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769)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茜龄余茂德李军赵爱春余亚圣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桑树
  • 4篇克隆
  • 4篇花青素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乙烯
  • 2篇荧光
  • 2篇桑椹
  • 2篇发育
  • 2篇分化
  • 2篇1-MCP
  • 2篇ANS
  • 1篇单倍体
  • 1篇蛋白
  • 1篇调节剂
  • 1篇冬芽
  • 1篇动蛋白
  • 1篇荧光蛋白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愈伤

机构

  • 10篇西南大学

作者

  • 9篇余茂德
  • 8篇李军
  • 7篇赵爱春
  • 6篇王茜龄
  • 4篇刘长英
  • 3篇李镇刚
  • 3篇余亚圣
  • 3篇吕蕊花
  • 3篇张琼予
  • 2篇金筱耘
  • 2篇鲁成
  • 1篇吴存容
  • 1篇王晓红
  • 1篇何宁佳
  • 1篇王传宏
  • 1篇祝娟娟
  • 1篇曾其伟
  • 1篇杨艳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蚕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6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桑树花青素合酶基因的克隆与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花青素合酶ANS是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本文利用同源克隆、RT-PCR从桑椹中克隆出花青素合酶(MaAN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通过染色体步移法获得的MaANS基因的5′端和3′端,获得基因全长1535bp,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包含完整CDS区域为1077bp,编码358个氨基酸,与来源于草莓、甘薯、苹果、沙梨的ANS基因同源性均达到80%以上。MaANS编码的蛋白质属于2-酮戊二酸双加氧酶家族。MaANS在进化树中的位置与草莓最近,与苹果、沙梨次之。组织表达分析表明,MaANS基因在幼叶和成熟果实中高水平表达,表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为研究桑树果色的形成原因和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张琼予李军赵爱春王茜龄金筱耘李镇刚余茂德
关键词:桑树克隆
桑树硝酸还原酶基因MaNR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以桑树栽培品种桂优62号为材料,克隆桑树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基因全长cDNA和DNA序列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桑树硝酸还原酶基因在桑树细胞脱分化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阐述硝酸还原酶在桑树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单倍体川桑(Morus notabilis Schneid)基因组数据(http://morus.swu.edu.cn/morusdb)注释的scaffold570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硝酸钾处理桑树叶片48 h后使用RNAiso Plus(TaKaRa)和改良CTAB法提取总RNA及基因组DNA,分别以cDNA和DNA为模板,用RT-PCR法克隆获得桑树NR全长cDNA和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推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以桑胚轴为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不同氮源、生长调节物质的培养基中,通过桑树胚轴离体再生过程和real-time PCR方法研究硝酸还原酶基因在离体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不同氮源、生长调节物质对NR表达的影响。【结果】克隆获得的桑树NR全长CDS序列,长2 730 bp,编码909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02.84 kD,等电点为6.76。基因组序列长5 142 bp,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具有完整的5个结构域。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序列高度保守,与川桑NR序列同源性达95%,与蔷薇科果树NR序列同源性达78%。聚类分析表明,单子叶植物聚为一组,桑树与蔷薇科果树聚为一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F992020.1和KF992021.1。NR在桑根中表达量最高,叶中表达次之,茎中表达最少;谷氨酸显著提高NR在桑叶中的表达量,GA3显著提高NR在桑茎中的表达量。桑胚轴在单一的NH4+-N培养基中,不能被诱导出愈伤组织及丛生芽,在单一的NO3--N培养基中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和丛生芽;但丛生芽继代培养在单一NH4+-N的培养基中和单一的NO3--N培养基中都可以生长。real-time PCR结果显示,NR在子叶和胚轴中的表达量�
王茜龄余亚圣杨艳李军刘长英吕蕊花余茂德
关键词:桑树硝酸还原酶细胞分化实时荧光定量PCR
桑树花青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信息学分析
花青素合成酶ANS是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本文利用同源克隆、RT-PCR从桑椹中克隆出花青素合成酶(Ma AN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通过染色体步移法获得的Ma ANS基因的5′端...
张琼予赵爱春李军李镇刚余茂德
关键词:桑树克隆
文献传递
桑树肌动蛋白MaACT3启动子的克隆及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克隆桑树肌动蛋白MaACT3的启动子。【方法】采用抑制PCR技术获得肌动蛋白的5′端侧翼序列;采用农杆菌感染成熟叶片瞬时表达检测启动子活性。【结果】获得的5′端侧翼序列含有基因的翻译起始位点、第一外显子、第一内含子和第二外显子的一部分,外显子部分与已报道的桑树肌动蛋白MaACT3序列完全相同。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在mRNA水平上也检测到表达,证实了获得的5′端序列具有启动活性。【结论】获得的桑树肌动蛋白MaACT3的启动子具有启动活性,可以应用于桑树转基因研究。
李军赵爱春王茜龄祝娟娟张琼予金筱耘李镇刚鲁成吴存容余茂德
关键词:桑树接头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
桑椹发育中花青素、叶绿素含量变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以新选育果叶兼用品系‘嘉陵40号长江1号’的桑椹为材料,测定不同发育时期桑椹的花青素和叶绿素的含量,并分析了花青素合成相关酶基因、Rubisco编码基因和脱镁叶绿酸a加氧酶基因(Pa O)的表达差异。花青素含量随着桑椹发...
刘长英赵爱春李军吕蕊花王晓红余茂德
关键词:桑椹花青素叶绿素乙烯1-MCP
文献传递
桑树MaACS和MaACO基因的鉴定和表达模式研究(英文)
内容介绍果实是高等植物重要的组织器官,其发育和成熟受到植物激素的调控。乙烯是一类重要的生长激素,广泛参与植物的整个生长周期,包括:种子萌发、实生苗生长、叶片伸展、花的开放、果实成熟衰老,以及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乙烯...
刘长英赵爱春吕蕊花李军王传宏余茂德
关键词:ETHEPHON
文献传递
桑树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英文)
内容介绍桑椹从授粉到成熟一般要经历30到40天。桑椹在发育过程中,颜色会从一开始的绿色变成红色,最后转变为黑紫色。桑椹的色素被用作食品着色剂,其果实也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目前,桑椹被广泛利用,既可被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制作...
李军赵爱春刘长英余茂德
文献传递
桑椹发育中花青素、叶绿素含量变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以新选育果叶兼用品系‘嘉陵40号’桑椹为材料,测定不同发育时期桑椹的花青素和叶绿素的含量,并分析花青素合成相关酶基因、Rubisco编码基因和脱镁叶绿酸a加氧酶基因(PaO)的表达差异。花青素含量随着桑椹发育逐渐上升,叶绿素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与花青素合成有关的酶基因随着桑椹发育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Rubisco编码基因RBCL和RBCS表达量逐渐降低,PaO1和PaO2的表达量都呈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然后再下降的表达模式。使用ABA、乙烯利和1-MCP等试剂处理桑椹,经分析在生化上ABA和乙烯利能促进花青素合成,抑制叶绿素的合成,在基因表达上能促进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抑制Rubisco编码基因的表达;1-MCP能抑制花青素的合成,并对花青素合成基因的表达也具抑制作用。
刘长英李军赵爱春王茜龄吕蕊花王晓红鲁成余茂德
关键词:桑椹花青素叶绿素乙烯1-MCP
单倍体川桑(M.notablis Schneid)愈伤组织诱导及丛生芽分化培养被引量:4
2013年
川桑(M.notabilis Schneid.)是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山区的珍稀濒危单种桑树,资源稀少,单倍体,是桑树研究的重要材料.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手段培养川桑离体再生植株,保存川桑种质资源及展开桑树的基础研究.实验内容包括了选择外植体、优化培养基成分和探讨生长调节物质对川桑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容易被污染、叶片只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以腋芽作为外植体大大降低了外植体的污染率,并且较好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和丛生芽;植物生长调节剂TDZ、6-BA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只有6-BA的培养基中没有丛生芽的发生;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2.0 mg/L+IAA0.02 mg/L+TDZ 0.1 mg/L+AgNO35.0 mg/L+蔗糖30 g/L+琼脂6.8g/L.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丛生芽诱导率为85.7%.这为后续生根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茜龄余亚圣何宁佳赵爱春曾其伟余茂德
关键词:川桑外植体愈伤组织丛生芽
利用桑树特异种质资源的冬芽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试验被引量:9
2012年
以不同类型的桑树特异种质资源的冬芽为材料,分别在含有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及添加量的培养基中培养诱导桑树再生植株,考察桑树特异种质资源利用冬芽培养再生植株的可行性,筛选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结果表明:供试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不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外植体停止生长,添加生长激素TDZ能较好地诱导和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但会抑制生长芽的再生长,而添加细胞分裂素6-BA能促进冬芽的再生,且添加3.0 mg/L 6-BA的培养基中冬芽再生率显著高于添加1.0 mg/L 6-BA的培养基;8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含3.0 mg/L 6-BA的改良培养基中培养,新疆药桑和小花叶皮桑的丛生芽诱导率最高,其冬芽的再生率均为66.7%,滇桑次之,再生率为55.5%,天目山桑和斯里兰卡的再生率分别为40.0%和25.0%;5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再生组培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个月后,只有滇桑和新疆药桑分别诱导出再生根系(诱导率为分别为20.0%、14.3%)后移栽成活。研究结果初步显示,离体组织再生培养是保存和利用天然22倍体新疆药桑、渐危种滇桑等珍稀桑树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王茜龄余亚圣李军郭彬余茂德
关键词:冬芽再生植株生长调节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