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1803)

作品数:80 被引量:760H指数:14
相关作者:窦德强王世军季旭明韩冰冰崔宁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脾虚
  • 16篇苡仁
  • 16篇薏苡
  • 16篇薏苡仁
  • 13篇白术
  • 12篇茯苓
  • 10篇细胞
  • 10篇拆分
  • 8篇多糖
  • 8篇模型大鼠
  • 8篇基因
  • 7篇动物
  • 7篇学成
  • 7篇利水
  • 7篇化学成分
  • 6篇代谢
  • 6篇性味
  • 6篇药性
  • 6篇薏苡仁多糖
  • 6篇基因芯片

机构

  • 48篇山东中医药大...
  • 3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齐鲁工业大学
  • 2篇山东医药技师...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30篇窦德强
  • 29篇王世军
  • 21篇季旭明
  • 17篇韩冰冰
  • 13篇韩晓春
  • 13篇赵文晓
  • 13篇崔宁
  • 11篇韩旭
  • 11篇王彦芳
  • 11篇高洁
  • 10篇冉小库
  • 8篇陈静
  • 7篇赵海军
  • 6篇李斌
  • 6篇王海瑞
  • 6篇孙云超
  • 5篇张亚楠
  • 5篇蒋海强
  • 4篇陈倩
  • 4篇武继彪

传媒

  • 1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1篇中华中医药学...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医药信息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中国现代中药
  • 3篇广州化工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陕西中医
  • 2篇中草药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神经药理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药材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15篇2016
  • 15篇2015
  • 21篇2014
  • 5篇2013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苓的挥发油及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分析了云南腾冲茯苓的挥发油及脂溶性化学成分。通过GC-MS对挥发油及脂溶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百分含量,从茯苓挥发油中鉴定出36个挥发性化学成分(78.81%),脂溶性成分中鉴定出13个化学成分(94.9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两部分中共有的化合物。这是首次对茯苓的脂溶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
林喆胡佳丽窦德强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脂溶性成分GC-MS
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中医病证特点的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并进行生物学特征研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模型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腹部皮下注射,第1天20 mg/kg、第2天10 mg/kg、第3天5 mg/kg、从第4天开始3 mg/kg,1次/d,连续17 d,观察2周,空白对照组腹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34天开始模型组行气管插管手术,术后寒冷刺激7 d。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通透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回抽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干湿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有上升趋势;肌酸激酶(CK)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HE染色显示肺泡壁结构异常,多数肺泡腔内充满粉红色蛋白性液体,呈均质状;部分心肌细胞有嗜酸性变性和(或)坏死的病理改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上焦水饮内停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简单、客观,符合中医病症特点。
谢伟季旭明庞张祥王世军
关键词:动物模型
从基因芯片角度探讨薏苡仁不同组分在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机体metabolic过程的关键基因靶点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从基因芯片角度探讨薏苡仁不同组分在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机体metabolic过程的关键基因靶点。方法:以本实验室建立的薏苡仁组分拆分方法将薏苡仁拆分为蛋白、脂肪油、多糖和淀粉组分,以各组分治疗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以空肠差异基因GO条目富集的差异基因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归一法确定各差异基因的权重,分析各药物成分的代谢过程。结果:差异基因主成分数目为3时对数据解释程度良好;关联性分析显示,薏苡仁各治疗组可能具有共同的作用基因靶点;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发现,Hsd11b2、Ugt2b17、Lpcat4、Mmp24、Ugt2b7、Ugt2b37、Ugt2b15、Smpd2、Mmp7基因所起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Ugt2b家族很可能是薏苡仁代谢的关键基因靶点。
韩晓春季旭明张亚楠王彦芳殷颖王世军
关键词:薏苡仁METABOLIC主成分分析
牛蒡苷元联合帕金森药物对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牛蒡苷元对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联合阳性药(甲磺酸溴隐亭或盐酸苯海索)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通过不同浓度牛蒡苷元和阳性药处理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评价牛蒡苷元和阳性药对PD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并通过Compu Syn软件计算两药的联合药物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结果:牛蒡苷元、甲磺酸溴隐亭和盐酸苯海索均可显著提高鱼藤酮损伤PC12细胞的存活率(P≤0.01),周-特氏联合指数法表明,牛蒡苷元与甲磺酸溴隐亭(比例1∶4和1∶2)、与盐酸苯海索(比例1∶1和2∶1)联合使用时的CI均大于1,即表现为拮抗作用。结论:牛蒡苷元与甲磺酸溴隐亭、牛蒡苷元与盐酸苯海索对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的无协同保护作用,反而呈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
张娜窦德强
关键词:牛蒡苷元盐酸苯海索拮抗作用
薏苡仁水煎液对虚热大鼠模型能量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凉性中药薏苡仁对虚热证模型大鼠能量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能量代谢变化为切入点立足基因,阐释薏苡仁治疗虚热证的分子机制。方法:中药复方(熟附子、肉桂、干姜)灌胃建立虚热证大鼠模型。对温度、基础代谢、体质量、寒热趋向、自主活动及RNA-seq转录组测序检测大鼠能量代谢变化。结果:薏苡仁干预后,自主活动、体质量、基础代谢、体温(红外成像)明显降低(P<0.05)。测序结果显示,共筛出59条DEGs,与代谢直接相关基因共26条。糖代谢(9)、脂代谢(11)、氨基酸代谢(6)。结论:薏苡仁通过调整代谢紊乱治疗虚热证,同时也是薏苡仁清热利湿之功得以发挥的主要分子机制。
于婉晨王世军季旭明宗鑫赵海军辛丹
关键词:能量代谢
白术对大鼠肾阳虚型下焦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究白术对于肾阳虚型下焦水肿的作用,为阐明白术利水功效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大鼠给予盐酸多柔比星和氢化可的松方法制备肾阳虚型下焦水肿模型,以呋塞米为阳性对照,以大鼠体征,呼吸及代谢率,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睾酮、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血清白蛋白、尿蛋白等为评价指标,探讨白术高、低剂量对肾阳虚型下焦水肿的影响。结果:白术高、低剂量对大鼠阳虚型下焦水肿均有显著影响,可改善环核苷酸水平,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含量。结论:白术可改善肾阳虚型下焦水肿病症。
谭成冉小库窦德强
关键词:白术肾阳虚
复合造模因素诱导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胃肠功能的改变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 研究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在胃肠功能方面的改变。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纯化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低蛋白饲料喂养,同时负重力竭游泳,连续喂养60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含量,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尿D-木糖的排泄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对比,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含量,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尿D-木糖的排泄率均有降低的趋势(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会出现胃肠功能的减退。
高洁韩冰冰韩旭崔宁赵文晓王世军
关键词:脾虚胃肠功能
中药薏苡仁现代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4
2014年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其性微寒,味甘、淡,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的功效。传统中医一般用来治疗水肿喘急、风湿身痛、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中,薏苡仁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糖类、酯类、不饱和脂肪酸类及内酰胺类等[1]。具有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抗炎镇痛等多方面的作用[2]。作者查阅近5年相关文献,对薏苡仁这些作用结合临床上的一些疾病进行了综述。
韩旭高洁韩冰冰王世军
关键词:现代临床研究禾本科植物现代药理学机体免疫力健脾渗湿传统中医
于潜白术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对浙江于潜产白术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经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浙江于潜产白术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白术内酯Ⅰ①、白术内酯Ⅱ②,白术内酯Ⅲ③,表白术内酯Ⅰ④、双[5-甲酰基糠基]醚⑤、5-羟甲基糠醛⑥、(4E,6E,12E)-4,6,12-三烯-8,10-二炔-1,3,14-三醇⑦。结论:化合物5、6、7为首次从苍术属植物白术中分离得到。
刘超窦德强
关键词:白术化学成分
茯苓性味与效用源流考证被引量:23
2015年
文章通过疏理历代本草学著作,整理茯苓性味和效用的历史衍化过程。茯苓在《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只有甘味,淡味为后世所加,淡味为"甘而淡薄",故茯苓味甘淡,阳中阴也;多数认为茯苓性平,但历史上曾有茯苓温性的记载,结合茯苓基原考察,茯苓应为性平偏温。就效用而言,除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外,茯苓曾被赋予益气力、暖腰膝、安胎、利腰脊间血、止泻、开腠理、除虚热、生津、止汗等作用,但均能以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作用诠释。
于彩娜窦德强
关键词:茯苓性味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