  • 1篇海南省农业科...

作者

  • 7篇宋海星
  • 7篇张振华
  • 6篇官春云
  • 4篇余佳玲
  • 3篇荣湘民
  • 3篇刘强
  • 2篇廖琼
  • 2篇杨春
  • 2篇王文明
  • 1篇张力
  • 1篇王继玥
  • 1篇张晓龙
  • 1篇谢桂先
  • 1篇谭太龙
  • 1篇王小娟
  • 1篇曾晶
  • 1篇朱兆坤
  • 1篇张玲
  • 1篇袁丹

传媒

  • 2篇Agricu...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气CO_2浓度和供氮水平对油菜前期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砂培试验,在2种CO2浓度(自然CO2浓度400μmol·mol-1和高CO2浓度700μmol·mol-1)和2种供氮水平(常氮15 mmol N·L-1和氮胁迫5 mmol N·L-1)下,研究了油菜营养生长阶段的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高CO2浓度条件下,油菜株高、根茎粗和干物质累积量增加,其中,常氮条件下,根茎粗和地上部干重的增加幅度大于氮胁迫条件,株高和根系干重增加幅度则常氮条件小于氮胁迫条件;高CO2浓度下,根体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总吸收面积在2个供氮水平下均增加,而一级侧根数只在常氮条件下增加,根长只在氮胁迫条件下增加;高CO2浓度条件下,油菜各器官含氮量下降,其中,叶片和根系的含氮素量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茎;高CO2浓度条件下,正常供氮时根、茎、叶氮素累积量均增加,氮胁迫时茎氮素累积量增加,而根和叶的氮素累积量减少;高CO2浓度条件下,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效率均增加,常氮条件下增加幅度大于低氮条件,其中,氮素利用效率对氮水平的响应更加明显。
王小娟王文明张振华张力杨春宋海星官春云
关键词:干物质累积根系特性油菜
不同氮效率油菜SPS和PEPC活性差异及其对籽粒产量与油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分别控制着植物体内的碳骨架向碳代谢和氮代谢的流转,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为探明氮高效油菜品种在高效利用氮素的同时协调籽粒蛋白与油分累积矛盾的机理,研究了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的SPS与PEPC活性差异及其对籽粒油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培试验,以氮高效品种27号(H)与氮低效品种6号(L)为试验材料,在常氮(N)与低氮(S)条件下,研究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苗期到花期叶片与角果发育初期的角果、角果发育中期的角果皮与籽粒中SPS与PEPC活性变化及差异、生长后期碳素转运量与转运率以及收获期籽粒油分含量的差异。【结果】两种供氮水平下,氮高效品种27号的产量与籽粒油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6号,品种优势明显;且氮高效品种27号苗期到花期叶片与角果发育初期的角果、角果发育中期的角果皮与籽粒中的SPS与PEPC活性均高于氮低效品种6号,两种供氮水平的规律相同,但是SPS与PEPC活性的比值(SPS/PEPC)却因生育期不同而异,营养生长期叶片中氮高效品种27号的SPS/PEPC高于氮低效品种6号,开花期品种间叶片SPS/PEPC相近,角果发育期主要生殖器官中的SPS/PEPC值氮高效品种反而低于氮低效品种。说明氮高效品种向碳代谢和氮代谢输送的碳骨架在全生育期均多于氮低效品种,而碳代谢对氮代谢的响应只在生育前期强于氮低效品种,生育后期则相反。碳素转运量与转运率、籽粒油分含量与产量也是氮高效品种大于氮低效品种,这可能为氮高效品种协调籽粒蛋白与油分累积矛盾的重要生理机制。供氮水平对上述各指标有不同的影响,籽粒产量、PEPC活性、碳素转运量及转运率以常氮处理高于低氮处理,而油分含量、SPS活性及SPS/PEPC以常氮处理低于低�
余佳玲宋海星谢桂先张振华廖琼官春云
关键词:油菜SPSPEPC碳氮代谢
Responses of Seed Yield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Winter Oilseed Rape(Brassica napus L.) to Different NPK Ratio and Dose被引量:2
2015年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during 2008-2010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PK fertilization on seed yield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a new hybrid cultivar of winter oilseed rape(Brassica napus L.)- Xiangzayou763,an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NPK ratio and dose in Hunan,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PK ratio(1:0.50:0.50) with 180 kg/hm2 N,90 kg/hm^2 P_2O_5 and 90 kg/hm^2 K_2O was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for the highest seed yield(2 231.13 kg/hm2) and economic benefit(9 816.97 Yuan/hm^2),of which 1 641.23 Yuan/hm^2 being set for fertilizer investment(VCR=4.11).Besides,the effects of N,P and K fertilizers on seed yield and oil production of winter oilseed rape were not identical.N had the greatest effect on plant growth of winter oilseed rape,followed by P and K.Total leaf number,green leaf number,leaf length and width,rhizome diameter,branch number,dry weight per plant and other agronomic characters in high N treatm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low N treatments.By correlation and path analysis of yield components,the contribution rate to seed yield was found:effective silique number per plant>seed number per silique>1 000-seed weight.
Yingzi WANGChang TIANXuan ZHOUWenming WANGJianwei PENGZhenhua ZHANGHaixing SONGChunyun GUAN
关键词:氮磷钾配比种子产量冬油菜有效角果数产量构成因素氮磷钾比例
不同氮素再利用相关酶对油菜氮素再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究氮素利用相关酶对油菜中氮素再分配的贡献程度。[方法]采用单株砂培培养,严格控制氮素等营养供应,用15N饲喂追踪,分别测定在蛋白水解酶(PE)、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抑制剂处理的情况下,两个油菜品种氮低效品种6号和氮高效品种2号的产量、籽粒氮素转运和积累量、叶片氮素损失的情况以及氮素利用率。[结果]两品种皆在抑制GOGAT活性时,氮素利用效率最低,产量最少,籽粒中氮素转运比例最低,叶片氮素损失最大,其次为PE,在抑制GS时影响最小。同时发现在生育后期,叶片中积累的氮素接近80%转运出叶片,籽粒中来源于营养器官前期积累的氮素达到50%-70%。两品种油菜呈现相同趋势。品种之间,2号油菜品种的籽粒氮素累积和产量高,氮素损失较少。氮低效品种6号和氮高效品种2号在所有受抑制情况下呈现相同规律。[结论]GOGAT是油菜氮素再利用的关键酶,品种间酶活性不同可能是品种氮素再利用效率不同的重要因素。叶片生育前期积累的氮素主要用于氮素再利用,籽粒中积累的氮素大部分来源于营养器官。
余佳玲朱兆坤张振华荣湘民刘强宋海星官春云
关键词:氮素积累油菜
大气CO_2浓度和供氮水平对油菜中微量元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在温室大棚中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780μmol·mol-1),研究了抽薹期油菜各器官对钙、镁、硫、铁、锰、锌、钼、硼离子吸收与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CO2浓度(对照)相比,高CO2浓度不施氮条件下,茎的中、微量元素含量除锌增加外,其他均减少,施氮条件(0.2g N·kg-1土)下钙、硫、硼、锌增加,镁、锰、钼、铁减少;叶的中、微量元素两个氮水平下都表现为除钼含量增加外,其他均下降.CO2浓度升高条件下,茎中钙和硫占中量元素总和的比值及硼和锌占微量元素总和的比值增加,镁、铁、锰、钼相应比值减少,两个氮水平下表现一致;CO2浓度升高条件不施氮处理增加了钙在叶中的分配比例,而正常供氮处理则增加了镁的分配比例,两个氮水平下均促进了锰、锌、钼在叶中的分配比例.不施氮条件下,高CO2浓度处理的运输系数SFe,Mo和SS,B高于自然CO2浓度处理,而SMg,Fe、SMg,Mn和SS,Fe低于自然CO2浓度处理,表明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油菜向上运输的钼和硫高于铁,硼高于硫,镁高于铁和锰;正常供氮条件下,高CO2浓度处理的SMg,Fe、SMg,Mn、SS,B高于自然CO2浓度处理,而SCa,Mg、SFe,Mo、SS,Fe相反,表明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油菜向上运输的钙、铁和锰高于镁,硼高于硫,铁高于钼,硫高于铁.
王文明张振华宋海星刘强荣湘民官春云曾晶袁丹
关键词:油菜高CO2浓度离子吸收运输系数
大气CO2浓度倍增对油菜韧皮部汁液成分及根部氮素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以甘蓝型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814’和‘湘油15’两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探寻在两个CO2浓度(自然CO2浓度:400μmol·mol–1和高CO2浓度:(800±20)μmol·mol–1)和两个氮素水平(低氮和常氮)处理下,欧洲油菜韧皮部汁液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根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CO2浓度升高提高欧洲油菜韧皮部汁液可溶性糖含量,施氮条件下‘814’在抽薹期达到0.29%,‘湘油15’在盛花期达到0.25%,其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CO2浓度处理。2)CO2浓度对韧皮部汁液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无论施氮与否,CO2浓度升高使‘814’的游离氨基含量降低;而‘湘油15’CO2浓度升高促使其在低氮条件下含量升高,在常氮条件下则降低。3)根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均随CO2浓度升高而增加,且欧洲油菜韧皮部汁液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根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
杨春谭太龙余佳玲廖琼张晓龙张振华宋海星官春云
关键词:大气CO2浓度升高油菜干物质量氮素累积量可溶性糖
作物氮素利用生理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了解作物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本研究分析了根系吸收氮素主要形态以及植物体内氮素再分配的意义。总结了根系对土壤氮素的吸收中目前利用模式植物所发现的功能基因,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环境条件改变对氮素利用影响的生理机制不明确,所研究的植物类型较少等问题,同时对今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余佳玲张振华宋海星官春云
关键词:氮素利用硝态氮NRT
肥料运筹方式对冬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以湘杂油763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冬油菜产量和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方式对油菜生长的影响较大,以基肥:苗肥:薹肥=5:2:3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其次是基肥:苗肥:薹肥=6:2:2处理,基肥:苗肥:薹肥=10:0:0处理的产量最低,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绿叶数、茎粗、最大叶长和叶宽、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而氮肥运筹方式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磷肥和钾肥运筹方式对油菜生长的影响较小,在不同磷钾肥运筹方式下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茎叶性状均没有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所设的8种处理中,以氮肥的基肥:苗肥:薹肥=5:2:3、磷肥和钾肥的基肥:苗肥:薹肥=10:0:0处理和氮肥的基肥:苗肥:薹肥=5:2:3、磷肥的基肥:苗肥:薹肥=6:2:2、钾肥的基肥:苗肥:薹肥=10:0:0处理的籽粒产量并列最高。
王继玥宋海星张玲张振华官春云荣湘民刘强
关键词:冬油菜施肥方式籽粒产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