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3KYA132)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沈梅晓吕帆许哲彭梅姜珺更多>>
- 相关机构:温州医科大学迈阿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扫描深度谱域OCT测量圆锥角膜患者全角膜厚度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长扫描深度谱域OCT(UL-OCT)N4量圆锥角膜患者的全角膜三维厚度分布的重复性与再现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圆锥角膜患者10例(10眼),使用自行搭建的UL-OCT获得角膜的横断面图像.采用以角膜顶点为中心进行均等放射状B型扫描获取i维图像。通过全自动分割算法获取10mm直径范围角膜厚度分布图,并将测量结果与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进行对比。2个仪器的重复性与再现性通过重复性系数与再现性系数(CoR)、组内相关系数(ICC)和变异系数(CV)进行比较。2个仪器的一致性通过配对t检验和Bland-Ahman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于圆锥角膜患者,UL-OCT测量值的重复性系数为3.43~4.31μm,再现性系数为3.58~8.10μm。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和0.995以上。Pentacam测量值的重复性系数为8.63~14.30μm,再现性系数为14.59~19.17μm。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和0.994以上。UL-OCT系统测量的角膜厚度在中央区、旁中央区、过渡区、周围区分别为(468.9±38.6)μm、(482.5±48.6)μm、(515.5±57.0)μm、(588.0±52.5)μm。Pentacam系统测量的各区角膜厚度分别为(500.9+50.0)μm、(533.9+49.7)μm、(587.9±60.6)μm、(635.3±62.0)μm。Bland-Altman分析角膜厚度测量结果显示,2种仪器测量结果差值的95%一致性界限在中央区、旁中央区、过渡区分别为-44.49~108.59μm、-7.47~110.23μm、-13.21~131.68μm。结论在测量圆锥角膜患者全角膜厚度时,与Pentacam系统相比,UL-OCT系统具有更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UL-OCT系统与Pentacam系统得到的角膜厚度测量结果存在差异,因此2种仪器在临床应用时不可互换。
- 沈梅晓彭梅姬戎媛许哲荆树栋马庆凯吕帆姜珺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圆锥角膜角膜厚度
- 超高分辨率OCT角膜上皮厚度自动测量的重复性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基于自动分层算法的超高分辨率谱域OCT(UHR-OCT)用于角膜上皮厚度测量的重复性。方法:使用自行搭建的UHR-OCT系统采集18例健康受试者(年龄23.2±0.9岁)左眼的图像,应用一种基于轴向梯度信息和最短路径的分层算法对得到的SD-OCT图像进行边界探测获取角膜上皮厚度。结果:自动与手动的上皮分层的位置有很好的相关性(P>0.05,配对t检验)。自动算法获取的6mm范围平均上皮厚度为52.1±2.1μm,范围从50.3±1.8μm到53.2±2.4μm,与手动分层之间的角膜上皮厚度差异为0.4±0.3μm。UHR-OCT自动算法重复测量上皮厚度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和可重复性系数CoR分别为0.90±0.05,1.44±0.01μm。结论:对于超高分辨率OCT,自动分层方法在角膜上皮厚度测量中有着很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徐肃仲叶欣杰许哲杨纯沈梅晓
- 关键词:角膜上皮
- 1310 nm波长谱域OCT用于睫状肌成像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测1 310 nm波长谱域OCT对人眼睫状肌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实验研究.本实验收集了3位非老视健康受检者.采用1 310 nm波长谱域OCT来测量受检者调节放松和最大调节状态下的左眼颞侧睫状肌.然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软件对OCT图像进行矫正和数据分析.实验得到的睫状体数据信息包括巩膜突后1 mm(CMT1)、2 mm (CMT2)和3 mm(CMT3)处的睫状肌厚度,睫状肌最大厚度(CMTM),巩膜突后1 mm以内的睫状肌面积(CMA1),巩膜突后1~2 mm之间的睫状肌面积(CMA2)和巩膜突后2~3 mm之间的睫状肌面积(CMA3).结果 在调节放松和最大调节状态下,1 310 nm波长谱域OCT系统均能够获得睫状肌的清晰图像.从这些图像中能够很好地分辨出睫状肌的边界,并可以顺利地进行图像的矫正和数据分析.从3位受检者的结果看,在调节放松状态下,睫状肌的最大厚度和巩膜突后1、2 mm处的厚度要比最大调节状态下薄,而巩膜突后3 mm处的睫状肌厚度要比最大调节状态下厚.在面积方面,调节放松时CMA1、CMA2要比最大调节时小,而CMA3要比最大调节时大.结论 1 310 nm波长谱域OCT的非接触性、非侵入性、实时和高分辨率成像特点可能在睫状肌测量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李明崔乐乐朱德喜沈梅晓王建华吕帆
- 关键词:睫状肌
- 应用超长扫描深度谱域OCT测量人眼角膜和巩膜弧矢高度及角巩膜缘形态
- 2014年
- 目的 使用超长扫描深度谱域OCT(UL-OCT)研究人眼的角膜和巩膜的弧矢高度和角巩膜缘的形态.方法 横断面研究.本研究共纳入40例被检者(80眼),其中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25.8±2.8)岁.UL-OCT分别拍摄被检者的双眼,应用自行编写的程序量化分析及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距离角膜中央各个位置垂直及水平子午线上的角膜及巩膜的弧矢高度,测量角巩膜缘参数并使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比较各象限参数值的差异.结果 被检者左右眼的同侧的角膜中央旁开1.5、3、5、7mm处的角膜或巩膜的弧矢高度以及角巩膜缘转折点的X、Y轴坐标和该点距离角膜中央3mm平均切向曲率的差异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水平子午线上,除X轴坐标之外,其余参数在鼻侧和颞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子午线上,所有参数在上侧和下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巩膜缘的转折点的X轴坐标在垂直子午线上较水平子午线上更靠近角膜顶点,Y轴坐标在鼻侧离角膜顶点最远.转折点距离角膜中央3 mm平均切向曲率的差异值在鼻侧最大(P<0.05),其他3个位置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右眼同侧的弧矢高度参数无明显差异.角巩膜缘在鼻侧较其他位置表现出更大的转折.
- 崔乐乐李明沈梅晓吕帆
- 超高分辨率OCT测量角膜上皮层厚度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超高分辨率OCT测量的角膜上皮层厚度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圆锥角膜患者20例(20眼)和同期健康志愿者20例(20眼).应用自行搭建的超高分辨率OCT测量所有受检者的角膜上皮层厚度,获取垂直子午线上全角膜上皮厚度平均值(MEAN)、角膜上皮下方厚度最小值(MIN)、角膜上皮下方厚度最小值/上方厚度平均值×100(EEI)、角膜上皮下方厚度最小值/上方厚度最大值×100(EEI-MAX)、以自身平均值为标准的各区域差值均方根(ESV)等5个诊断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通过受检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测量参数的诊断性能和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角膜上皮层厚度参数中正常组的MEAN、MIN、EEI、EEI-MAX 、ESV值分别为(52.52±2.64)μm、(50.05±3.38) μm、97.93±4.59、91.60±4.54、2.94±0.56.圆锥角膜组则分别为(51.33±3.78) μm、(38.86±5.45) μm 、77.13±10.59、67.45± 12.64、7.02±2.55.其中ESV值的诊断性能和诊断价值最高,其ROC曲线下面积和阳性预测值均达到最大值1.000.MIN、EEI、EEI-MAX次之,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5、0.945、0.95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00、0.900、0.950,均≥0.900.结论 圆锥角膜患者的垂直子午线上全角膜上皮层厚度在中央以及下方偏中央区域变薄,下方周边增厚.OCT角膜上皮层厚度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其中ESV值的诊断性能和诊断价值最高。
- 彭梅胡磾姬戎媛许哲姜珺沈梅晓瞿佳吕帆
- 关键词:圆锥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