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

作品数:325 被引量:1,738H指数:18
相关作者:王东强沈燕刘振岳贾英杰杜武勋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5篇中医
  • 22篇细胞
  • 21篇针刺
  • 19篇综合征
  • 18篇中医药
  • 16篇蛋白
  • 16篇中药
  • 15篇血压
  • 15篇慢性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14篇疗效
  • 12篇肿瘤
  • 12篇高血压
  • 11篇脓毒
  • 10篇炎症
  • 10篇抑郁
  • 10篇脓毒症
  • 9篇中西医
  • 7篇动脉

机构

  • 191篇天津中医药大...
  • 49篇天津市中医药...
  • 30篇天津医科大学
  • 19篇天津市南开医...
  • 17篇天津市第一中...
  • 17篇天津市医药科...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9篇天津市红桥医...
  • 8篇天津市第二人...
  • 7篇天津医院
  • 6篇天津市胸科医...
  • 5篇南开大学
  • 5篇天津市中心妇...
  • 4篇天津市海河医...
  • 4篇天津市环湖医...
  • 3篇天津市第四中...
  • 3篇天津市人民医...
  • 3篇天津医学高等...
  • 3篇天津市南开区...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王东强
  • 8篇贾英杰
  • 8篇刘振岳
  • 8篇沈燕
  • 7篇杜武勋
  • 7篇宋殿荣
  • 7篇王金贵
  • 7篇吴林玲
  • 7篇张桂贤
  • 6篇张平平
  • 6篇李小江
  • 6篇王雅楠
  • 6篇李正翔
  • 6篇郭丽颖
  • 5篇王强
  • 5篇闫颖
  • 5篇张玮
  • 5篇刘洪斌
  • 5篇袁宏伟
  • 5篇李华南

传媒

  • 29篇天津中医药
  • 10篇内蒙古中医药
  • 10篇山东医药
  • 10篇时珍国医国药
  • 9篇中国中西医结...
  • 8篇湖南中医杂志
  • 8篇辽宁中医杂志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中医杂志
  • 7篇中草药
  • 7篇中国药房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医学综述
  • 5篇河北中医
  • 5篇天津医药
  • 5篇光明中医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国际妇产科学...
  • 5篇现代药物与临...
  • 4篇吉林中医药

年份

  • 19篇2023
  • 54篇2022
  • 51篇2021
  • 43篇2020
  • 25篇2019
  • 16篇2018
  • 22篇2017
  • 27篇2016
  • 27篇2015
  • 23篇2014
  • 14篇2013
  • 3篇2012
3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胡桂枝汤减轻慢性胰腺炎神经性腹痛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CHGZT)减轻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慢性胰腺炎(CP)神经性腹痛的初步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HGZT低、中、高剂量组(4、8、16 g·kg^(-1))。假手术组轻轻翻动胰腺后即关腹,模型组采用向胰管内逆行注射2%TNBS-10%乙醇。CHGZT在造模后4周开始灌胃给药,连续2周。5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周进行Von Frey疼痛阈值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胰腺组织慢性炎症及纤维化病变;免疫组化法(IHC)检测PGP9.5蛋白表达,同时观察神经周围炎性改变;IHC及免疫荧光(IF)染色观察胰腺相关胸段脊髓后角离子钙结合蛋白-1(Iba-1)、嘌呤能受体P2X7(P2RX7)的定位及P2RX7和小胶质细胞的共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大鼠胰腺组织腺泡萎缩评分、炎性浸润评分、纤维化评分显著增高(P<0.01),大鼠在不同力值疼痛反应值均明显升高(P<0.05,P<0.01),PGP9.5周围炎性浸润评分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脊髓后角Iba-1与P2RX7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CHGZT高、中剂量组明显降低大鼠胰腺组织腺泡萎缩评分、炎性浸润评分、纤维化评分,明显降低疼痛反应值,明显降低PGP9.5周围炎性浸润评分(P<0.05,P<0.01),CHGZT高、中、低剂量组显著降低Iba-1及P2RX7表达(P<0.01)。结论:CHGZT可明显减轻CP模型大鼠腹痛程度,可能和通过抑制胰腺内神经炎症、降低相应脊髓后角小胶质细胞P2RX7活化有关。
李赛楠张桂贤沈洪昇王曼雪李锡晶李霞李文畅肖懿刘洪斌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柴胡桂枝汤神经性疼痛神经炎
活血降浊方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效应
2022年
目的探讨活血降浊方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依据治疗方案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活血降浊方治疗,两组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降浊方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李佳邹常林薛锋
关键词:血液学
基于临床文献与教材的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对近年公开发表的临床文献与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推拿学》、《小儿推拿学》中的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篇章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临床文献的核心处方(治疗方案),为教材编写提供临床依据并对其补充。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2010年~2016年发表的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相关文献,查阅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的《推拿学》、《小儿推拿学》;分别以辨证分型、穴位处方、穴位出现频次等信息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挖掘整理教材与文献相关信息。结果:检索到符合标准的临床文献40篇,查阅相关规划教材6本,在对比中,发现临床文献与教材中的证型、每种证型处方、单个特定穴等方面联系紧密,并得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基础方:推大肠、推脾经、摩腹、揉龟尾、推七节骨、捏脊。结论:临床文献为教材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编写提供临床依据,并对其教材编写进行补充,为今后教材更好指导临床起到积极作用。
李海争李华南马菲张玮赵娜海兴华王金贵
关键词:小儿腹泻推拿
结直肠癌血瘀证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差异表达蛋白比较
2022年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血瘀证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采用临床调查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证候分析,留取血瘀证患者术后标本的肿瘤组织和远端正常肠黏膜组织,运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比较2种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应用Metascape进行富集和分析。结果:在血瘀证组织比较中,肿瘤组织较远端正常组织差异表达蛋白总数为55个,其中上调13个,功能与调节型胞吐作用相关,下调42个,差异表达蛋白多集中在红细胞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超分子纤维组织、表皮细胞分化、核心组织、NABA核心母体、对无机物的反应、Nop56p相关前rRNA复合体、中性粒细胞迁移、DNA结合的调控、水解酶活性负调节、脂肪酸衍生物代谢过程、上皮细胞增殖的正调控和生物氧化等通路。结论:血瘀证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其中红细胞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角化、核心组织、超分子纤维组织、血压调节和整合素途径等生物过程相关蛋白可能对血瘀证的形成产生重要作用。
柴仲秋周冰张静莎韩云雨
关键词:结直肠癌蛋白质组学血瘀证肿瘤组织蛋白
个性化中医护理模式对胃大部切除患者的护理效果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中医护理模式在胃大部切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中行个性化中医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前负性心境状态的得分,术后3h、第1天、第2天胃电图慢波,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7项分别为(16.50±3.20)分,2.58±0.46、2.88±0.08、2.99±0.54、(28.70±4.43)h、(29.09±4.55)h、(8.24±1.38)d;对照组分别为(16.98±2.61)分,2.40±0.53、2.79±0.14、2.71±0.30,(31.45±3.80)h,(32.91±2.28)h,(10.40±1.9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25.19,均P<0.05)。术后第3天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胃电图慢波分别为2.94±0.53、2.93±0.1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0.05)。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患者实施个性化中医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负性心境,缩短术后胃电图慢波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较早,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同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白秀丽杨玄王玉玲王文锐
关键词:护理胃大部切除
糖肾康胶囊对糖尿病肾病Ⅲ期肾虚血瘀证血清ET-1干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糖肾康胶囊对糖尿病肾病Ⅲ期肾虚血瘀证的ET-1影响。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在降糖、降压、合理饮食等基础治疗上予糖肾康胶囊口服,并设仅用基础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服药前后内皮素(ET-1)、尿微量白蛋白(MA)、血脂、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ET-1、MA、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肾康胶囊延缓DN进展,其机制可能通过改善微循环及血清ET-1来延缓肾小球硬化。
张兴坤张丽陈翠兰刘亚燊
关键词:糖肾康胶囊肾虚血瘀证ET-1
甘珀酸抑制eATP-P2X7R-NLRP3信号通路减轻慢性胰腺炎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细胞外ATP(eATP)-P2X7R-NLRP3信号通路在慢性胰腺炎(CP)胰腺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ATP抑制剂甘珀酸(CBX)对CP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CBX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25、50、100 mg/kg)。造模结束后,CBX各剂量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末次给药24 h后将小鼠脱颈处死。HE染色评估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ATP化学发光法测定小鼠胰腺组织eATP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2X7R、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P2X7R、NLRP3、Caspase-1、缝隙连接蛋白(PAN-1)mRNA的表达。结果HE染色,光镜下可见正常组小鼠胰腺细胞分布紧密,排列规则,无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细胞间隙增宽、腺泡萎缩、炎症细胞浸润且有大量胶原纤维生成,组织学评分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CBX中、高剂量组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生成均减少,组织学评分降低。模型组小鼠造模后eATP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CBX中、高剂量组给药2周后,胰腺组织eATP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免疫荧光染色法和qPCR检测均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2X7R、NLRP3、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CBX中、高剂量组表达均下调(P<0.05)。此外,qPCR检测结果还显示,模型组小鼠PAN-1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上调;与模型组相比,CBX中、高剂量组表达均下调(P<0.01)。结论CP病程中eATP水平显著增加并激活P2X7R,促进NLRP3炎性体组装,加重胰腺纤维化,CBX可下调P2X7R、NLRP3、Caspase-1,减轻胰腺炎症损伤及纤维化,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张桂贤王曼雪刘大卫刘洪斌聂卫石釧
关键词:甘珀酸腺苷三磷酸连接蛋白类
基于代谢组学的补虚药及温里药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补虚药与温里药是我国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今临床中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以代谢组学为代表的系统生物学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展示出独特优势,为传统中药与现代医学的沟通建立了桥梁。为了系统综述基于代谢组学的补虚、温里类中药研究进展,文章以"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收载的常用补虚药、温里药为线索,以中英文"药名""代谢组学"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与Pubmed数据库中检索2009—2019年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最终纳入单味中药研究文献78篇。通过对单味中药代谢组学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能量代谢相关通路是补虚药与温里药的共性作用靶点,提示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稳态可能是补虚、温里类中药发挥温补功效的关键作用机制。
李娜娜张恺
关键词:代谢组学补虚药温里药能量代谢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双向调控作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中除肿瘤细胞外还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活化的免疫细胞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浸润于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又称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TANs可通过调控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的形成以及极化状态等参与肿瘤的形成、发展和转移,并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进展,对肿瘤具有双向调控作用。因此,未来深入研究TANs在肿瘤调控中的具体机制,可为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金昱彤曹敏刘海朝王怡杨赵舒武满姗姗边育红贾贝田
关键词:肿瘤极化
促排合剂对肾阳虚排卵障碍模型大鼠生殖调控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促排合剂对肾阳虚排卵障碍模型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以60只雌性SD健康大鼠为研究对象,选择目前应用最多的肌注氢化可的松的方法来制备肾阳虚排卵障碍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建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氯米芬阳性组、促排合剂低、中(正常)、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每日灌服生理盐水1 mg/100 g,促排合剂组按等效剂量0.5、1、2倍作为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标准给药15 d,氯米芬阳性组大鼠剂量为4.5 mg/kg,模拟人的月经周期,在15 d的治疗期(3个性周期),每个性周期的前2 d给药,后3 d停药。各组干预15 d后,动情期处死大鼠。处死前观察并记录大鼠动情周期变化,测定不同组大鼠体质量及脏器质量系数,检测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相关激素和氧化应激反应相关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氯米芬阳性组、促排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水平(P<0.05);氯米芬阳性组、促排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各脏器质量系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水平(P<0.05);氯米芬阳性组、促排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孕酮(P)、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血清雌二醇(E2)含量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水平,而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水平(P<0.05);氯米芬阳性组、促排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含量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水平,然而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水平(P<0.05);氯米芬阳性组、促排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水平,丙二醛(MDA)含量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水平,然而T-SOD和CAT含量�
苏健杜晓琴叶娟张雅楠邢丽陈燕孔晓刘雪鸥
关键词:肾阳虚排卵障碍生殖内分泌功能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