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3NDJC009Z)

作品数:7 被引量:126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建军陈国亮徐维祥舒季君唐根年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企业
  • 2篇企业异质性
  • 2篇产业空间分布
  • 1篇动力机制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关联
  • 1篇制造业
  • 1篇人力资本
  • 1篇人力资本投资
  • 1篇人力资本异质...
  • 1篇生产性服务业
  • 1篇泰尔指数
  • 1篇同质性
  • 1篇农村
  • 1篇农村服务业
  • 1篇农业
  • 1篇农业产业
  • 1篇农业产业链
  • 1篇农业转变
  • 1篇区域产业升级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台州职业技术...

作者

  • 3篇陈国亮
  • 3篇陈建军
  • 2篇唐根年
  • 2篇舒季君
  • 2篇袁凯
  • 2篇徐维祥
  • 1篇严先锋
  • 1篇杨飞

传媒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农村服务业的联动新探索被引量:4
2014年
一、农村服务业的定义及其内涵农村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准确地说是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农村服务业,拓展了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尤其是农业科技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潘锦云(2009)指出,受传统产业理论的影响,一般人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为制造业服务,所以现有的研究较多地是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实证关系上,而忽略了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的改造作用。
严先锋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农村服务业制造业农业产业链传统农业农业转变
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产业空间分布的“二重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企业同质性的产业分布空间非均衡(中心—外围)仅具有量化"一维性",即加总的产业份额差异;但在企业异质性条件下则具有"量"和"质"的"二重性",即产业份额与生产效率耦合。产业分布轨迹在一维空间中以中心(高梯度)向外围(低梯度)的"单向迁移"为主,但在二重空间中则呈现出中心低效率企业向外围、外围高效率企业向中心的"双向迁移"特征。除传统集聚或分散力外,异质性企业的竞争和选择行为是二重空间构建的"第四"动力,而异质性劳动投入、组织外部经济、贸易成本和异质性偏好或需求则是影响企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基于企业异质性的产业空间分类可能会扩大地区间平均生产效率差异和地区发展差距,故要求产业空间布局政策和发展战略更为精细化、差别化。
陈建军袁凯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产业空间分布二重性
海洋产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与空间外溢效应被引量:28
2015年
利用修正后的E-G系数对中国海洋产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借助Moran’s I指数探讨了空间外溢效应。研究表明:1海洋产业协同集聚具有空间分异显著、空间连续性增强以及"单中心"与"多中心"交替转换等特征,而且分为空间大尺度变迁、邻近地理变迁和空间更加集中变迁三种类型;2知识外溢和海陆联动有助于海洋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周边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对本地区的海洋产业协同集聚形成也有积极作用;3运输成本的阀值的存在使得海洋产业从协同集聚向空间分离转换,促使海洋产业间从以互补效应为主向以挤出效应为主转变;4海洋产业协同集聚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并受区域边界约束,其中,长三角海洋产业协同集聚在500km范围内存在溢出效应,珠三角的作用范围限于广东省内,而京津唐的辐射范围只有75km。
陈国亮
关键词:海洋产业
中国“四化”同步发展地区差异及同步合作区架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以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差、泰尔指数及其二阶嵌套分解的方法分析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并进一步针对必须正视的中国"四化"同步发展地区差异的现实问题,提出建立"四化"同步合作区的构想。结果表明:中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明显,且省内(地市)差异对总差异影响大于省间差异和区域间差异;根据差异分析,基于"四化"发展实际情况,可建立"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推进区、滞后区、帮扶区以缩小中国"四化"同步发展地区差异。
徐维祥舒季君陈国亮唐根年
基于空间连续性的“四化同步区”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被引量:25
2015年
既有关于四化同步发展的研究主要将视角聚焦于单个区域,忽略了空间关联性因素,而本文通过构建跨区域的"四化同步区"研究发现,这是平衡各个地区四化同步发展与地区间四化同步水平俱乐部趋同的有效路径。论文基于PLS通径模型构建了反映中国省级层面和285个地级以上城市两个空间维度的四化同步水平的面板数据库,据此对"四化同步区"的形成机制与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样本配对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地区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补性有助于"四化同步区"的形成,并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②运输成本与"四化同步区"形成具有正"U型"关系,存在运输成本的阈值使得同步区内次区域间从以空间竞争效应为主向以空间外溢效应为主转换;③空间连续性相较于空间跨越更有助于"四化同步区"的形成,这种空间连续性在省内和省际间同时存在,但省内连续性要强于省际间;④当前中国逐步形成了两种"四化同步区"发展模式,并表现出空间边界外拓的趋势,地区间制度的合意性是影响"四化同步区"空间走向的重要因素。
徐维祥陈国亮舒季君唐根年
关键词:次区域
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区域产业升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被引量:56
2014年
人力资本异质性对于区域产业升级日益重要。人力资本异质性表现为不同群体的人力资本存在技能、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的差异,不同区域的人力资本存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差异。除了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市场分割也是人力资本异质性的重要来源。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人力资本异质性通过人力资本流动影响就业和企业选址,改变产业空间分布。人力资本水平通过影响区域的技术选择,决定了技术进步路径;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人力资本类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状况决定着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劳动力市场分割所带来的人力资本异质性,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在经济中的最优比例、在区域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机制问题及其空间经济效应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陈建军杨飞
关键词:人力资本异质性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市场分割产业集聚区域产业升级
从经济关联走向知识关联——产业空间分布动力机制演化被引量:5
2013年
传统理论所强调的基于前后相联系(即经济关联)的动力机制系统不能有效解释产业空间分布的"二重性"特征以及"双向迁移"现象。我们从讨论空间属性切入,在企业异质性视野下分析"二重"非均衡空间的形成机制与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产业分布的空间非均衡具有"产业份额"和"生产效率"的二重耦合特征,企业空间选择行为是其形成的内在动力,"经济关联"和"知识关联"是动力传导机制;"知识关联"机制主导了基于产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融合的产业跨区域(国)整合过程。新动力机制要求相应产业政策必须切合企业生产效率多样性特点,进行精细化的引导;区域政策则应该考虑到空间分类效应对地区差距扩大的影响,在培育外围地区生产效率增长点的同时,引导西部地区劳动等资源向东部配置,以充分发挥该区域生产效率溢出效应。
陈建军袁凯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经济关联知识关联动力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