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6DFB63400)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陈放徐莺叶生亮林凡荣高继海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麻疯树
  • 2篇胁迫
  • 2篇萌发
  • 2篇克隆
  • 1篇芽分化
  • 1篇油脂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愈伤组织诱导
  • 1篇育种
  • 1篇育种指标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再生植株
  • 1篇脂肪酸组成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组织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再生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

作者

  • 8篇徐莺
  • 8篇陈放
  • 3篇叶生亮
  • 2篇秦小波
  • 2篇颜秉意
  • 2篇朱勋路
  • 2篇林凡荣
  • 2篇高继海
  • 1篇朱习红
  • 1篇罗绍银
  • 1篇王云霄
  • 1篇刘剑
  • 1篇郑小江
  • 1篇蔡浩洋
  • 1篇王胜华
  • 1篇谢无畏
  • 1篇江璐玎
  • 1篇王迎春
  • 1篇严安心
  • 1篇张颖

传媒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提取富含油脂植物组织总RNA的改良SDS酸酚法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常规的方法提取富含油脂的植物组织总RNA常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对林莎两次裂解法进行了改良,即将SDS的浓度降低至1%,所用酸酚的pH值降低至4.0,去掉提取液II处理步骤,获得的总RNA效果较好:得率高,RNA产量可达74.7μg(100mg)-1;没有DNA污染,A260nm/A280nm值为2.026,A260nm/A230nm值为2.082,说明蛋白质及其它污染非常低,通过RT-PCR成功地扩增出了麻疯树curcin基因长为927bp的特异条带.相比林莎的方法,改良SDS酸酚法具有经济、简便、适用性广的特点.
罗绍银高继海叶生亮徐莺陈放
关键词:总RNA麻疯树油脂胚乳
麻疯树育种指标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麻疯树是主要的生物质能源树种之一。对麻疯树花序进行研究,提出部分相关育种参数,为选育高产麻疯树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年中麻疯树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交替进行,可多次开花。开花期在半年以上,而不同省份开花期不相同,尤以海南最长。形态分析表明,麻疯树花序发育具有典型的聚伞花序发育特点,1个花序的2级分枝数(主花序轴上的分枝数)将直接影响雌花数目。相关性分析表明,虽然每个花序2级分枝数与雌雄花比例极显著负相关(r=-0.57),但与每花序结果数极显著正相关(r=0.92),而与开花次数相关性不显著,花期与开花次数极显著正相关(r=0.83)。因此,花期和2级分枝数是育种和栽培的2个重要指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省份的花序长、每花序2级分枝数和雌雄花比例差异不显著。
谢无畏林凡荣徐莺王胜华陈放
关键词:麻疯树开花期花序雌雄比例
PEG浸种对麻疯树种子萌发状况及脂类成分的影响
2010年
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麻疯树种子的含油率,发现高含油率(40%~45%)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高于低含油率(30%~35%)种子;PEG浸种处理降低了种子的吸胀速率、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干旱胁迫对低油种子的影响大于高油种子,说明麻疯树种子的脂类成分对种子的萌发表现及抗旱性有重要作用.麻疯树种子脂类成分。H—NMR图谱的主成分分析PCA分析结果显示,PEG浸种处理提高了种子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了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同含油率种子中脂类成分在PEG浸种处理后出现差异.
任路遥颜秉意徐莺陈放
关键词:麻疯树干旱胁迫核磁共振主成分分析
麻疯树成熟胚乳再生植株及其气孔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对麻疯树成熟胚乳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胚乳再生植株,并对其气孔进行分析.麻疯树成熟胚乳在25℃、12 h光照条件下培养7 d愈伤组织诱导完成,2,4-D浓度为2.0 mg L-1的MS培养基愈伤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89.29%.愈伤组织在含BAP的改良培养基上培养至黄绿色后转入分化培养基,在含IAA 0.25 mg L-1和ZT 1.5 mg L-1的WPM培养基上不定芽分化率达32.50%.将分化的不定芽从愈伤组织上剥离后转入含IBA、BAP和GA3的培养基上进行芽伸长培养.取胚乳不定芽叶片接种在含IBA 0.1 mg L-1、BAP 0.5 mg L-1和TDZ 0.5 mg L-1的MS培养基上诱导生芽后,再转入含IAA 0.25mgL-1、KT 0.5mg L-1、BAP 1.0 mg L-1和GA3 0.25 mg L-1的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的诱导,成芽率为85.2%.这些芽在含0.1 mgL-1 IB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大约有37.5%的芽生了根,平均有5.2条根系形成.与母本植株相比,再生的胚乳植株保卫细胞更大,且气孔密度减小.
朱习红刘剑郑小江徐莺陈放
关键词:麻疯树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植株再生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含油量麻疯树种子的差异性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麻疯树种子的含油量,将麻疯树种子分为组Ⅰ(26%~30%)、组Ⅱ(30%~34%)、组Ⅲ(34%~38%)、组Ⅳ(38%~42%).该地区种子体积介于1.544~1.680 cm3之间;其中组Ⅱ的种子最大(1.680 cm3),组Ⅳ的种子最小(1.544 cm3).组Ⅱ种子的百粒重同样为最高(69.367 g),组Ⅲ的种子最轻(62.313 g).出仁率从低到高依次为:组Ⅰ(61.752%)〈组Ⅲ(63.352%)〈组Ⅱ(64.132%)〈组Ⅳ(65.192%).百粒种子产油量从组Ⅰ到组Ⅳ逐渐升高(17.731~25.342 g).1H-NMR图谱分析发现,各组种子之间的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差异,而脂肪酸成分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含油量的增加而升高,种子的吸胀速率则相反.种子含油量与种子大小的相关性不显著,与种子质量、出仁率、种子产油量、脂肪酸组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吸胀速率之间则都有着极显著的相关性.
颜秉意叶生亮严安心徐莺陈放
关键词:麻疯树种子含油量脂肪酸组成萌发率金沙江干热河谷
麻疯树中ADP核糖基化因子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2
2009年
从麻疯树cDNA文库中筛选到包含完整编码序列的ADP核糖基化因子的cDNA序列,命名为Jc-arf。其长度为887bp,开放阅读框546bp,推测的编码蛋白含181个氨基酸残基,具有典型的GTP结合蛋白家族的特点:P框(GLDAAGKT)、G’框(DVGGQ)和G框(NKQDL)。序列分析显示,Jc-arf接近于人类ClassI型arf基因,其蛋白序列与多种植物ARF有很高的同源性。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Jc-arf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在花中最丰富。PEG、低温、NaCl胁迫下,Jc-arf的表达受PEG和低温的诱导,而对NaCl胁迫不敏感。
林凡荣秦小波朱勋路叶生亮高继海徐莺陈放
关键词:麻疯树胁迫
麻疯树酰基载体蛋白的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原核表达被引量:5
2008年
从麻疯树胚乳cDNA文库中筛选分离了一个编码酰基载体蛋白的cDNA序列,全长为806bp,其开放读码框(ORF)长度为393bp,编码130个氨基酸,该序列在GenBank登录号为EF179617,命名为JcACP.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14.4×103,等电点为5.2,具有酰基载体蛋白的典型特征——含有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辅基的结合位点.RT-PCR试验结果表明,该基因在麻疯树的叶、茎和种子中表达,以种子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根中不表达,种子萌发后其表达量随萌发进程递增,在96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结果表明,JcACP在种子中的高度表达可能与种子萌发时的代谢活动有关.同时,将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进行了原核表达.
江璐玎王云霄王迎春张颖秦小波徐莺陈放
关键词:麻疯树酰基载体蛋白克隆原核表达
麻疯树胚乳ESTs序列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
2009年
基于 Linux 操作系统,利用 Phrap/Consed、cross_match、blast 等软件和自主开发程序,构建了批量 ESTs 序列的检测系统,对麻疯树胚乳 cDNA 文库部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载体序列的去除、序列格式的转换、重复序列鉴定、序列的同源性比对、GO 生物学过程以及 GO 细胞组分分类.
熊瑛朱勋路徐莺蔡浩洋陈放
关键词:麻疯树生物信息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