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653)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相关作者:秦刚沈毅顾春燕邵建国汪徐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酸酶
  • 2篇细胞癌
  • 2篇慢性
  • 2篇精氨酸
  • 2篇精氨酸酶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2篇肝炎
  • 2篇氨酸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胆汁性肝硬化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聚糖
  • 1篇血热
  • 1篇血虚
  • 1篇亚急性
  • 1篇乙型

机构

  • 5篇南通大学
  • 2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南通市中医院
  • 1篇南通卫生高等...

作者

  • 5篇秦刚
  • 3篇邵建国
  • 3篇顾春燕
  • 3篇沈毅
  • 2篇章幼奕
  • 2篇钱铮
  • 2篇张建
  • 2篇肖锋
  • 2篇汪徐林
  • 2篇王陆军
  • 1篇邹美银
  • 1篇陈琳
  • 1篇何书
  • 1篇卞兆连
  • 1篇沈娟
  • 1篇蔡辉
  • 1篇孙艳
  • 1篇薛博瑜
  • 1篇汪美华
  • 1篇周辉娟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精氨酸酶-1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精氨酸酶-1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与肝脏转移性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肝细胞癌患者54例,其中高分化10例,中分化25例,低分化19例。另选取同期肝脏转移性癌患者25例,ICC患者20例。以3i份正常肝组织标本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肝组织中精氨酸酶-1和GPC-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结果精氨酸酶-1在肝细胞癌、肝脏转移性癌、ICC、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0%(47/54)、4.0%(1/25)、5.0%(1/20)、100.0%(31/31),其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肝细胞癌的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98,P〈0.05)。GPC-3在肝细胞癌、肝脏转移性癌、ICC、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38/54)、12.0%(3/25)、5.0%(1/20)、0(0/31),其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肝细胞癌的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98,P〈0.05)。精氨酸酶-i或GPC-3中任意-项阳性即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50/54)和86.7%(39/45)。以精氨酸酶-1和GPC-3皆阳性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8%(35/54)和100.0%(45/45)。结论 联合检测精氨酸酶-i和GPC-3在肝细胞癌诊断,以及肝细胞癌与ICC、肝脏转移性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顾春燕肖锋钱铮秦刚邵建国刘宏斌
关键词:精氨酸酶肝细胞
GetData Graph Digitizer软件在生存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在生存资料的meta分析中,个体原始资料的提取一直以来都是异常棘手却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某篇生存分析为例,介绍GetData Graph Digitizer软件(以下简称GetData软件)的基本功能及其在生存分析曲线图中获取数据的方法。
王媛媛秦刚汪徐林张建何书沈毅
关键词:META分析
精氨酸酶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精氨酸酶2(Arg-2)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113例HC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其中29例伴有癌旁异型增生结节(DN),另取12例正常肝组织。运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Arg-2蛋白在15例HCC组织、癌旁肝组织和12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rg-2在113例HCC、癌旁肝组织及DN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HCC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以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显示,Arg-2在正常肝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均不表达,在HCC组织中表达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rg-2阳性表达于肝癌细胞质内,阳性率为77.0%(87/113),其表达与HCC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Arg-2在低级别DN中无表达,在高级别DN中阳性表达率为14.3%(2/14),而在高分化HCC中阳性表达率为66.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g-2在HCC中高表达,并且与HCC组织学分级相关,其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Arg-2表达有助于鉴别高分化HCC与DN。
肖锋邵建国钱铮孙艳顾春燕
关键词: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免疫组织化学
乙型肝炎相关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相关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乙肝相关性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及187例同期住院乙肝患者(对照组)的相关资料。结果病例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γ-谷氨酰转肽酶(GGT)、HBV DNA载量、肌酐(Cr)、三酰甘油(TG)表达以及脂肪肝和肝硬化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乙肝病程长、高HBV DNA载量(≥106copies/ml)、高GGT(≥200U/L)、高TG(≥1.7mmol/L)、合并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等6项为乙肝相关性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应当控烟控酒、监测生化及病毒学指标、防治脂肪肝和肝硬化,以期减少乙肝相关性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秦刚陈智娴李虹羌韧张建汪徐林蔡辉章幼奕沈毅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糖尿病
血清Th17、IL-17与HBV相关性慢加亚急性、慢性肝衰竭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T辅助细胞17(Th17)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SACLF)、慢性肝衰竭(CLF)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HBV相关性肝衰竭4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9例、失代偿性肝硬化24例和健康对照者16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ELASA法检测外周血Th17和IL-17水平。分析其结果,并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和HBVM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Th17和IL-17对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Th17与AST、TBil、PT、IL-17呈正相关,与ALB、CHE呈负相关(P<0.05)。IL-17与TBil、PT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P<0.05)。Th17、IL-17与HBsAg呈负相关(P<0.05)。肝衰竭患者Th17表达高于失代偿性肝硬化、CHB及健康人群(P<0.01),IL-17表达水平高于CHB和健康人群(P<0.01)。死亡患者Th17表达水平高于病情好转患者(P<0.05)。将Th17>8.5%联合iMELD>47.18作为对短期内死亡的判断标准,灵敏度为61.11%,特异性为91.49%。结论 Th17和IL-17与肝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Th17表达水平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邹美银章幼奕周辉娟秦刚汪美华陈琳沈娟
关键词:肝衰竭白细胞介素17
γδT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hepatitis,EAH)小鼠模型,探讨γδ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EAH小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EAH小鼠模型,并予不同的干预措施,用ELISA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的IL-17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脏淋巴细胞亚群中IL-17的表达,根据肝脏病理组织学及血清中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观察中和抗体对EAH小鼠肝脏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肝脏IL-17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与炎症程度正相关(r=0.82,P<0.01),模型组肝脏淋巴亚群比例无明显变化,而γδT细胞中IL-17+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和IL-17组小鼠的肝脏炎症明显轻于rat Ig G对照组(P<0.01),接近空白对照组(P>0.05);γδT细胞清除组小鼠的肝脏炎症明显轻于hamster Ig G对照组(P<0.05),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EAH小鼠中升高的IL-17主要来源于γδT细胞,中和IL-17或γδT细胞均可抑制或减轻炎症,提示肝脏γδT细胞通过IL-17参与EAH致病机制。
秦刚沈毅化雨顾春燕邵建国卞兆连王陆军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模型白细胞介素-17ΓΔT细胞
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证治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中医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所致皮肤瘙痒病因有内外之分,外有风寒湿热三邪蕴结,内有血热血虚血瘀三端,中医辨治本病有以下特点:1)风从外感,易兼夹寒热湿邪;2)风从内生,肺脾肝肾脏腑失调;3)治风先治血,血热血虚血瘀皆可致痒。临床辨证分型较多,不论外感内生,多以祛风止痒为主。治疗中既要分清外风、内风、气血关系,亦需贯穿"肝脾受损、胆络失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病证相合,同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则,这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及灵活性。
陈宇锋王陆军薛博瑜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皮肤瘙痒血热血虚同病异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