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H-0F-1202)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1
相关作者:卫仁娟梁川张春敏龙训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估算
  • 1篇植被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利用效率
  • 1篇流域
  • 1篇河流域
  • 1篇沉积速率
  • 1篇沉积物
  • 1篇出口
  • 1篇PB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四川水利职业...

作者

  • 2篇张春敏
  • 2篇梁川
  • 2篇卫仁娟
  • 1篇龙训建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江河源区植被水分利用效率遥感估算及动态变化被引量:18
2013年
为了获取高寒地区在资料短缺条件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变化特征,该文以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实际观测数据相结合,利用基于光能利用率的CASA(carnegie ames stanford approach)模型和FAO Penman-Monteith方法对江河源区2000–2010年植被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估算和动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所选模型较好的反应了区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近11 a来,长江源区和黄河源区多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以C质量计,下同)分别为0.54 g/(mm·m^2)和0.56 g/(mm·m^2),江河源区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呈减少趋势,其中黄河源区植被水分效率减少速度大于长江源区。2)江河源区典型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水分利用效率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黄河源区减少趋势较长江源区更明显。长江源区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水分利用效率呈现明显单峰现象,黄河源区呈现为阶梯增加和减少现象,表明长江源区在单位面积上植物消耗单位水分的固碳能力要好于黄河源区。3)主成分分析表明:江河源区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变化与NDVI、温度、降水、太阳辐射以及蒸发密切相关;长江源区以NDVI、降雨为主导,黄河源区以NDVI、降雨和温度为主导。该研究可为江河源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张春敏梁川龙训建卫仁娟
关键词:遥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
勐统河流域出口沉积物的^(210)Pb计年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探索沉积速率与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实验测出勐统河流域出口河漫滩沉积物剖面中210 Pb的比活度,并采用CRS(Constant Rate of 210Pb Supply)模型对沉积物进行计年,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流域出口沉积物的沉积速率。210Pbex剖面分布中的两个特殊沉积点分别对应2002年和1980年,结合该流域同期的多年降水量分布情况,发现两个特殊沉积点与1970年到1980年及2002年左右的强降水密切相关。根据CRS模型计算得出流域出口的沉积速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这可能与流域内强烈的人类活动(森林砍伐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关。
卫仁娟梁川Amanda H.Schmidt张春敏
关键词:沉积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