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16B00)

作品数:40 被引量:353H指数:10
相关作者:才庆祥周伟陈树召舒继森尚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能源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矿业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2篇露天
  • 19篇露天煤矿
  • 18篇煤矿
  • 16篇露天矿
  • 7篇拉斗铲
  • 4篇端帮
  • 4篇抛掷
  • 4篇抛掷爆破
  • 4篇破碎站
  • 4篇煤层
  • 4篇爆破
  • 3篇大型露天煤矿
  • 3篇倒堆
  • 3篇倒堆工艺
  • 3篇影响因素
  • 3篇近水平露天煤...
  • 3篇拉斗铲倒堆工...
  • 3篇半连续工艺
  • 2篇岩土
  • 2篇岩土参数

机构

  • 37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能源集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九州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开滦(集团)...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国家安全生产...
  • 1篇煤炭工业出版...
  • 1篇神华准格尔能...
  • 1篇平朔煤炭工业...

作者

  • 27篇才庆祥
  • 25篇周伟
  • 9篇陈树召
  • 6篇陈彦龙
  • 6篇尚涛
  • 6篇舒继森
  • 5篇彭洪阁
  • 4篇王博文
  • 3篇彭竹
  • 3篇车兆学
  • 3篇威华
  • 3篇李崇
  • 2篇郝文玉
  • 2篇张国营
  • 2篇袁迎菊
  • 2篇李克民
  • 2篇张智明
  • 2篇周游
  • 2篇贾君莹
  • 2篇杨海春

传媒

  • 11篇采矿与安全工...
  • 7篇煤炭工程
  • 5篇中国煤炭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中国矿业
  • 2篇矿山机械
  • 2篇煤炭学报
  • 2篇露天采矿技术
  • 1篇煤炭技术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矿山测量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Bishop法的露天矿边坡稳定分析与实现被引量:30
2012年
为了提高Bishop法在露天矿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准确性,根据圆弧滑动的数值解研究,提出了一种更为合理的最危险圆弧滑面搜索方法,并从理论上作了分析和论证。修正了在半径长度按设定步长递增时,圆心坐标的移动形式,推导了半径的准确变化范围以及拉裂距离变化范围,并确定了其与帮坡高度、帮坡角的变化关系。确定滑块内黏聚力、内摩擦角、重度时考虑了层状结构岩层的影响,更趋近于实际情况。提出了露天矿边坡圆弧滑动稳定系数及最终帮坡角的确定在计算机程序中的实现过程,包括危险滑面的搜索、层状边坡的特殊处理等,并介绍了算法流程.编写了简化Bishop法计算露天矿边坡稳定系数及最终帮坡角的VB语言程序。检验结果既能得出符合露天矿边坡设计要求的帮坡角及其稳定系数,还能查看不同帮坡角对应的稳定系数。
曾维国车兆学李旭罗渊
关键词:露天矿边坡BISHOP法层状结构程序设计
基于产量最大化目标的采掘带宽度优化模型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露天矿生产需要,建立了基于挖掘机生产能力最大化目标的单斗-卡车间断工艺采掘带宽度优化模型,并进行了实例研究.根据单斗-卡车工艺端工作面生产特点,建立了挖掘机生产能力与回转角度的函数关系,并给出了挖掘机内外回转角度最优值的求解方法;结合采掘带宽度计算公式可得出实现挖掘机产量最大化的采掘带宽度值.模型采用某露天矿25 m3单斗挖掘机配合172 t矿用自卸卡车的黄土剥离作业条件进行实例研究,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和露天矿现采用工艺参数的合理性.
陈树召才庆祥尚涛周伟
关键词:露天矿
露天煤矿抛掷爆破有效抛掷率预测模型被引量:7
2011年
根据露天煤矿抛掷爆破中有效抛掷率的定义,基于弹道理论和露天采矿学基本原理,提出了有效抛掷的判断准则,给出了有效抛掷部分断面积计算方法,建立了有效抛掷率离散模型和抛掷速度反演模型,通过扫描爆破前后倒堆台阶,对露天煤矿抛掷爆破有效抛掷率进行了有效预测.结果表明:流场抛掷爆破速度理论得出的坡顶速度与反演速度一致,坡顶速度近似于有效抛掷区域的抛掷速度,预测有效抛掷率的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周伟才庆祥李克民
关键词:露天煤矿抛掷爆破有限元模型反演模型
铁路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离层规律实测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覆岩离层发育规律是注浆减沉方案设计和注浆减沉理论研究的重要依据,现场离层监测是获得离层发育规律最为可靠的方法。文中在唐山矿T2291工作面进行了11个多月的覆岩离层现场观测,获得了较丰富的观测成果,观测表明覆岩下沉和离层发育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划分了覆岩下沉和离层发育的阶段性,总结了覆岩下沉和离层发育随采场推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关键层在覆岩下沉和离层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T2291面离层观测成果为唐山矿注浆减沉工程总结分析提供了依据。
贾君莹钟亚平王素华张庆松董可
关键词:离层注浆减沉唐山矿覆岩
生态复垦条件下大型露天煤矿表土优化调运线性规划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线性规划对生态复垦条件下矿山表土资源的流量和流向进行最优化控制,得出表土最优调运量、调运周期和最佳停止时间,给出调运的实施办法。建立了露天矿生产与生态重建良性循环模型,并评价了在胜利一号露天矿的实施效益情况。
郝文玉才庆祥张磊彭竹
关键词:露天煤矿线性规划
露天煤矿靠帮开采端帮稳定性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量,更多地采出露天矿端帮下的压煤,论文在充分获取端帮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端帮靠帮开采的因素——边坡角、岩层倾角和水位高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FLAC/SLOPE软件,分别分析各个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影响,建立了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得出了相关的函数图像关系。结果表明:边坡角、岩层倾角及水位高度对端帮稳定性影响明显,采取相应措施可更好地维护端帮稳定,并有利于端帮下的采煤。
彭洪阁才庆祥周伟舒继森
关键词:露天矿端帮稳定性影响因素
煤层倾角对拉斗铲倒堆工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使拉斗铲能更好地适应煤层倾角的变化,提高拉斗铲工作效率,基于露天采矿基本原理、我国煤层赋存条件以及拉斗铲工况特点,建立了厚覆盖层简单倒堆形式下煤层倾角变化拉斗铲倒堆作业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煤层倾角变化对露天煤矿拉斗铲作业效率和抛掷爆破抛掷率的影响,得出了拉斗铲最大倒堆高度、排弃最大距离和有效抛掷率的普遍计算公式以及拉斗铲倒堆作业的限制条件.通过对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使用拉斗铲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倾角和拉斗铲的最大排弃高度成线性增加,同时,当煤层倾角越大,拉斗铲最大倒堆距离越大,抛掷爆破的有效率越小.
彭洪阁邓有燃周伟陈彦龙舒继森
关键词:露天煤矿拉斗铲抛掷爆破煤层倾角
龙口海域软岩巷道锚注支护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针对龙口海域软岩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探讨了锚注支护技术在海域软岩巷道中的应用.为了研究注浆加固效果,首先进行了室内岩石注浆加固试验,结果表明,注浆岩体强度比未注浆情况下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后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海域软岩巷道锚注支护前后围岩变形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锚注支护能有效控制海域巷道的变形,并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了巷道的变形规律;最后进行了现场支护试验,并对锚注支护后的巷道围岩变形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锚注支护能显著提高围岩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有效控制海域软岩巷道的损伤变形.
王波高延法朱伟贾君莹
关键词: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数值模拟
拉斗铲倒堆综合开采工艺的配合模式被引量:5
2013年
单个采坑范围不断扩大,开采深度达到200 m以上,境界内矿岩赋存条件会越来越复杂,单一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开采的需要,综合工艺逐步取代了单一工艺。本文重点分析了综合开采工艺的概念,提出了综合工艺中各单一工艺的空间配合模式,即立面和平面的配合模式,严格限制工艺与非严格限制工艺的概念;以拉斗铲倒堆综合工艺为例,分析了严格限制工艺和非严格限制工艺的基本特征,建立了含严格限制工艺的综合工艺可靠性模型,提出了严格限制工艺服务范围为基础的综合工艺开采参数动态调整策略。
周伟才庆祥尚涛
关键词:拉斗铲
大型近水平露天煤矿转向期间开拓运输系统优化研究被引量:26
2008年
针对露天煤矿转向期间内排空间不均衡、剥离物运输距离加大的情况,分析了采区间搭桥设置,提出剥离物是否通过桥运输的判别方法和筑路式组沟开拓运输系统的布置形式;研究了反向内排的布置要素.在安太堡露天煤矿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采区间搭桥、反向内排和筑路式组沟开拓运输系统在大型近水平露天煤矿转向期间有效地解决了内排空间不均衡的问题,缩短了剥离物的运输距离.
周伟才庆祥谢廷堃尚涛徐志远
关键词:近水平露天煤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