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30099)

作品数:38 被引量:179H指数:9
相关作者:吕毅刘仕琪雷鹏王善佩李建辉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压榨
  • 8篇外科
  • 6篇静脉
  • 5篇动脉
  • 5篇动物
  • 5篇吻合术
  • 5篇无缝线
  • 5篇消化道
  • 5篇化道
  • 5篇缝线
  • 4篇胆道
  • 4篇动物实验
  • 4篇手术
  • 4篇细胞
  • 4篇磁性
  • 3篇血管吻合
  • 3篇切除
  • 3篇消化道损伤
  • 3篇肝癌
  • 3篇肝细胞

机构

  • 30篇西安交通大学...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9篇陕西省人民医...
  • 7篇宁夏医科大学
  • 5篇西北妇女儿童...
  • 4篇西安市儿童医...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西京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西安迈格纳特...

作者

  • 31篇吕毅
  • 12篇刘仕琪
  • 12篇雷鹏
  • 11篇王善佩
  • 9篇李建辉
  • 6篇严小鹏
  • 5篇高睿
  • 5篇刘学民
  • 5篇崔晓海
  • 4篇姚维杰
  • 4篇张谞丰
  • 4篇宋宇龙
  • 3篇白纪刚
  • 3篇樊超
  • 3篇马海军
  • 2篇刘昌
  • 2篇于良
  • 2篇关正
  • 2篇钱军民
  • 2篇张前进

传媒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科学通报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肝脏外科...
  • 2篇Chines...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Hepato...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Journa...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吻合技术实现下腔静脉吻合组织与电镜观察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通过磁性压榨式吻合技术(MCA)实现腹腔大血管无缝线吻合的组织学与电镜观察,比较新型血管吻合器较传统手工缝合方法的优点.方法 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MCA组与手工缝合组,统计两组下腔静脉(IVC)吻合时间,观察吻合即刻、吻合后4、12、24周两组犬IVC吻合口愈合情况;血管吻合口苏木素-伊红染色(HE)与Masson三色染色用于组织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吻合口内皮细胞连续性和生长情况.结果 MCA组IVC吻合时间较手工缝合组明显缩短[(3.25±1.21) min比(13.23±2.34) min,P<0.01].电镜观察:MCA组吻合口内膜光滑,内皮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规则,但手工缝合组吻合口因缝线牵拉导致管腔内凹凸不平,内膜不完整,吻合口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组织学检查:MCA组吻合口血管壁对位整齐,血管内膜覆盖吻合口,术后12周吻合口呈慢性炎性反应,少量淋巴细胞浸润,24周无明显炎性反应,但手工缝合血管吻合口有明显缝线异物残留与瘢痕形成.结论 MCA组较手工缝合组手术耗时少,血管壁各层衔接较好,内皮细胞层光滑,无明显增生,血管腔无异物残留,吻合口炎性反应轻微.MCA血管吻合技术实现IVC无缝线吻合效果可靠.
刘仕琪雷鹏吕毅宋宇龙高睿姚维杰党国信
关键词:下腔静脉手术
Cdx2与食管炎、Barrett’s食管及腺癌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2是新发现的尾相关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个成员,特异地表达于从十二指肠至肛管齿状线的肠道绒毛上皮,在其他空腔脏器黏膜上皮异位表达时可诱导相应部位的肠化生或腺癌发生。在胃十二指肠反流-食管炎一Barrett’s食管一食管腺癌演化过程中,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2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与p63基因、维甲酸、MUC2、骨形态发生蛋白4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促进了这一过程的发展。
刘仕琪吕毅
关键词:食管肠化生
利用磁吻合技术实现离体肝切除术中快速静脉转流的动物实验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利用磁吻合技术,研制一套适用于离体肝切除术中快速建立静脉转流的装置,并实验测试其性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钕铁硼永磁材料制成磁环,并将其与带有肝素涂层的高分子聚氯乙烯管道连接成“Y”形转流装置。10只实验犬模拟离体肝切除全过程。术中利用磁吻合技术完成静脉转流装置与静脉的吻合,建立体内静脉转流。记录转流建立的时间;彩色多普勒测定术前及术中各静脉血流速、计算转流量;检测术中无肝期血流动力学(颈动脉压、中心静脉压、门静脉压)以及肠管、肾组织变化。结果术中用静脉转流装置在6~10min内即可建立静脉转流,无肝期动物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前静脉流速与术中静脉流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转流率分别为75.5%和76.2%,明显减轻内脏淤血。结论采用磁吻合技术可明显缩短离体肝切除术中静脉转流建立所需时间。动物实验证明快速静脉转流装置在无肝期可有效进行静脉转流,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雷鹏刘仕琪崔晓海吕毅
关键词:静脉转流
以磁吻合技术:迎接微创外科新未来被引量:13
2011年
磁性压迫吻合技术(magnetic compression anastomosis,MCA)是利用永磁材料制成的吻合装置间的引力压迫脏器壁层造成局部缺血坏死而使管腔再通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在血管介入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磁性吻合技术可以实现腔内动、静脉吻合,显著缩短吻合时间,减少组织器官缺血损伤。MCA在临床上还可用于实现空腔脏器间的吻合(如胃肠吻合、胆肠吻合)以及活体肝移植和胆肠吻合术后严重并发症吻合口狭窄的重建,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损伤小和并发症少的优点。MCA作为一种新的吻合技术将为微创手术的进一步发展开创崭新的未来。
吕毅刘仕琪
关键词:微创手术
外科吻合用壳核结构磁性纳米钕铁硼的制备及其细胞毒性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磁力压榨式吻合器以其优越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其留置体内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可降解磁力吻合器有望解决此问题。目的:制备适于外科吻合用的硅胶表面修饰的壳核结构纳米钕铁硼(SiO2/Nd-Fe-B)磁性材料,并评价其细胞毒性。方法: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钕铁硼(Nd-Fe-B)材料,溶胶-凝胶法对其进行表面修饰。MTT法检测纳米SiO2/Nd-Fe-B材料的细胞毒性,纳米SiO2/Nd-Fe-B材料与L929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在细胞内分布以及细胞器的改变,传代培养检测粒子代谢情况。结果与结论:成功制备出纳米SiO2/Nd-Fe-B材料,MTT法检测材料浸提液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其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纳米SiO2/Nd-Fe-B材料可以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内,其在胞内分布于细胞浆中,TEM观察细胞线粒体轻微水肿,内质网扩张。传代培养发现3代内胞内纳米材料迅速减少。提示高能球磨法结合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纳米SiO2/Nd-Fe-B材料,此材料细胞毒性小,符合植入人体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要求。纳米SiO2/Nd-Fe-B材料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内,对细胞器影响轻微,代谢迅速。
谢占涛李建辉钱军民黄石万真于良刘昌吕毅
关键词:高能球磨法表面修饰胞吞
儿童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及评价儿童肝细胞肝癌(HCC)临床病理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后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肝胆外科2004年至2010年收治的儿童(<18岁)肝细胞肝癌45例及同时期成人382例的相关资料。结果:患儿中有32例(71.1%)存在乙肝病毒(HBV)感染。4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4%、4%和4%。45例患儿中有12例进行了肝切除,10例患儿接受了TAEC治疗,接受手术治疗的12名患者长期生存率明显优于其他治疗组或未接受治疗的患儿(P<0.001)。手术治疗的12例患儿与382例成人HCC手术后总体生存率相似。HBV感染与未感染的患儿长期生存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儿童HCC的发生与HBV感染密切相关。手术可以明显延长存活时间。儿童HCC恶性度高,进展快,致其手术切除率低。其他治疗方式包括化疗需要进一步发展使患者受益。
张谞丰魏涛刘畅刘学民吕毅
关键词:儿童原发性肝癌肝切除预后
消化道磁性异物的诊治被引量:4
2011年
消化道磁性异物病例罕见,患者多为儿童,其致病机理特殊,消化道损害严重。大多数情况下异物可随粪便自行排出而不产生任何并发症。磁性异物,尤其是多个磁性异物和顺磁金属同时误吞时,由于异物可能隔着胃、肠壁互相吸引、压榨引起肠管粘连和扭曲,发生肠梗阻或肠穿孔等严重的消化道损伤,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对此,我们查阅了关于消化道磁性异物的文献,现分析报告如下。
刘仕琪雷鹏吕毅严小鹏马海军王善佩
关键词:消化道损害磁性异物诊治消化道损伤致病机理
磁性异物致消化道损伤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误吞磁性异物病例发生的地理分布和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方法研究了国内外所有以英文和中文发表的关于磁性异物导致消化道损伤的文献,包括发病年龄、性别、国家和地区分布、磁性异物的数量、磁性异物来源、临床诊疗过程。结果共收集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79例磁性异物吞咽病例,其中美国发病率最高(49.3%),其次是日本(18.9%)。所吞咽的磁性异物来源包括玩具(76%)、医疗仪器(10%)和饰品(10%)等,消化道损伤包括了从食道至结肠等不同部位的穿孔、肠瘘、腹膜炎等并发症,导致严重机体损伤。结论误吞磁性异物病例有着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异物来源与社会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关系。2枚以上的磁体吞入消化道,由于磁力的作用,可能导致严重消化道损伤,因此需要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内镜或手术治疗。防止磁体误吞是消除危害的根本措施。
刘仕琪雷鹏樊超吕毅严小鹏王善佩
关键词:磁性异物地理社会环境消化道损伤
钳夹法制作犬良性胆道梗阻模型被引量:3
2012年
建立大动物肝外胆道梗阻与扩张模型常用的方法是将胆总管下端结扎或横断,但在进一步实验中如需恢复胆道再通就必需进行胆肠吻合术,增加了实验的难度和复杂性。我们在大量动物实验中摸索出一种新的胆管阻断方法,可以达到与传统方法同样的效果,且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现介绍如下。
刘仕琪雷鹏崔晓海吕毅李建辉胡小宏何瑾
关键词:肝外胆道梗阻钳夹法动物实验胆总管下端胆肠吻合术
利用磁吻合技术实现犬下腔静脉端端吻合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一种利用磁性压榨式吻合技术(magnetic compressive anastomosis,MCA)完成腹腔大血管吻合的新型血管吻合器。方法实验杂种犬16只按照下腔静脉吻合方式不同随机分为磁压榨吻合技术(MCA)组与手工缝合组,比较MCA与手工缝合技术吻合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的效果,观察2组吻合时间、术中吻合口渗漏血情况、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与组织学检查观察吻合口血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MCA组血管吻合耗时(3.2±1.2)min较手工缝合组(13.2±2.3)min短(P=0.000);MCA组术中吻合口无渗漏血发生,手工缝合组有5例出现吻合口渗漏血;血管x线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MCA组吻合口血流通畅,无狭窄及血栓形成;手工缝合组术后1~6周时共发现3例吻合口轻度狭窄。MCA组较手工缝合组血管壁各层有较好衔接,内皮细胞层光滑,无明显增生,血管腔无异物残留,吻合口炎性反应轻微。结论新型磁性吻合环及磁吻合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吻合效果可靠的血管吻合方法,MCA血管吻合术可减少由于传统缝合技术与材料导致的吻合口并发症。
刘仕琪雷鹏吕毅高睿李建辉崔晓海王善佩向俊西张前进
关键词:下腔静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