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9BKS004)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丁晓钦尹兴郭艳青朱达明谢长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哈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主义
  • 2篇社会主义
  • 2篇收入分配
  • 2篇马克思主义
  • 1篇新制度经济
  • 1篇新制度经济学
  • 1篇演化博弈
  • 1篇制度经济
  • 1篇制度经济学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改革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分层
  • 1篇社会主义市场
  • 1篇社会主义市场...
  • 1篇市场经济
  • 1篇视阈
  • 1篇所有制
  • 1篇资本
  • 1篇马克思主义视...

机构

  • 6篇上海财经大学
  • 5篇哈佛大学

作者

  • 6篇丁晓钦
  • 1篇朱达明
  • 1篇郭艳青
  • 1篇尹兴
  • 1篇鲁春义
  • 1篇谢长安

传媒

  • 4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海派经济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需要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而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更需要听取国内外各种声音,不仅要知道国外“主流”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看法,还要知道国外其他学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意见,集思广益,兼听则明,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本文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国所有制和收入分配方式改革的研究和论述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借用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界的视角,更全面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与不足.
丁晓钦谢长安
关键词: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收入分配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劳动修复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11
2014年
本文根据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大卫·哈维的资本修复理论,针对资本追求价值增值的本性以及在资本扩张和资本积累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异化等问题,提出劳动修复概念,并划分了劳动修复的层次,旨在彰显劳动者价值,提高教育和培训支出,改善劳动待遇,实现劳动者全面自由发展。文章同时阐述了劳动修复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意义:尊重劳动,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切实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丁晓钦郭艳青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
关于社会主义的五个问题——对《科学与社会》2012年讨论的回顾与评论
2013年
资本主义世界各种危机频发,反映不同阶层诉求的"占领"运动日益增加,社会主义再次成为西方学术界讨论的重要话题。美国《科学与社会》杂志于2012年出版专刊,邀请了世界各国十位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社会主义的内涵,社会主义社会的运行机制,社会主义社会的组织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划与发展前景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对此次讨论进行回顾,并对相关学者的观点加以评论。
丁晓钦
关键词:社会主义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微观阐释——一个演化博弈视角的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分析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首先,新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给资本家带来的新利润以及给劳资双方带来的新成本,决定其是否能够最终建立起来。其次,资本家的资本势力决定利益分配结果。当资本势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利益分配矛盾激化,资本家可通过再次提高其分配系数迅速达到更利于其积累的新的社会结构,此时工人就再也无力改变利益分配格局。但是,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导致突变,这也是新的积累的社会结构形成的一种方式。
丁晓钦鲁春义
关键词:演化博弈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述评被引量:11
2011年
本文首先概括分析了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定义、整体结构、周期理论和对资本主义阶段的划分,然后对其在时空应用上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评述,重点分析了从分割的国家积累的社会结构向一体化的全球积累的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和争论,最后将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与其他长波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一方面在制度分析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因缺乏统一的标准而其精确性不足。不过,鉴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在理论发展上尚处于幼年期,而应用拓展却非常迅速,其理论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丁晓钦尹兴
关键词:长波理论新制度经济学
国外阶级与阶层理论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各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国外学者关于阶级与阶层理论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形成了两大阵营: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为基础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和以社会分层理论为基础的其他学派,由于这两种研究阶级与阶层理论的学者所持的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同,导致研究的结论有相当大的差别。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别,对国外学者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阶级与阶层理论这一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丁晓钦朱达明
关键词:阶级阶层社会分层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