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S051)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晗李大伟乔鹏许慧君王晗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西北大学北京电视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桃源安否”:民国时期西北开发中地方官员行为分析——以陕北黄龙山区的垦荒运动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中"人(人群)"的社会属性需要重新审视和估量。我们应该在文献整理的同时,结合细致的田野调查,以此为基础去亲身体验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所引起的人类行为,换言之,以接近当时生存条件下的谋生方式来要求研究者,身体力行的感受会带来研究理路的豁然开朗。文章选取民国时期西北开发过程中的黄龙山区垦殖运动为研究对象,梳理相应的历史文献,搜寻出对该区域的开发过程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物(李象九、朱庆澜、安汉等地方官员),并试图对这些个体在施政过程中的行为加以分析,从中摸索出他们如何超越既定方针、政策的束缚,通过对特定区域情况的了解、掌握和研究来贡献一己之力,同时在新区域开发中维护自身的正当性,出色地经受住地方行政的艰巨考验。
- 王晗
- 从游牧边界到行政边界——清代以来蒙陕边界变迁的过程及背景分析
- 2015年
- 作为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地区一直受到学术界关注。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交错带的环境~①与区域社会变迁~②,而政区地理变迁关注不多。清初蒙陕形成两条边界,即北侧的游牧边界和南侧的行政边界。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后游牧边界开始南北摆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划定蒙陕边界才完成两条边界的统一。
- 郝文军
- 关键词:交错带康熙朝卫所制度道光时期
- 清代蒙陕农牧交错带土地垦殖过程研究——以怀远县伙盘地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关于明清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变迁,学术界曾对于沙漠化的成因和人类在沙漠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论证,并引起过热烈的讨论;其中,人类活动被视为引起农牧交错带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田野考察、发掘民间文献,分析以怀远县伙盘地为代表的蒙陕农牧交错带边外垦殖和环境变化过程,对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加以细致考察与反思,认为清代以来人类作为自然——社会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相当积极地参与了环境变化过程。此一阶段的人类活动(边外垦殖为主),促成了农牧交错带的北移、错位,也推进了土地沙化的进程。
- 王晗李大伟
- 关键词:土地沙化
- 清代毛乌素沙地南缘伙盘地土地权属问题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需要做更为细致的考察。自清初以降,蒙古游牧民在"分旗划界"体制下,逐步开始驻牧生产,同时,内地汉族移民也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但是单纯的人口数量变化、生产方式改变对于构建演变中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合理解释。对于清代陕北长城外伙盘地的土地权属关系的考察揭示出:蒙边垦殖的过程实质上是伙盘地移民社会构建的过程;土地权属问题的变更是蒙边垦殖出现、深化的契机,亦是影响当地自然环境变化的深层原因。
- 王晗
- 关键词:土地权属移民社会毛乌素沙地南缘
- 晚清边村社会秩序构建中的甲头制度——以土默特地区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晚清时期,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移民已形成了很多边村社会。土默特地区本为蒙族游牧之地,内地民人的大量进入,使得该地由游牧社会变为一个边村社会。随之,当地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来处理种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正常运转。对此,清政府将推行于全国的保甲制也应用到土默特地区。适应当地现实,保甲制进行调适,保长、牌长基本未发挥作用,主要由甲头管理社会事务,保甲制在土默特地区实为甲头制度。在新的秩序体系建立过程中,构成当地社会势力网络的甲头在社会冲突中不断进行调适,和其他力量逐渐形成了新的秩序体系。
- 许慧君乔鹏
- 关键词:晚清
- 清代蒙陕农牧交错带土地垦殖过程研究——以怀远县伙盘地为例
- 2014年
- 关于明清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变迁,学术界曾对于沙漠化的成因和人类在沙漠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论证,并引起过热烈的讨论。其中,人类活动被视为引起农牧交错带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田野考察、发掘民间文献,分析以怀远县伙盘地为代表的蒙陕农牧交错带边外垦殖和环境变化过程,对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加以细致考察与反思,认为清代以来,人类作为自然—社会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相当积极地参与了环境变化过程。此一阶段的人类活动(边外垦殖为主),促成了农牧交错带的北移、错位,也推进了土地沙化的进程。
- 王晗
- 关键词:土地沙化
-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GIS的认知过程及其人类因素考量被引量:1
- 2020年
- GIS技术在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引入,为21世纪历史地理学沉淀积累和蓄势待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路径。随着GIS技术的普遍运用,尤其是在历史自然地理领域的使用,遂成为该研究方向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过,GIS技术在人文地理研究领域中的运用情况则略显滞后,其实质在于受人类因素影响下历史文献数据化的标准问题。此外,GIS技术自身定位不再局限于一种研究手段,而是呈现出向新方法和理论高度的认知过程。
- 王晗
- 关键词:GIS社会属性
- “华夷之辨”与“守中治边”——论明长城修建的内在驱动力与实际作用被引量:5
- 2017年
- 长城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国家意志的反映。明朝"华夷之辨"思想的变化是明长城修建的内在驱动力;明长城在"守中治边"的方略中发挥其御外制内的功能。明长城具有御外和控内的双向作用,朝廷试图依托长城建立符合王朝理想的统治秩序,因此,明长城在构建华夏族群为核心的政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李大伟
- 关键词:华夷之辨
- 两汉时期匈奴政治组织形式的演变
- 2017年
- 两汉时期随着匈奴与汉王朝关系的演变,其政治组织形式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变化。相对于初期的政治组织,这种变化表现为外部属国的消亡、职官体系的复杂化、联合异姓贵族统治的形成。西汉初期、宣帝时期、王莽时期和南匈奴内附是匈奴政治组织演变的几个重要转折点。
- 冯世明
- 关键词:匈奴南匈奴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