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2A610079)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黄海波束学道杨波张挺王昌亮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楔横轧
  • 3篇横轧
  • 2篇楔横轧模具
  • 1篇形面
  • 1篇条纹
  • 1篇偏转
  • 1篇偏转角
  • 1篇磨损
  • 1篇磨损量
  • 1篇耐磨
  • 1篇耐磨性
  • 1篇耐磨性研究
  • 1篇空心车轴
  • 1篇宽角
  • 1篇仿生
  • 1篇仿生非光滑
  • 1篇车轴

机构

  • 4篇宁波大学

作者

  • 4篇黄海波
  • 3篇束学道
  • 2篇杨波
  • 1篇王昌亮
  • 1篇张挺

传媒

  • 2篇热加工工艺
  • 1篇轻工机械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仿生非光滑条纹楔横轧模具耐磨性研究
2015年
将模具和坯料均设置为弹塑性体,建立了条纹形仿生非光滑楔横轧模具的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楔横轧模具进行了耐磨性研究。得到了轧制过程中仿生模具表面的磨损、应力、应变和实时温度的分布情况,并与光滑模具的对应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仿生模具磨损主要集中在楔面上,尤其在型面交界的棱边上最为严重。仿生模具的耐磨性优于光滑模具,但模具表面应力和应变值比光滑模具大。研究结果对提高楔横轧模具的寿命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樊宾宾黄海波束学道
关键词:楔横轧耐磨性
楔横轧多楔轧制大型空心车轴的偏转角算法被引量:1
2014年
轨道车辆用空心车轴是以空心、轴向距离超长为特点的大型轴类件。确定各楔偏转角是实现使用楔横轧多楔同步轧制大型空心车轴工艺的关键。建立了楔横轧多楔同步轧制空心车轴的偏转角数学模型,给出了多楔同步轧制空心轴各楔偏转角的一般计算公式,提出了名义展宽角和实际展宽角的概念,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轧制火车RD2空心车轴长轴段为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验证,轧件质量较好。结果表明,外楔的实际展宽量比理论展宽量小,空心件偏转角并不能利用实心件偏转角计算公式进行简单体积代换得到。为选取多楔同步轧制成形空心车轴各楔的偏转角提供了一种方法,并可以作为多楔模具设计的参考依据。
黄海波张挺束学道
关键词:空心车轴偏转角
轧制过程中楔横轧模具表面力学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楔横轧过程中模具的表面力学行为对其磨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决定模具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了楔横轧的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模具表面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楔面交界的棱线处应力较高,在楔入段尾端及展宽段与精整段的过渡处存在两个峰值。在轧制的前段和后段,径向应力和剪切应力分别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为提高楔横轧模具的寿命提供了参考依据。
杨波黄海波束学道
关键词:楔横轧
交界棱线磨损量的模拟与预测
2013年
基于Archard磨损计算模型,对交界形面的磨损现象进行了滑动摩擦磨损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设计的交界形面试件上磨损严重区域都发生在倒角圆弧面的棱线上,且试件转动10圈后,随着试件直径D的增大,磨损区域减小,试件倒角圆弧面上节点连成的棱线上磨损量的最大值和平均值也减小;磨损量最大值和磨损量平均值与转动圈数成非线性关系,且随着转动圈数的增大,磨损量最大值和磨损量平均值增速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这与磨损过程的磨合阶段和稳定磨损阶段类似,说明模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利用模拟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试件失效前某一次转动后试件棱线上磨损量最大值和平均值的计算公式。
王昌亮黄海波杨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