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421-003)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燕刘润生刘玥翟旭沈吉敏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水管
  • 2篇加氯
  • 2篇管网
  • 2篇臭氧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中
  • 1篇余氯
  • 1篇酸盐
  • 1篇去除技术
  • 1篇溴酸盐
  • 1篇羟基自由基
  • 1篇硝基氯苯
  • 1篇氯苯
  • 1篇聚合硅酸
  • 1篇聚合硅酸铁
  • 1篇给水
  • 1篇给水管
  • 1篇给水管网
  • 1篇供水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3篇张燕
  • 1篇刘润生
  • 1篇杨磊
  • 1篇陈忠林
  • 1篇张念卿
  • 1篇沈吉敏
  • 1篇翟旭
  • 1篇刘玥
  • 1篇李莉

传媒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部分覆盖理论的供水管网二次加氯点选址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寻找合理的供水管网二次加氯点,在传统覆盖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部分覆盖思想,通过降低余氯覆盖集的覆盖标准使其中的加氯点具有部分覆盖能力,利用已选加氯点覆盖能力的叠加作用最终实现完全覆盖.建立新型的二次加氯点选址模型,提出"变标准"筛选法以实现对加氯点的优选.将2种模型应用于管网实例,采用贪婪算法结合"变标准"筛选法进行求解.比较2种模型的选址结果表明,完全覆盖模型对覆盖标准的取值较敏感,致使覆盖标准变化时因加氯点数变化过快而容易遗漏可行解;部分覆盖模型表现出较大的弹性,能够给出更全面的选址方案,因此从中选取的最优解更可靠,有利于决策过程的实施.
张燕张念卿
基于理想余氯质量浓度的给水管网二次加氯优化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给水管网余氯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对管网水质造成较大的影响等问题,提出给水管网二次加氯2级优化动态模型,第1级是以满足管网余氯覆盖条件下加氯点数最少(即加氯点建设投资最少)为优化目标的加氯点选址优化模型,用余氯覆盖集表示加氯点对监测结点的水质影响程度.第2级提出基于理想余氯质量浓度的加氯速率优化模型,并结合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得到合理的加氯点选址方案和周期性加氯速率方案.二次加氯优化模型可以使管网余氯时空分布更为均匀且接近理想余氯质量浓度,同时可降低消毒剂投加量,从整体上改善管网水质.
张燕李莉
关键词:给水管网
饮用水中溴酸盐的去除技术被引量:17
2010年
臭氧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当水源中含有溴离子时,臭氧深度处理过程中会产生2B级潜在致癌物溴酸盐。我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溴酸盐浓度为10μg/L。溴酸盐在水中是极易溶解,具有高度稳定性,溴酸盐一旦形成,就很难用传统的处理技术去除。综述了目前去除溴酸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去除法、离子交换法、亚铁离子还原去除法、零价铁还原去除法、紫外线照射法等去除技术。现有的去除技术大部分处于实验阶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以便有效的应用于工程实践。
刘润生张燕
关键词:饮用水臭氧
聚合硅酸铁催化臭氧氧化硝基氯苯的效能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考察实验室合成的聚合硅酸铁在臭氧氧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用聚合硅酸铁为催化剂,研究了在静态试验和连续流实验两种反应体系中催化臭氧氧化去除硝基氯苯(CNBs)的效能.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本底条件下,催化臭氧氧化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可以使2-氯硝基苯(oCNB),3-氯硝基苯(mCNB)和4-氯硝基苯(pCNB)去除率分别提高41%、39%和46%;在自来水本底条件下也可分别提高27%、30%和27%;在以自来水为本底的连续流实验中聚合硅酸铁催化臭氧氧化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可使oCNB、mCNB和pCNB的去除率分别提高20%、24%和20%.叔丁醇对催化臭氧氧化的抑制作用表明聚合硅酸铁催化臭氧氧化CNBs的作用机理是以羟基自由基为主的间接氧化过程.
刘玥陈忠林杨磊沈吉敏翟旭
关键词:硝基氯苯聚合硅酸铁催化臭氧氧化羟基自由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