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834)

作品数:7 被引量:80H指数:5
相关作者:梁丽松王贵禧王贵章马庆华祝美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桃果
  • 6篇桃果实
  • 6篇果实
  • 3篇贮藏
  • 3篇香气
  • 3篇冷害
  • 2篇低温贮藏
  • 2篇外源乙烯
  • 2篇冷藏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关系
  • 1篇乙烯
  • 1篇乙烯释放
  • 1篇生物合成
  • 1篇能量代谢
  • 1篇贮藏过程
  • 1篇转移酶
  • 1篇酰基
  • 1篇酰基转移酶
  • 1篇酯类

机构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果树研...
  • 1篇北京市建华实...

作者

  • 6篇王贵禧
  • 6篇梁丽松
  • 3篇马庆华
  • 3篇王贵章
  • 3篇祝美云
  • 2篇李杨昕
  • 2篇白欢
  • 1篇陈新
  • 1篇赵天田
  • 1篇党建磊
  • 1篇魏征

传媒

  • 2篇食品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园艺学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桃果实芳香挥发物及其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4年
香气是反映桃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已从桃果实中鉴定出100多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桃果实中芳香物质的合成受到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等内外两类因素影响,相关酶控制其生物合成过程。本文从桃果实的芳香挥发物的组成成分及对桃果实香气的贡献角度,对桃果实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和其中涉及的主要酶展开讨论,分析不同品种及成熟度、不同贮藏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等采前和采后因素对桃果实香气成分和含量的影响,就桃果实芳香代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的桃果实香气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王贵章王贵禧梁丽松马庆华
关键词:桃果实香气生物合成
桃果实冷害与能量代谢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冷害是冷敏感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在论述冷敏果实冷害产生的原因及冷害症状,以及桃果实冷害发生的可能机理的基础上,从桃果实线粒体结构的变化、ATP含量和ATP酶活性的关系以及淀粉代谢3个方面探讨了桃果实冷害与能量代谢的关系。据此建立和完善采后低温贮藏技术,为桃果实在冷藏期间以及冷藏回温后风味的保持提供保障。
白欢李岳桦魏征祝美云
关键词:冷害能量代谢
外源乙烯对冷藏桃果实香气物质合成的调控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探讨外源乙烯对冷藏过程中‘大久保’桃果实香气合成的调控,以常温贮藏桃(CK1)和0℃贮藏桃(CK2)为对照,在低温贮藏期间外源乙烯处理(T)对桃果实中芳香成分的释放及香气合成相关酶脂氧合酶(LOX)、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醇酰基转移酶(AAT)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测得的29种挥发性香气中,有19种成分的合成受到低温抑制,含量降低,在外源乙烯的诱导下除了薄荷醇外,其余18种成分含量均升高;在10种受低温诱导而含量增加的成分中,有4种同时被外源乙烯诱导,而其余6种成分则受到外源乙烯的抑制含量降低。低温阻遏薄荷醇的合成,因此只在常温条件下检测到。低温冷藏导致花香型香气酯类物质代谢发生障碍,果实品质下降;而施加外源乙烯能促进特征香气芳樟醇和γ-癸内酯的合成,抑制己醛、反-2-己烯醛和苯甲醛的释放,青草型与花香型香气比值降低,从而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改善。LOX活性受到乙烯的抑制而降低,而ADH和AAT则受乙烯的诱导活性升高,相应的6-C醛类物质在外源乙烯处理的桃果实中含量降低。
王贵章李杨昕王贵禧梁丽松马庆华
关键词:桃果实低温贮藏香气外源乙烯
桃果实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对外源乙烯的响应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为研究桃果实酯类香气的生物合成,克隆了桃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AT,并研究了外源乙烯对该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根据桃基因组测序结果,采用RACE和反转录PCR技术克隆到1个与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同源的cDNA,序列全长1 486 bp,CDS区长度为1 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命名为PpAAT2。PpAAT2蛋白属于PLN02481超级家族,含有植物转移酶基因2个高度保守结构域HXXXD和D(N)F(V)GWG。基因位于桃第5条染色体,BAC注释为1条包含1个内含子的mRNA序列转录链,CDS区有2处碱基突变,其中,555 bp处碱基由C突变为G,导致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AAT基因响应乙烯表达,0℃冷藏桃施加外源乙烯促进AAT基因表达水平;该基因在叶片、花和成熟果肉中均表达,且在叶片和花中的表达丰度比果实高,推测其在不同的生理过程中均发挥作用。
王贵章陈新赵天田梁丽松马庆华王贵禧
关键词:桃果实酯类外源乙烯
冷锻炼处理减轻低温贮藏桃果实冷害的能量代谢机理被引量:17
2012年
为探讨通过维持低温贮藏桃果实能量代谢水平而减轻冷害的有效方法,以‘大久保’桃为试材,分别以24、5、0℃贮藏为对照,研究冷锻炼处理(8℃冷锻炼5d后转入0℃冷藏,CAT)对维持冷藏及其货架期间桃果实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4℃贮藏模式下桃果实的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在贮藏过程中2~3d出现了活性高峰,之后随着果实的软化衰老而显著下降。5℃贮藏桃果实贮藏期间的H+-ATPase、Ca2+-ATPase、SDH、CCO活性和ATP含量最低,且下降速度也最快;0℃贮藏次之,而CAT贮藏可有效抑制桃果实H+-ATPase、SDH和CCO活性的下降,保持较高的ATP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货架期期间H+-ATPase、Ca2+-ATPase、SDH、CCO活性和ATP含量均降低,但CAT处理明显高于5、0℃冷藏处理。这表明冷锻炼处理可通过调节线粒体呼吸代谢酶活性,维持果实较高的能量水平,有利于减轻果实冷害的发生并延长贮藏期。
祝美云白欢梁丽松王贵禧
关键词:果实贮藏ATP
‘大久保’桃常温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及其与乙烯释放的关系被引量:25
2011年
以‘大久保’桃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在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特征香气及乙烯释放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中"青草型"香气成分含量的降低对风味的影响大于"花香型"香气成分的增加对风味的影响,以"青草型"与"花香型"香气成分的比值为衡量指标,比值最低时风味最佳。乙烯释放量与醛类物质含量和"青草型"香气成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ACC氧化酶与LOX酶共同调控乙烯的合成,进而调节香气的释放,影响果实的风味。
李杨昕王贵禧梁丽松
关键词:常温贮藏香气成分
低温条件下不同品种桃果实的耐藏性差异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研究15个品种桃果实在0℃贮藏期和20℃、3d货架期下硬度、出汁率、电导率、乙烯释放量、果肉褐变指标的变化以及感官评价情况,探讨不同品种桃果实在低温下以及货架期冷害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温下贮藏,不同品种桃果实硬度、出汁率、电导率变化差异较大;油桃75号、金童7号、瑞蟠4号、京玉和华玉品种桃果实在贮藏期间果实果肉不褐变,其他品种桃果实在30d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褐变,绿化9号在贮藏初期就出现褐变现象;20℃、3d货架期后,除油桃75号和金童7号,其他品种桃果实都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硬度反弹现象;不同品种桃果实出汁率和组织相对电导率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出现乙烯释放高峰的时间也不同;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褐变严重。由此可见,不同品种桃果实对低温的敏感性不同,在货架期冷害表现差异较大。油桃75号、金童7号对低温的敏感性最低;大久保、瑞蟠3号、瑞蟠4号、晚24号、京玉、华玉、京艳和艳丰对低温较敏感;大东、绿化9号、高峰、碧霞、中华寿桃对低温最敏感,极易发生冷害。
祝美云党建磊梁丽松王贵禧
关键词:桃果实冷藏冷害货架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