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632)

作品数:7 被引量:89H指数:4
相关作者:王绵珍王治明兰亚佳曾繁华李健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职业卫生
  • 2篇女性
  • 2篇教师
  • 2篇常模
  • 2篇成渝
  • 2篇成渝两地
  • 1篇性别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已婚
  • 1篇应对资源
  • 1篇应激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造纸
  • 1篇造纸行业
  • 1篇职业紧张因素
  • 1篇中小学教师
  • 1篇资源研究
  • 1篇卫生领域
  • 1篇问卷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华神药业有限...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职业病...

作者

  • 7篇王治明
  • 7篇王绵珍
  • 6篇兰亚佳
  • 2篇曾繁华
  • 2篇杨惠芳
  • 2篇林嗣豪
  • 2篇李健
  • 1篇吴思英
  • 1篇唐文娟

传媒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南充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的干预研究及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吴思英李健王绵珍王治明兰亚佳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卫生领域工作节奏干预措施
造纸工人健康状况与工作能力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调查造纸行业生产工人健康状况与工作能力,为提高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选择一线工人1 309名,用工作能力指数和职业紧张量表评价其工作能力和职业紧张相关因素;以480名非一线工人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意外伤害及呼吸、心理、消化和神经感觉系统疾患的年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工作能力平均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工作能力单项得分也低于对照组(P<0.01);工作能力单项分析,除现阶段工作能力主观评价外,其余各项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工作能力与健康状况有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工人的工作能力与职业任务冲突、工作环境和心理、躯体紧张反应呈负相关(P<0.05)。[结论]造纸行业一线工人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改善工作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对于提高工作能力有重要意义。
林嗣豪王治明唐文娟杨惠芳王绵珍
关键词:职业卫生造纸行业职业紧张因素
化工工人的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分析
2003年
目的:了解石化企业化工工人的职业紧张状况及工作能力水平,探寻职业紧张因素对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OSQ)和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对某市石化企业化工行业1030名工人进行调查,并进行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关系评价。结果:通过 WAI 和 OSQ 评分,化工行业职工的工作能力好、中、差的分布比例分别为17.0%、81.2%和1.8%;职业紧张高、中、低的分布比例为15.1%、70.2%、14.7%。化工工龄、年龄对化工工人的工作能力及职业紧张均有一定影响(P<0.01)。经多元回归分析,职业紧张各条目与工作能力呈负相关(P<0.01),其中以生理因素对工作能力影响最明显。结论:化工工人的工作能力与紧张程度经 WAI 及 OSQ 评分均属于中等水平。化工工龄、年龄、紧张程度对工作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工作能力降低。
杨惠芳王绵珍王治明兰亚佳
医务人员工作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工作能力水平和分布特征,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因素。方法使用工作能力指数(WAI)表和职业紧张(OSI-R)量表对716名医务人员和325名高校教师(对照组)进行调查研究;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来评价医务人员背景因素和职业紧张因素对工作能力的影响。结果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总得分(38.8±4.2)比对照组(40.3±3.9)低。单项分析显示,医务人员主观的工作能力评价、目前工作对能力的需求以及心理状态三项得分都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人员工作能力优、好、中和差分类构成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景资料中,医院等级是影响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一个因素(OR=2.023);职业紧张中的职业任务过重(OR=1.362)、任务不适(OR=2.230)、业务紧张反应(OR=1.356)、躯体紧张反应(OR=1.778)和理性处事(OR=0.303)亦是影响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职业紧张和医院等级是影响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降低职业紧张和增强医院整体实力是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关键。
林嗣豪王治明王绵珍兰亚佳
关键词:应激医务人员
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紧张常模的研制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研制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紧张常模。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采用分层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选取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 2 0 6 4例 ,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 (OSI R)对其进行测试。结果  (1)常模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接近 1∶1,平均年龄 (36 .4±9.4 )岁 ;平均工龄 (15 .9± 10 .0 )年 ,以大学 (专 )文化程度为主 ,占 6 3.0 7% ,已婚者占 80 %以上。 (2 )分别制订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总体常模、性别常模和职业常模。 (3)总体来看 ,男性较女性的职业任务重 ,紧张反应更为强烈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个体应对资源总分两性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4)不同职业在职业任务与个体紧张反应总分及各子项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个体应对资源不同职业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子项分析提示社会支持与理性处事两项在不同职业组间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5 )性别、职业和工龄是影响OSI R问卷结果最多的变量。结论 该常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基本能反映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
曾繁华王治明王绵珍兰亚佳
关键词:常模性别女性已婚工龄
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紧张常模的分级标准及应用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紧张的分级评价标准 ,并应用于实践。方法 将职业紧张常模的原始分转化为均数为 5 0 ,标准差为 10的总分 (T分 ) ,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制订评价标准。结果  (1)在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问卷中 ,T≥ 70分者职业任务过重 ,紧张反应程度过高 ;T值范围在 6 0~ 6 9分者职业任务较重 ,紧张反应程度较高 ;T值在 4 0~ 5 9分者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适度 ;T<4 0分者无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应对资源问卷中 ,T <30分者显示应对资源不足 ;T值范围在 30~39分者较为缺乏应对资源 ;T值范围在 4 0~ 5 9分者具有较强的应对资源 ;T≥ 6 0分者显示有很强的应对资源。 (2 )分别制作了总体常模、男性和女性常模初分转换表 ;工程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金融业务人员、法律业务人员、教学人员、新闻出版人员常模初分转换表。根据初分转换表制作了总体得分图表、男性得分图表、女性得分图表和职业得分图表。结论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紧张常模 ,建立了职业紧张分级标准 ,可对个体及组织进行职业紧张程度评价、职业咨询和干预措施的选择等。
曾繁华王治明王绵珍兰亚佳
关键词:常模问卷女性
教师职业紧张应对资源研究被引量:27
2001年
目的 探讨教师职业紧张的应对资源状况。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对 146 0例中小学教师和 319例非教育工作的脑力劳动者进行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和应对资源测试。结果 教师应对资源水平愈高 ,职业紧张反应愈低 ,呈负相关关系 ;教师组应对资源显著高于非教师组 ,分别为(130 4± 18 2 )分和 (12 6 9± 19 1)分 ;教师的应对资源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即年龄从小于 30岁组到 5 0岁组 ,应对资源得分从 (134 1± 18 1)分降至 (12 8 5± 17 5 )分 ;女教师的应对资源高于男教师 ,分别为 (131 4± 18 3)分和 (12 9 4± 18 1)分 ;小学教师的应对资源明显高于中学教师 ,分别为 (132 7±18 1)分和 (12 8 5± 18 1)分。结论 增强中学教师的应对资源 ,特别是中学男教师的应对资源 ,对于减少职业紧张反应。
王治明兰亚佳王绵珍李健
关键词:教师应对资源职业卫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