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KS013)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辛世俊寇东亮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中心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身心和谐、德性与真实自我被引量:1
- 2011年
- 身体是人生命的物质承担,心灵是人生命的意义寄托。在现代社会中,身心失衡是人自我迷失的重要根源。从主体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建构,要求每个人首先能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和谐人"。身体与心灵的和谐是"和谐人"的根本标志。德性包含着人性的提升和自觉完善,德性修养体现出人对自己身心关系的调适与优化。守护心灵秩序,实现身心和谐,乃是德性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指向。基于德性的身心和谐,能够成就一个人的真实自我;真实的自我,意味着一个人成为他所应当是的,做他所应当做的。
- 寇东亮
- 关键词:身体心灵
- 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认识偏差及原因探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或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使用"人学"或"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但其思想实质却是以人为本的。离开人的解放和发展这个宗旨,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但是,长期以来,在理论上却造成了一个印象,似乎马克思主义是不关心人的。不仅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存在着一个"人学的空场",就连我们自己也往往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片面强调用社会说明人、决定人,而忽视了人也可以说明社会、人的发展状况也是证明社会进步的尺度;在经济关系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问题上,片面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决定论与选择论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历史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人对环境的选择和创造作用;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关系问题上,片面强调合规律性,而忽视了合目的性;在人的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关系上,片面强调人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了人的目的价值。
- 辛世俊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为本
- 科学发展观:“人的尊严”的全面确证被引量:1
- 2011年
- 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实践,使得"人的尊严"在其现实性上正逐步得以全面确证。这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为人的尊严奠定理念根基,"幸福指数"为人的尊严创设现实关怀,"科学发展"为人的尊严夯实社会基础,"民生至上"为人的尊严提供物质保障,"公平正义"为人的尊严架构制度支撑,"公民意识"为人的尊严培植理性自觉,"人文关怀"为人的尊严孕育情感呵护。
- 寇东亮
- 关键词:尊严科学发展观确证
-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化与发展
- 2010年
-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了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由"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到"第一要义是发展",不仅突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这个主旋律,而且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科学发展观由"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到"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而且着眼于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由"实现共同富裕"到"以人为本",不仅明确了"富裕"的内涵,而且彰显了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 辛世俊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前景展望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过程。从中国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性将会更加凸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容将会进一步凸显,需要学术理论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价值;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都会聚焦到人的问题上,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寻求解决的路径;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法律调整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日益加大,权利时代和公民社会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其理论指导;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到来,发挥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显得更加重要,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人学进一步阐释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及文化与人生的关系。
- 辛世俊
- 关键词:人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