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36)

作品数:10 被引量:70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加启卜登攀周凌云魏宏阳王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扬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奶牛
  • 3篇瘤胃
  • 2篇日粮
  • 2篇全混合日粮
  • 2篇混合日粮
  • 1篇代乳粉
  • 1篇蛋氨酸
  • 1篇蛋白粉
  • 1篇动物
  • 1篇豆芽
  • 1篇犊牛
  • 1篇血流调节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羊草
  • 1篇有效降解率
  • 1篇脂肪
  • 1篇乳品质
  • 1篇乳期
  • 1篇乳腺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卜登攀
  • 6篇王加启
  • 3篇魏宏阳
  • 3篇周凌云
  • 2篇国卫杰
  • 2篇杨利国
  • 2篇王滇
  • 2篇张春燕
  • 2篇张俊瑜
  • 2篇宋增廷
  • 2篇赵国琦
  • 2篇刘松柏
  • 2篇王晶
  • 1篇叶纪梅
  • 1篇董晓丽
  • 1篇高艳霞
  • 1篇哈斯额尔敦
  • 1篇夏建民
  • 1篇曹志军
  • 1篇张倩

传媒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饲料工业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奶牛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散饲养条件下奶牛TMR饲喂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3
2009年
全混合日粮(TMR)是指根据不同类群或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要,按设计比例,将青贮、干草等粗饲料切割成一定长度.并和精饲料及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添加剂进行充分搅拌混合而调制成的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近年来.TMR饲喂技术在国内一些规模化养殖场已开始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生产实践证明.TMR技术能够提高饲料采食量.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减少消化道、繁殖及营养代谢等疾病,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宋增廷王加启王晶国卫杰张俊瑜卜登攀
关键词:TMR技术饲喂技术奶牛饲养条件全混合日粮
N1型纳豆芽孢杆菌对泌乳期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试验旨在研究N1型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对泌乳期奶牛生产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泌乳期、胎次、产奶量、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36头,试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是试验1组添加N1型纳豆芽孢杆菌固体制剂30 g,试验2组添加N1型纳豆芽孢杆菌固体制剂60 g,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为60 d,预试期10d,分别在试验期的0、306、0 d采集奶样,每周测定1次产奶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N1型纳豆芽孢杆菌能够提高产奶量、提高乳脂校正乳产量(P<0.05);提高乳脂含量、乳蛋白含量、干物质含量,提高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P<0.05)、干物质产量(P<0.05),对乳糖含量没有影响;牛奶中体细胞数有降低趋势。
栾广春王加启卜登攀周振峰魏宏阳周凌云
关键词:纳豆芽孢杆菌牛奶品质
反刍动物乳腺底物供应与乳腺血流调节的相互关系
2010年
反刍动物中,乳腺的底物供应随着乳腺血流速度和血液底物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乳腺底物的血液浓度在短时期内并不会随着饲料采食量而发生极大变化。文中主要对乳腺血流、测定乳腺血流的方法、乳腺营养分配以及控制乳腺血流的方法做一综述。
马燕芬
关键词:反刍动物乳腺血流调节
裹包全混合日粮瘤胃降解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试验选用2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研究了裹包贮存、精粗比和水分含量对全混合日粮(TMR)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裹包贮存可显著提高TMR饲料干物质(DM)、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P<0.05)。DM和CP的瘤胃消失率及有效降解率随TMR饲料精料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加(P<0.05)。水分含量60%组TMR饲料中CP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40%和50%组(P<0.05),40%和5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裹包贮存可提高TMR饲料中营养物质瘤胃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P<0.05),营养物质的瘤胃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随TMR饲料精粗比的增加而增加,水分含量对裹包TMR中不同营养物质的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有不同影响。
张俊瑜王加启王晶卜登攀国卫杰宋增廷雒秋江
关键词:全混合日粮奶牛瘤胃有效降解率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克隆技术不断完善,克隆方法不断优化,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但在成功率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难以攻破的问题。作者重点阐述了胞质内全细胞直接注射法这一技术在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上的应用情况,旨在阐明国内外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克隆成功率提供参考。
王滇于孟飞张春燕刘松柏杨利国
关键词: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
不同处理大豆蛋白粉对犊牛消化酶活性及小肠发育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含有不同加工处理大豆蛋白的代乳粉对犊牛消化道结构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新生公犊牛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含有全脂大豆粉(A组)、脱脂大豆粉(B组)或膨化大豆粉(C组)的代乳粉,预饲期7d,试验期42d。结果表明,代乳粉中不同加工处理的大豆蛋白对犊牛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小肠形态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与膨化大豆粉组和全脂大豆粉犊牛相比,B组犊牛小肠食糜中胰蛋白酶活性和糜蛋白酶活性最低。各组绒毛高度在空肠近端无显著差异,在小肠其它各段,A组和C组都显著高于B组(P<0.05)。各组犊牛十二指肠和空肠近端隐窝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C组的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均显著高于B组(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近端、中部的黏膜厚度接近(P>0.05),但在空肠远端A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高于B组(P<0.05)。综上所述,加热全脂大豆蛋白粉和膨化大豆蛋白粉能够作为蛋白质来源在代乳粉中添加。
高艳霞王加启叶纪梅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张祥赵国琦王治国
关键词:犊牛代乳粉消化酶
过瘤胃不饱和脂肪酸的保护方法概述被引量:3
2009年
在泌乳奶牛饲养技术中,利用瘤胃保护技术可有效缓解日粮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发酵功能的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过瘤胃率,从而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利用率。根据不同的营养机理和加工原理,作者对包被油脂和脂肪酸化合物等两类不饱和脂肪酸的过瘤胃保护技术进行简要综述。
周荣王加启卜登攀哈斯额尔敦刘庆生
关键词:瘤胃保护不饱和脂肪酸
不同比例压块秸秆与羊草组成粗饲料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9
2010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玉米压块秸秆和羊草组成的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日粮消化率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体重为(550±25)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4个日粮处理精料组成相同,粗料组合分别为:100%玉米秸(100%CS)、60%的玉米秸+40%羊草(60%CS+40%CW)、40%玉米秸+60%羊草(40%CS+60%CW)和100%羊草(100%CW)。试验期共60d。结果表明:4个日粮处理间奶牛瘤胃pH差异不显著(P>0.05),60%CS+40%CW组和40%CS+60%CW组pH变化较平缓。日粮处理间氨态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以及各种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羊草比例的增加,乙酸/丙酸值逐渐减小。60%CS+40%CW组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比100%CS组有提高的趋势(P=0.10),其他营养成分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个日粮处理条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粗饲料由不同比例压块玉米秸秆和羊草组成的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均可提供正常的瘤胃发酵和泌乳的营养需要,能达到较高的乳脂率。60%CS+40%CW组有提高日粮NDF消化率的趋势。
张倩夏建民李胜利曹志军
关键词:羊草奶牛瘤胃发酵表观消化率
不同化学激活剂对牛卵丘细胞重构胚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本研究主要研究了Ⅰ:Ionomycin+6-甲氨基嘌呤(6-DMAP)、Ⅱ:Ionomycin+放线菌酮(CHX)、Ⅲ:体积分数7%乙醇+6-DMAP、Ⅳ:体积分数7%乙醇+CHX 4种不同化学激活方法对牛胞质内卵丘细胞全细胞注射法所获得重构胚的激活及前期发育的影响。Ionomycin和7%乙醇的处理时间为5 min,6-DMAP的处理时间为4 h,CHX的处理时间为5 h。结果表明,重构胚与颗粒细胞单层细胞共培养2 d后,各组卵裂率分别为52.6%、52.8%、53.8%和54.2%,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8 d后,Ⅰ组激活的囊胚发育率(20.0%)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分别为8.5%、10.2%和6.1%;培养10 d后,Ⅰ组激活的囊胚孵化率(10.7%)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分别为2.3%、3.0%和1.8%。结果提示,4种激活方法均可以有效的激活重构胚,但Ionomycin+6-DMAP法激活重构胚的囊胚率和囊胚孵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其它3组,说明Ionomycin+6-DMAP激活法有利于牛重构胚的发育,可以获得较理想的囊胚率,是胞质内全细胞注射法克隆的理想激活方法。
王滇张春燕刘松柏杨利国
关键词:卵母细胞化学激活
保护性蛋氨酸在奶牛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蛋氨酸是奶牛氨基酸营养的重要成分,直接添加易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影响机体吸收利用。保护性蛋氨酸能够避免在瘤胃内降解,满足奶牛蛋氨酸需要,提高生产性能。作者从代谢吸收、营养功能、影响保护性蛋氨酸利用的因素及生产应用方面进行了阐述。
张春林王加启卜登攀魏宏阳董晓丽张养东周凌云赵国琦
关键词:保护性蛋氨酸奶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