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作品数:1,526 被引量:6,214H指数:27
相关作者:张田田张中启王庆武马冲路兴涛更多>>
相关机构:泰山医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6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8篇医药卫生
  • 435篇农业科学
  • 81篇轻工技术与工...
  • 73篇经济管理
  • 53篇自动化与计算...
  • 47篇理学
  • 38篇文化科学
  • 37篇生物学
  • 36篇化学工程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篇矿业工程
  • 14篇机械工程
  • 12篇建筑科学
  • 10篇天文地球
  • 9篇电气工程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电子电信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社会学
  • 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7篇细胞
  • 45篇肿瘤
  • 34篇小麦
  • 31篇栽培
  • 30篇基因
  • 29篇动脉
  • 28篇蛋白
  • 28篇樱桃
  • 28篇腺癌
  • 28篇病毒
  • 27篇梗死
  • 26篇糖尿
  • 26篇糖尿病
  • 26篇果实
  • 25篇乳腺
  • 24篇土壤
  • 24篇葡萄
  • 22篇乳腺癌
  • 21篇预后
  • 19篇色谱

机构

  • 209篇山东农业大学
  • 206篇泰山医学院
  • 151篇山东省果树研...
  • 143篇泰安市中心医...
  • 140篇泰山学院
  • 130篇泰安市农业科...
  • 85篇泰山医学院附...
  • 84篇山东科技大学
  • 70篇山东第一医科...
  • 55篇泰安市中医医...
  • 47篇山东第一医科...
  • 34篇泰安市肿瘤防...
  • 28篇山东宝来利来...
  • 24篇山东大学
  • 23篇泰安市泰山林...
  • 22篇泰安市疾病预...
  • 19篇泰安市妇幼保...
  • 17篇山东医药技师...
  • 17篇泰安市第一人...
  • 16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30篇张田田
  • 28篇王庆武
  • 27篇马冲
  • 25篇谷巍
  • 25篇路兴涛
  • 23篇吴翠霞
  • 22篇李勃
  • 22篇张勇
  • 20篇王少敏
  • 19篇吴澎
  • 19篇魏树伟
  • 19篇谢全喜
  • 18篇张中启
  • 18篇孙瑞红
  • 18篇安秀荣
  • 17篇李秀杰
  • 17篇张颜波
  • 16篇朱国梁
  • 14篇夏光利
  • 14篇毕军

传媒

  • 83篇泰山医学院学...
  • 73篇山东农业科学
  • 43篇落叶果树
  • 23篇山东第一医科...
  • 18篇泰山学院学报
  • 18篇社区医学杂志
  • 17篇山东农业大学...
  • 17篇山东林业科技
  • 16篇食用菌
  • 14篇中华临床医师...
  • 14篇农学学报
  • 13篇安徽农业科学
  • 1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1篇山东医药
  • 10篇中国酿造
  • 10篇中国矫形外科...
  • 10篇中国农学通报
  • 10篇中国病原生物...
  • 10篇中国医学创新
  • 9篇山东化工

年份

  • 28篇2023
  • 68篇2022
  • 111篇2021
  • 126篇2020
  • 136篇2019
  • 148篇2018
  • 140篇2017
  • 153篇2016
  • 122篇2015
  • 112篇2014
  • 82篇2013
  • 94篇2012
  • 65篇2011
  • 35篇2010
  • 28篇2009
  • 15篇2008
  • 1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5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3份山东地方梨种质资源对枝干轮纹病、腐烂病的抗性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人工接种病菌方法,研究了43份山东地方梨种质资源对枝干轮纹病、腐烂病的抗性。结果表明,金秋、毛杜梨、秋白梨表现高度抗轮纹病;伏梨、苹果梨、明杜梨、雪花梨高抗腐烂病。综合鉴评认为,毛杜梨、金秋、秋白梨对枝干轮纹病和腐烂病均具有较好抗性。
魏树伟张勇王少敏
关键词:种质资源病害抗性
维生素C对左旋多巴致自由基系统动态平衡损害的保护作用
2008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维生素C对左旋多巴(L-DOPA)致胶质细胞培养液中自由基系统动态平衡损害的保护作用,防治L-DOPA加速帕金森病进展。方法在含有胶质细胞的中脑培养液中,加入L-DOPA(100μmol/L)、维生素C(200μmol/L)+L-DOPA(100μmol/L),分别在24、48和72h时间点取标本,设空白对照组,测定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L-DOPA100μmol/L各个时间点GSH的含量、GSH-Px的活性、SOD的活力较维生素C+L-DOPA、对照组显著的下降(P<0.05~0.01),MDA的水平显著的升高(P<0.05~0.01);维生素C+L-DOPA组各个时间点GSH的含量、GSH-Px的活性、SOD的活力、MDA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维生素C可增强GSH、GSH-Px、SOD水平或活性,以增强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MDA的水平,维持自由基系统的动态平衡,降低L-DOPA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李汶霞张颜波孙保亮孙圣刚左磊
关键词:左旋多巴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基因治疗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转基因治疗对放射性脑损伤(RIB)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探索治疗RIB的新途径提供实验基础。方法PCR法克隆出bFGF基因片段,酶切后连接法构建bFGF.pcDNA3.1(+)质粒。分组采用直线加速器对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全脑单次25Gy照射,bFGF转基因治疗组采用侧脑室注射bFGF—pcDNA3.1(+)质粒,并设未照射组为对照。在照射前及照射后7d,20d,60d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分析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采用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2个指标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各组大鼠放射前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得分无统计学差异,bFGF治疗组、照射组和对照组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平均潜伏期和搜索策略差异有显著性(P〈0.05))。bFGF治疗组在放射后7d、20d平均逃避潜伏期[(68.42±11.35)s、(50.87±12.06)s]和搜索策略[(16.89±2.08)%、(19.98±2.14)%1明显下降,60d时潜伏期[(40.28±10.87)S]和搜索策略[(26.42±2.59)%]恢复至照射前水平,放射组60d后仍没有恢复。照射组病理检查显示海马和皮层神经元轻度变性,胞体萎缩,白质区域较对照组呈现组织结构梳松、血管周隙扩大等表现;bFGF治疗组病变程度明显较照射组轻。结论25Gy射线照射可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bFGF转基因治疗可逆转放射造成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刘运林周海红刘军肖颂华邢诒刚
关键词:放射性脑损伤学习记忆转基因治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油松古树衰老过程中的生长与生理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选取不同生长状况的泰山油松古树以及生长健壮的幼龄和壮龄油松为研究对象,生长季结束后测量枝梢连年生长量、针叶长度、针叶粗度等形态变化指标及叶绿素含量、膜透性、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矿质元素C、N、P、K、Mg含量和脱落酸(ABA)含量等生理变化指标,以探明油松古树衰老机制,进而对古树树势进行诊断并采取适宜的复壮养护管理措施以延缓衰老。结果发现,与健壮油松相比,油松古树针叶细、短,枝梢的生长量低;光合作用能力弱,叶绿素含量低,光能利用效率下降;膜透性增大,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C、N、Mg、K元素含量升高,P元素含量无明显变化;内源激素ABA含量显著提高,造成树势的衰弱。其中濒危油松古树ABA含量最高、膜脂过氧化最严重、胞间CO2含量较高,同时其他各项指标均处于最低水平。油松形态变化指标与生理指标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叶绿素含量、膜透性、Pn、Tr、Gs、Ci、矿质元素C、N、P、K、Mg含量和ABA含量等生理变化指标可揭示衰弱及濒危古树与健壮油松间各种反应机制的差别,能够作为树势诊断的依据。
王巧王巧朱红王华田孟宪鹏曹桂萍李健
关键词:油松衰老生理
银耳、木耳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比较实验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银耳多糖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酶解法提取银耳多糖粗品,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银耳多糖的含量,并稀释成三个浓度梯度,与过氧化氢-亚铁离子-水杨酸反应体系中的羟自由基进行反应以测定羟基清除率,以黑木耳为对照。结果银耳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效果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在浓度为0.5mg/mL、1.5mg/mL、3mg/mL时其清除率分别为10.36%、18.04%、35.74%。结论银耳多糖与木耳多糖对羟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3mg/mL的银耳多糖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5.74%,木耳多糖在同等浓度范围内为52%,银耳多糖的清除率小于同浓度下黑木耳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率。
张磊徐皓孟超殷晓蕾黄超李明明宫晓婷
关键词:多糖羟自由基清除率
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评估指标的构建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构建科学、有效的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管理指标体系,为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管理提供评价依据。方法:运用文献分析、Delphi法、优序图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吞吲障碍患者进食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遴选16例专家,通过两轮Delphi法专家咨询筛选和论证,确立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评估指标,采用优序图法赋予指标权重。结果: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98%、100%;权威程度均值为0.92;协调系数分别为0.338、0.672;专家咨询调查信度分析,α值分别为:0.949、0.973;各项目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9~1.0,各项目的CVI为0.93。最终确立了由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25项,共3个层次构成的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结论:该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科学、客观,专家意见代表性较好,二轮咨询所选专家数量适宜,专家积极性高,具有权威性,专家意见一致性和协调性较好,指标体系的可信度较高,可用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管理的评价。
孙铮张敏郝艳青柳韦华
关键词:吞咽障碍安全管理
汶河莎草的生药学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产于汶河流域的莎草从性状、显微鉴定和化学成分分析方面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形态分类学、显微鉴定技术描述莎草各部位的特征,利用化学方法和GC-MS技术对地上部分和根茎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总结了莎草根茎、茎、叶的横切面显微特征,确定了地上部分的主要成分、根茎挥发油的成分和相对含量。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莎草的生药鉴定和道地药材的开发提供参考。
李松涛车勇戚秀萍孔青范令刚于晓杨佃志毕胜
关键词:显微鉴别化学成分香附
果品冷凉库库温波动原因分析及控制被引量:1
2009年
果品冷凉库库温波动,特别是大幅度波动,严重影响了中长期贮藏的果品保鲜质量。该文采用自行设计的简易方法对温控仪表的温度漂移和库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温控仪表的温度漂移是库温发生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原因。根据检测结果,通过对温控仪表电路进行改进,使温控仪表的温度漂移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了库温误差。温控仪表温漂误差幅度由3.5℃下降到0.3℃,库温波动幅度由5.3℃下降到1.4℃。温控仪表漂移误差得到有效控制,对提高果品贮藏保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张道辉刘庆忠魏海蓉周广芳沈广宁
关键词:温度测量改进电路冷库温度漂移
老年全髋置换围术期三种血液管理方式的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老年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手术期三种不同血液管理方式的作用效果。[方法]2018年8月—2021年10月,65岁以上拟行单侧THA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常规组20例,应用氨甲环酸;富氢组20例,应用氨甲环酸联合富氢水;联合组20例,应用氨甲环酸联合富氢水及铁剂。分析临床结果和检验学指标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各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隐性失血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联合组输血例数显著少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联合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ROM和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术前三组CRP、IL-6、Hb及H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三组间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IL-6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术后3~7 d,联合组的CRP和IL-6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术后1~7d,联合组的Hb和Hct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对比发现,各临床结果与检验学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氨甲环酸联合富氢水及铁剂能有效缓解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THA围术期炎性反应,减少围术期失血量,促进Hb及Hct的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
陈印忠郭威郭秀程贾庆卫李华德李明辛配成郭其勇
关键词:氨甲环酸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铁剂
不同除草剂对恶性杂草刺儿菜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明确麦草畏、苯磺隆、滴·氨氯等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对恶性杂草刺儿菜的防除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茎叶喷雾法测定了18种除草剂对刺儿菜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施药后30天,26%滴·氨氯水剂和48%麦草畏水剂对刺儿菜的株数和鲜重防效最高,分别为71.19%、70.69%和91.63%、88.67%;其次为10%乙羧氟草醚乳油和41%草甘膦水剂,株数防效分别为64.88%和63.15%,鲜重防效均为84.69%。其余药剂对刺儿菜的株数和鲜重防效差,防效在60%以下。20%百草枯水剂、25%辛酰溴苯氰乳油和24%乳氟禾草灵乳油处理区药后15天防除刺儿菜效果较好,但药后30天刺儿菜复生现象明显,防除效果明显降低。
路兴涛张勇张成玲张田田马士仲
关键词:刺儿菜防效除草剂
共1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