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SW-107)

作品数:13 被引量:653H指数:9
相关作者:汪诗平韩建国王艳芬马秀枝张英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放牧
  • 7篇草原
  • 3篇食量
  • 3篇食性
  • 2篇典型草原
  • 2篇养分
  • 2篇天然草原
  • 2篇土壤
  • 2篇微生物
  • 2篇绵羊
  • 2篇牧牛
  • 2篇内蒙古草
  • 2篇内蒙古草原
  • 2篇家畜
  • 2篇放牧家畜
  • 2篇放牧牛
  • 1篇氮矿化
  • 1篇地区植被
  • 1篇动物
  • 1篇休牧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2篇汪诗平
  • 5篇韩建国
  • 4篇刘贵河
  • 4篇张英俊
  • 3篇王艳芬
  • 3篇马秀枝
  • 2篇林立军
  • 2篇刘忠宽
  • 1篇周禾
  • 1篇韩兴国
  • 1篇李长生
  • 1篇高英志
  • 1篇李凌浩
  • 1篇张淑敏
  • 1篇陈佐忠
  • 1篇王成杰
  • 1篇王金枝
  • 1篇陈玉福
  • 1篇王梦军
  • 1篇王广和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草业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草地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牧家畜甲烷气体排放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6年
反刍家畜瘤胃甲烷气体的排放是一种能量损失,同时对大气环境具有较强的增温效应。对放牧家畜甲烷气体排放的研究可以为确定天然草原温室气体的源与汇和制订减缓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有关放牧家畜甲烷气体的测定方法研究作了综述。
王成杰汪诗平周禾
关键词:畜牧学放牧家畜甲烷
林下和林窗内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克隆生长和克隆形态被引量:39
2003年
为了验证绢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 reptans var.sericophylla)林窗和林下种群间的行为差异是完全由表型可塑性引起,还是局部分化的结果,将生长在北京东灵山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林窗和林下的绢毛匍匐委陵菜,进行生境间的交互移植-重植野外生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植物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和匍匐茎节间长度等克隆形态特征在两生境间无差异。两个来源的植株,其基株生物量、基株分株数和基株匍匐茎总长度等克隆生长特征在林下生境中都比在林窗生境中小,表现出显著的可塑性。所研究的克隆形态特征和克隆生长特征及其可塑性在不同生境来源的实验植物间没有差异。绢毛匍匐委陵菜克隆形态特征和克隆生长特征及其可塑性在林下和林窗生境间没有发生局部分化,林窗为其较适生境,克隆生长特征的可塑性对绢毛匍匐委陵莱利用生境异质性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张淑敏陈玉福于飞海邢雪荣李凌浩董鸣
关键词:克隆生长种群表型
放牧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土壤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39
2005年
选择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三种草原,较系统地研究了放牧对微生物量碳(MB-C)和易分解碳(Lab-C)两种碳素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放牧22年后,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土壤0~10 cm和1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下降了27.9%和12.8%;土壤易分解碳分别下降了22.0%和12.6%,自由放牧没有改变羊草草原土壤活性碳的季节变化形式.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0~5 cm表层和5~15 cm下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下降了38.2%和12.2%.大针茅草原季节波动出现高峰的时间较羊草草原推后,基本在8月下旬,并且与地上生物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01).土壤活性碳在表征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土壤的动态变化时,要敏感于土壤总有机碳.冷蒿-小禾草草原(Artemisia frigida-short bunchgrasses steppe)连续放牧11年恢复2年后,土壤各碳素组分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随着放牧率的增加,MB-C/Org-C比值和Lab-C/Org-C比值逐渐降低,表现为轻牧>中牧>重牧,这说明,在表征放牧对冷蒿-小禾草草原土壤的影响指示上,MB-C/Org-C和Lab-C/Org-C要比MB-C和Lab-C敏感.
马秀枝王艳芬汪诗平王金枝李长生
关键词:放牧内蒙古草原微生物量碳
放牧对草原土壤的影响被引量:292
2004年
介绍了放牧对草原土壤物理性质 (容重、渗透率 )、化学性质 (有机质、N素 )和微生物的影响。由于草原土壤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滞后性和弹性 ,放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不尽相同。一般而言 ,随放牧强度的增大 ,动物践踏作用的增强 ,土壤孔隙分布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 ,土壤的总孔隙减少 ,特别是大孔隙 (>5 0μm)和较大中等孔隙 (9~ 5 0μm)减少 ,使土壤容重增加 ,土壤的渗透阻力加大 ,土壤的保水和持水能力下降。但在有机质含量很低的沙质土壤中 ,超载过牧 ,造成有机质含量降低 ,土壤的团粒结构减少 ,稳定性团聚体减少 ,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使得土壤容重反而降低。土壤有机质和放牧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 ,土壤有机质对放牧的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植被和土壤的初始状况 ;环境因素 ,特别是水分和温度 ;放牧历史 (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和动物类型 )。同时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比含量高的土壤更易受放牧的影响 ,而使有机质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量碳是最具活性的土壤碳库 ,对环境的变化敏感 ,能较早地指示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当考虑时间尺度时 ,高强度放牧对土壤肥力有负面的影响 ,短期内 ,由于加速了养分的循环效率 ,产生有利的影响 ,但长期无管理的超载放牧必然造成系统物质 (资源 )输入和输?
高英志韩兴国汪诗平
关键词:放牧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性质养分循环土壤微生物
影响内蒙古典型草原3种牧草饱和链烷回收率的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2004年秋季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用不同放牧演替阶段的优势植物羊草、糙隐子草和冷蒿分别按30%、20%和50%的比例混合组成日粮,饲喂12只(39±2.1 kg)2岁羯羊(内蒙古细毛羊×蒙古羊)。试验分2个组,投喂胶囊组9只羊,每只羊投喂1粒QSM胶囊,对照组3只羊不投喂;试验期14 d内每天记录绵羊实际牧草采食量和排粪量,并收集牧草样品在45℃烘箱中烘干;粪便样品连续收集7 d,分别在45℃烘干和冷冻;利用气相色谱分析牧草和粪便样品中链烷含量,计算粪便中链烷的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牧草链烷含量存在物种间差异,绵羊粪便中链烷的回收率与链烷长度存在线性增加关系,烘干处理粪样的链烷回收率高于冷冻干燥处理的回收率,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投喂QSM胶囊不会影响其他链烷的回收率。
刘贵河张英俊汪诗平韩建国林立军马秀枝
关键词:绵羊内蒙古典型草原
不同放牧强度草原休牧后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变化特征被引量:128
2006年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对不同放牧率草地休牧3a后的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和植物群落的数量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率草地休牧3a后,由于维持土壤养分或植被空间格局的匀质化条件消失,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呈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随机性因素所占比例增加,其中土壤有机碳、全氮、无机氮、有效磷和有效硫的空间异质性均以0.00羊/hm2区最大,4.00羊/hm2区(中牧区)最小,其它样地不同土壤养分指标表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群落生物量和群落盖度均表现增加趋势,但群落盖度增加不显著(p>0.05),与1998年相比,群落生物量除对照区外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与1.33羊/hm2、4.00羊/hm2和6.67羊/hm2相比,0.00羊/hm2优势植物出现多样化特征;群落的灌丛化与牧压和恢复演替的时间序列高度相关,牧压越小,恢复演替的时间序列越大,群落灌丛化的趋势越明显;1年生植物、羊草、克氏针茅、木地肤、冷蒿(除6.67羊/hm2)和扁蓿豆(除0.00羊/hm2)均表现增加趋势,星毛委陵菜则均表现降低趋势;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群落高度、群落盖度和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分布均表现一致的正相关关系,但只有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群落高度与土壤有机碳、全氮、无机氮、土壤有效磷和有效硫相关显著(p<0.05)。
刘忠宽汪诗平陈佐忠王艳芬韩建国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休牧土壤养分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
动物存活率与平均寿命的数学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根据动物存活率与平均寿命的定义,推导出存活率与平均寿命的数学关系,即:E=-1/lnr,其中E表示动物的平均寿命或期望寿命(可以用日、周、月、年等表示),r表示特定时段内(可以用日、周、月、年等表示)动物的平均存活率,其时间单位与E相对应.根据这种关系,可以利用动物的平均存活率估计其平均寿命(或期望寿命),反之,如果已知动物的平均寿命,也可以用来推算动物的平均存活率.
宛新荣王梦军刘伟王广和钟文勤
关键词:存活率平均寿命动物
链烷技术估测典型草原放牧牛食性食量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为进一步探讨饱和链烷技术在典型草原自由放牧家畜中的应用,定量研究放牧牛食性及食量,于2004年夏秋季节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典型草原进行自由放牧试验,选择体重相近4岁肉乳兼用哺乳牛4头,分两期测定其食性和食量,每头牛投喂一粒YC饱和链烷缓释胶囊,试验期内每天跟踪放牧牛的采食路线,收集其所采食的牧草及粪便样品,利用气相色谱分析牧草和粪样中的链烷含量,应用链烷技术估测放牧牛的排粪量、牧草采食比例和干物质采食量。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季节放牧牛采食的牧草种类基本相同,但采食的比例存在差异,随放牧季节后移,放牧牛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但日排粪量差异不显著。因此,链烷技术可以估测典型草原放牧牛的排粪量、食物组成和采食量,且放牧季节对放牧牛的采食量影响较大。建议在牧草种类组成较为复杂的典型草原估测放牧家畜食性食量时要进行多种方法比较,以进一步完善链烷技术。
刘贵河汪诗平张英俊韩建国
关键词:放牧牛食性食量典型草原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植被退化原因及其保护策略被引量:98
2003年
对治多县32年的降水和气温变化资料的分析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出现了较明显的增温减水现象,大气干旱加重,空气中相对湿度呈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因而造成了该地区的气候干旱化,不利于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提高和维持。同时,由于人口和家畜数量的增加,每个羊单位占有可利用草地从1953年的2.3hm2降低到1994年的1.1hm2,使牧压成倍增加。与60年代相比,平均产草量降低了50%以上,而有毒有害类杂草增加了20%~30%。到目前为止,约有1/3以上的草地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状态,约有1万hm2的天然草地已经荒漠化或沙化,主要分布在水边、河岸附近、滩地、坡麓和居民点周围即冬季牧场,是局部的退化;但夏季牧场牧压较小,牧草利用率较低,因而保持相对良好状态。由此可见,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但气候的干旱化给过牧对草地的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叠加效应加速了草地的退化沙化。同时,由于气候的干旱化可能导致高寒草甸面积的缩小,使高寒草原及荒漠草原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从而导致该地区草地总生产力的下降。
汪诗平
关键词:植被退化国家自然保护区
美国North Dakota州土地利用研究及对我国草地利用的启示
2010年
草地退化不仅仅是今天中国才发生的事情。历史上曾经发生"黑尘暴"的美国Nort hDakota州,现仍有62.7%土地被用作耕作,林地所占面积仅为1%。私有制以及种植业较高的利润率,是该州种植业比重高于畜牧业的重要原因。草原保护项目(CRP)得到了美国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在North Dakota州采用了以草地恢复为主的措施。美国发达的教育体系带来的高流动率,使得North Dakota州自30年代后居住人口稳定在60~70万成为可能,从而避免了中国出现的草原地区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由此可见:草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不可能完全保护起来;没有其它配套措施,私有制可能会带来新一轮垦殖;草地畜牧业仍然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发展需要结合种植业尤其需要与饲料生产相结合。
潘绪斌汪诗平Paul NyrenBob PattonAnne Nyren
关键词:NORTH土地利用产权制度CRP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