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488)
-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清明王飞菲刘树海郑梦梦刘鑫刚更多>>
- 相关机构:青岛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两种除草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及氧化胁迫效应被引量:11
- 2014年
- 为评价两种常用除草剂草甘膦和精喹禾灵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采用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两种除草剂的急性毒性效应。并通过人工土壤染毒法研究了两种除草剂对蚯蚓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滤纸法染毒48 h,草甘膦和精喹禾灵对蚯蚓为低毒级,其LC50值分别为546.4和638.7μg·cm-2;人工土壤法染毒14 d,草甘膦和精喹禾灵对蚯蚓的LC50值分别为321.4和392.3 mg·kg-1,属低毒级。氧化胁迫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草甘膦(≤4 mg·kg-1)和精喹禾灵(≤10 mg·kg-1)对蚯蚓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而40和80 mg·kg-1草甘膦在暴露7 d内对SOD、CAT和POD活性影响显著,表现为SOD活性显著提高,CAT和POD活性分别呈现降低-提高和提高-降低的变化趋势。暴露7 d内,100 mg·kg-1精喹禾灵对蚯蚓SOD活性表现为先刺激后抑制的变化趋势,CAT和POD活性显著提高。和对照相比,草甘膦污染土壤中蚯蚓体内MDA含量变化不显著,而高浓度精喹禾灵(100 mg·kg-1)污染土壤中,第7和14天时蚯蚓体内MDA含量显著提高。暴露14 d后,草甘膦和精喹禾灵对蚯蚓的氧化胁迫基本消失,说明供试浓度范围内草甘膦和精喹禾灵不会对蚯蚓造成严重的氧化损伤。与急性毒性结果相比,氧化胁迫效应更为敏感,可作为该两种除草剂对土壤生态影响早期预警中的生物标志物。
- 王飞菲郑梦梦刘树海张清明
- 关键词:草甘膦精喹禾灵赤子爱胜蚓急性毒性抗氧化酶
- 盐胁迫下吡虫啉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应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4μg/g)吡虫啉对细菌数量有刺激作用,中浓度(2.0μg/g)和高浓度(10.0μg/g)吡虫啉对细菌数量的影响表现为刺激—抑制作用;添加盐时,吡虫啉对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中、高浓度处理组的细菌数量在后期恢复至对照水平。吡虫啉对放线菌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土壤中放线菌数量越少;添加盐时,吡虫啉对放线菌生长有促进作用,后期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整个实验周期内,两种情况下吡虫啉对土壤真菌影响较小。吡虫啉仅在21d时对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且与浓度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添加盐时,高浓度吡虫啉在整个实验周期内均能刺激碱性磷酸酶活性。低浓度和中浓度吡虫啉对土壤中脲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高浓度吡虫啉在21d和28d时对土壤中脲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添加盐时,吡虫啉对土壤中脲酶活性影响变小,仅在14d时对脲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低浓度吡虫啉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中、高浓度处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添加盐时,吡虫啉对β—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消失,反而在14d时对其有短暂的激活作用。以上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吡虫啉(0~10.0μg/g)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会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回复至对照水平。此结果可为盐胁迫下合理使用吡虫啉提供科学依据。
- 张清明冯瑞芝张保华刘鑫刚王智
- 关键词:盐胁迫吡虫啉微生物数量土壤酶
- 氟磺胺草醚降解菌BX3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减轻氟磺胺草醚对土壤的污染问题,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山东某农药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到1株具有高效降解氟磺胺草醚能力的细菌,命名为BX3。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BX3为微嗜酸寡氧单胞菌。同时对菌株BX3的生长特性及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降解氟磺胺草醚的最适条件为:氟磺胺草醚质量浓度为100 mg/L,培养温度为30℃,pH值6~7。在最适条件下,菌株BX3具有较强的降解氟磺胺草醚的能力,培养5 d后对氟磺胺草醚的降解率达到80%以上。可为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适宜的菌种资源。
- 张清明
- 关键词:氟磺胺草醚降解菌降解特性
- 苯醚甲环唑对温室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为了解温室环境下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温室大棚中研究了0.5,2.5,5.0mg/kg 3个浓度苯醚甲环唑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温室环境中苯醚甲环唑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影响较小,仅2.5,5.0mg/kg苯醚甲环唑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短暂的抑制或刺激作用,苯醚甲环唑对土壤真菌数量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持续较长,呈现出毒害效应;苯醚甲环唑对温室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表现出低浓度刺激、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对土壤脲酶活性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蔗糖酶活性表现出刺激作用,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表现出刺激-抑制-恢复对照水平的效应。随着时间的延长,4种土壤酶活性逐渐恢复,到第28d时都趋于对照组水平。该研究结果可为棚室环境下苯醚甲环唑对土壤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及科学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 王飞菲赵恒科张剑峰张清明
- 关键词:苯醚甲环唑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温室环境
- 螺螨酯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的毒性效应被引量:2
- 2015年
- 为明确螺螨酯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经1.0、5.0和10.0 mg/kg 3个浓度螺螨酯处理后供试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浓度螺螨酯对细菌数量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而螺螨酯对土壤真菌数量有刺激作用,其中低浓度(1.0 mg/kg)处理对真菌刺激作用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浓度螺螨酯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有减弱趋势。螺螨酯对土壤脲酶、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升高而增强;脱氢酶活性对螺螨酯表现为刺激-抑制-逐渐恢复的变化趋势;低浓度(1.0 mg/kg)螺螨酯处理14 d后,4种土壤酶活性均可恢复至对照水平,而中浓度(5.0 mg/kg)和高浓度(10.0 mg/kg)螺螨酯处理土壤酶活性恢复则需较长时间。该研究结果可为螺螨酯对土壤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 张霞赵海燕谢峰袁旭杰王飞菲张清明
- 关键词:螺螨酯土壤微生物微生物数量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