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720)

作品数:6 被引量:188H指数:6
相关作者:李亮朱兵杨金生贲卉荣培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灸法
  • 2篇热灸
  • 1篇医学典籍
  • 1篇战国
  • 1篇战国时期
  • 1篇针灸
  • 1篇针灸医学
  • 1篇直结肠
  • 1篇伤害性
  • 1篇神经元
  • 1篇中脘
  • 1篇中脘穴
  • 1篇疗效
  • 1篇结肠
  • 1篇机体
  • 1篇脊髓
  • 1篇法学
  • 1篇艾灸
  • 1篇表面积
  • 1篇不同温度

机构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6篇朱兵
  • 6篇李亮
  • 4篇杨金生
  • 3篇高昕妍
  • 3篇荣培晶
  • 3篇贲卉
  • 2篇杨莉
  • 1篇苏李
  • 1篇余玲玲
  • 1篇何伟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实用医学进修...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表面积和不同温度的热灸样刺激对大鼠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神经元的激活作用被引量:42
2011年
目的:探讨热灸法的作用机制及最佳的热灸刺激参数。方法:选用SD大鼠15只,微电极胞外记录延髓背侧网状亚核(SRD)神经元活动,观察7种不同温度(40、42、44、46、48、50、52℃)和7种不同圆形面积(直径分别为1.0、1.5、2.0、2.5、3.0、3.5、4.0 cm)组成的不同组合的热刺激对SRD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刺激部位以"中脘"穴为中心,刺激持续时间为30 s。结果:40℃和42℃的热刺激在任何面积下对SRD神经元均无激活作用;44℃-Φ3.5 cm和44℃-Φ4.0 cm的刺激组合对SRD神经元有明显激活作用;温度达46℃以上后,热刺激面积与SRD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呈线性相关;48℃-Φ3.0 cm、50℃-Φ3.5 cm、52℃-Φ3.5 cm刺激组合达到SRD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平台期,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SRD神经元放电不再随刺激面积的增大而增加。结论:伤害性范围内的热刺激可以激活SRD神经元,当热刺激达到一定参数后,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会出现平台期。
李亮杨金生荣培晶贲卉高昕妍朱兵
关键词:中脘穴
热灸对直结肠伤害性扩张抑制效应的脊髓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热灸法缓解内脏痛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用SD大鼠采用直结肠扩张法(CRD)作为伤害性刺激。微电极细胞外记录L1~L3节段脊髓背角广动力型(WDR)神经元活动。不同参数的热灸作用于非感受野"承扶"穴。结果:直结肠的伤害性传入能明显激活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对侧非感受野穴位的特定参数的热灸刺激能明显抑制这种伤害性反应。结论:来自体表的热灸与直结肠的伤害性传入信号在脊髓水平发生会聚,而特定参数的热灸能够抑制直结肠的伤害性传入所激活的脊髓背角神经元反应。
李亮荣培晶余玲玲贲卉高昕妍朱兵
关键词:神经元
热灸法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灸法学,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医师治疗疾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灸法的产生早于方药,就针灸而言,灸法可能更先于针法。灸法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较全面记载了人体十一条经脉循行路线及所主疾病的著作,又是首次记载灸疗的的医学典籍,
李亮朱兵荣培晶贲卉高昕妍何伟
关键词:针灸医学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典籍
艾灸对机体功能影响的现代研究被引量:91
2010年
艾灸是指利用艾绒熏灼、温熨体表一定部位,并借助其热力及药物作用来平衡人体阴阳、扶正祛邪、调节经络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灸疗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历代医家重视,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保健和治疗经验,但其作用的现代研究至今仍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随着自然疗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行,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灸法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备受重视。笔者通过对近10年来有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分别从器官-系统水平和细胞-分子水平两方面来探讨灸法的作用机理。现综述如下。
苏李李亮杨金生朱兵
关键词:艾灸
灸法疗效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杨莉李亮杨金生朱兵
关键词:灸法
灸法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与分析被引量:38
2010年
通过对近年来对灸法作用机理的研究报道的分析,得出现阶段研究主要从灸热刺激、灸的红外辐射和灸材的药用性三方面入手的结论。探讨其他学科对灸法作用机理研究的影响,指出灸法作用机理研究的新方向。今后应加强机体反应对灸法的热刺激作用机理、皮肤光学吸收对灸法的红外辐射作用机理以及灸药及灸药生成物对灸法灸药性作用机理的影响研究。
杨莉杨金生李亮朱兵
关键词:灸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