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ZX008)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杨玲吴涛史国良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兰州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法家
  • 3篇韩非子
  • 2篇史记
  • 2篇秦始皇
  • 2篇列传
  • 2篇法家思想
  • 2篇《管子》
  • 1篇对齐
  • 1篇商君书
  • 1篇商鞅
  • 1篇司马迁
  • 1篇太史公
  • 1篇太史公曰
  • 1篇秦二世
  • 1篇晁错
  • 1篇先秦法家
  • 1篇名法
  • 1篇名家
  • 1篇名实
  • 1篇孔子

机构

  • 4篇兰州大学
  • 3篇兰州城市学院

作者

  • 7篇杨玲
  • 1篇史国良
  • 1篇吴涛

传媒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绝对到中和——晁错对齐法家《管子》的接受
2013年
晁错是汉代文景时期最重要的大臣之一,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文景之治。文章在对晁错思想和齐法家之《管子》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管子》对晁错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晁错接受《管子》的主要原因:一、在"过秦"思潮下,晁错对晋法家思想的矫弊;二、齐学在汉代的兴起;三、晁错受《尚书》等儒家典籍的影响,对晋法家进行了中和。
杨玲史国良
关键词:晁错《管子》
从秦代刻石文看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接受与发展被引量:3
2014年
秦代刻石文共计七篇,它们反映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对未来国家发展的规划设计,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先秦法家思想的接受和继承。主要表现在重视国家法令、重视分职以治吏,以及民俗的法律化和对确定的大一统王朝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解读刻石文我们还发现,秦始皇对法家思想不是一味地继承和接受,而是同时又有所发展:他并不遵行法家着意提倡、主张的君无为臣无所不为的"无为而治";他不再坚持法家非常重视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而是在重农的同时也为工商业提供了适度发展空间;融阴阳家思想要素于法家之中;主张偃兵息武。这些接受和发展表现为我们动态地认识先秦法家、客观地评价秦始皇提供了历史依据。
杨玲
关键词:秦始皇法家《韩非子》《管子》《商君书》
嬴政青睐《韩非子·孤愤》和《五蠹》的原因——兼论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接受
2013年
文章探讨了秦王嬴政所见韩非文章究竟是司马迁《史记》所记《孤愤》和《五蠹》,还是刘勰《文心雕龙》所说《储说》系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嬴政对《韩非子》产生强烈共鸣的原因,即秦国政坛浓郁的法家氛围、嬴政在性格上与法家人物的契合、嬴政继承君位后所面临的紧迫局面,揭示了嬴政接受法家思想的原因及法家思想对嬴政的影响。
杨玲
关键词:法家思想
论先秦法家与名家的关系
2014年
名家是先秦法家一个重要的学术渊源,其名实论、名法论直接影响了法家"循名责实"、"形名参同"治国学说的形成。这一点从《申子》《商君书》《管子》《韩非子》等法家著作中都可以得到明证。
杨玲吴涛
关键词:先秦法家名家名实名法
从《史记·李斯列传》看法家在秦的接受被引量:2
2013年
先秦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秦国和统一后的秦王朝的主导政治思想,但是关于法家思想在秦国及秦王朝的具体实践和影响的文献并不是很多。《史记·李斯列传》正弥补了这一缺憾。文章通过《史记·李斯列传》分析李斯、赵高、秦二世对法家思想的接受,进而探讨法家思想在秦国和秦王朝的政治运作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杨玲
关键词:法家秦二世
司马迁评商鞅探微——兼论《史记》“太史公曰”的独立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司马迁在《史记》中分别为先秦法家的商鞅、韩非、李斯列传并作评价。对韩非和李斯,司马迁在批判的同时还表现出了一定的同情。而对商鞅,司马迁则是矛盾的。一方面是《史记·太史公自序》《秦本纪》和《商君列传》正传中对其历史功绩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却是《商君列传》的"太史公日"中不能抑制的苛责和怒斥。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李陵事件对司马迁身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史记》"太史公曰"独立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儒法两家思想在司马迁身上合而未融的反映。
杨玲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商鞅
《韩非子·内储说上》篇“孔子言”论法文献脞说被引量:3
2017年
《韩非子·内储说上》篇有三条标称"孔子言"的论法文献,其真实性和可信度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凭借现存相关文献,无论直接证其真还是证其伪,都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因而使研究陷入僵局。采取间接论证法,从孔子的法思想、权变思想、《韩非子》引用文献的特点,以及孔子言论的流传过程四个方面入手,对这三条论法文献进行考辨,则可把研究引向深入。
杨玲闫丽红
关键词:孔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