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840011)

作品数:9 被引量:98H指数:6
相关作者:侯静陈会昌陈欣银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西安大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信度
  • 3篇高中生
  • 2篇行为抑制性
  • 2篇情感
  • 2篇儿童
  • 1篇大学生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测量
  • 1篇心理测量学研...
  • 1篇心理评估
  • 1篇信效度
  • 1篇信效度检验
  • 1篇依恋理论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社会网络理论
  • 1篇社会支持
  • 1篇岁时
  • 1篇情感关系
  • 1篇中文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西安大略大学

作者

  • 9篇侯静
  • 2篇陈欣银
  • 2篇陈会昌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心理学报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儿童2~7岁行为抑制性发展对7岁时问题行为、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被引量:8
2009年
本研究采用陌生实验室的录像观察考察了中国2-7岁儿童行为抑制性的发展,并且采用教师评价量表报告了儿童7岁时的学校适应,采用父母填写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来测查儿童7岁时的问题行为,从而考察了儿童2—7岁的行为抑制性对其7岁时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儿童2岁时,共有208名儿童参加了这项追踪研究,4岁时,由于被试拒绝参加、搬家或失约,共有176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的录像观察。7岁时,共有124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实验和学校教师的评价,并且父母对7岁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了报告。同时参加2、4、7岁研究的儿童为66人,其中男孩为28人,女孩38人。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表朋:儿童2岁时的抑制性水平越高,7岁时的学习问题越少;儿童4岁时的抑制性水平越高,7岁时的攻击行为越少,挫折耐受力、任务定向能力越强,但同时抑郁问题也越多。而7岁时的抑制性可以边缘显著地预测儿童7岁时母亲所报告的退缩问题,即7岁时抑制性水平越高,母亲所报告的退缩问题越多。而且,本研究还发现女孩7岁的抑制性水平越高,任务定向能力和果断的社交技能越差。男孩2岁的抑制水平越高,任务定向能力越强;男孩7岁时抑制水平越高,攻击行为越多。
侯静陈会昌陈欣银
关键词:行为抑制性儿童
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的编制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编制适合测量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的量表。方法在查阅文献和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鉴别度、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题目,并检验了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包括7个因子:学习适应、师生关系适应、集体适应、同学关系适应、自主性、生活适应和学校环境适应,这7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47.540%;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7个因子的模型拟合良好(χ2/df=2.959,REMA=0.048,TLI=0.851,CFI=0.863,GFI=0.844),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全部题目以及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分别为0.926、0.880、0.886、0.889、0.717、0.762、0.701、0.645,该量表全部题目的再测信度为0.854。效标关联效度的分析表明,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与幸福感指数量表呈显著正相关(r=0.615,P<0.01)。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提出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包括7个方面的适应:学习适应、师生关系适应、集体适应、同学关系适应、自主性、生活适应和学校环境适应,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于评定我国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侯静
关键词:大学生量表信度心理评估
学校适应的界定和测量的综述被引量:24
2012年
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学校适应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采取了学校态度、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情绪适应、行为问题、班级参与等指标对学校适应进行测量,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一系列学校适应的研究工具。文章通过对学校适应的界定、测量指标和工具进行了系统介绍和评价,为学校适应的研究者选择恰当的研究工具,并且为提出更有效的测量工具提供借鉴。
侯静
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的编制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编制高中生学校适应问卷并测定其信效度。方法:本研究以951名高中生为被试,对本研究编制的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进行了项目分析、鉴别度以及信度和效度的分析。结果:高中生学校适应问卷的维度包括学习适应、师生关系亲密性、师生关系冲突性、同伴关系适应、情绪适应、集体活动适应和学校态度7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所提取的7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同时,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和信度。结论: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于评定我国高中生的学校适应。
侯静
关键词:高中生信度
儿童2~7岁行为抑制性的发展被引量:9
2008年
采用实验室录像观察对中国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的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2岁、4岁、7岁)。儿童2岁时,有124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观察。儿童4岁时,由于搬迁、退出或失约,有103名儿童参加。儿童7岁时由于以上原因有100名儿童参加实验室观察。在2岁、4岁、7岁至少参加一次观察的儿童有113名,而在三个时间点都参加观察的儿童有89名。我们对儿童2~7岁行为抑制性整体发展的稳定性以及行为抑制性和非抑制性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儿童从2岁到7岁的行为抑制性的整体发展稳定性较低。从2岁到7岁,行为抑制性-非抑制倾向比较稳定的儿童共28人,占总人数的31.5%。而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不稳定的儿童为61人,占总人数的68.5%。随着年龄增长,本研究中的儿童的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倾向有向中间型趋中的趋势。从2岁到7岁,行为抑制性的发展变化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侯静陈会昌陈欣银
北京市部分高中生学校适应现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高中生的学校适应状况,为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高中学校适应量表,对北京市3所重点高中和2所非重点高中共951名高中生的学校适应现状进行调查。结果高中生学校适应整体呈正态分布,学校适应各维度中以集体适应最好,为(4.279±0.653)分;学习适应最差,为(3.600±0.622)分。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别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88,19.445,11.145,P值均<0.05)。重点高中的学生学校适应、学习适应、师生亲密性、师生冲突和学校态度得分均高于非重点高中的学生(P值均<0.05)。高三学生的学校适应最好,高二学生最差。高中女生的学校适应及学习适应、师生冲突、情绪适应和同伴关系得分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结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和性别高中生的学校适应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高中生的学校适应水平。
侯静
关键词:精神卫生
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进展被引量:10
2008年
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为了其生存、健康和安全,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重要的两大类社会关系理论——依恋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观点、测量方法及其发展过程。其中社会网络理论介绍了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社会网络矩阵观点、护卫模型理论、情感关系模型理论。最后对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侯静
关键词:依恋理论
情感关系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考察情感关系量表(ARS)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1185名年龄在13-22岁的青少年为被试,分析了ARS中文版主要的信度和效度指标。结果:ARS中文版针对母亲、父亲、同性朋友、异性朋友这四个重要他人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9、0.92、0.91、0.95;再测信度为分别为0.83、0.81、0.75、0.79;验证性因素表明数据与测量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对于母亲、父亲、同性朋友、异性朋友,ARS中文版的效标关联效度分别是0.36(P<0.01)、0.39(P<0.01)、0.37(P<0.01)、0.35(P<0.01)。结论:ARS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评定青少年的情感关系。
侯静
关键词:情感关系心理测量学研究信度
高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考察高中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学校适应状况以及高中生社会支持对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方法以816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情感关系量表考察高中生的社会支持特点,采用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考察其学校适应状况。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高中生寻求重要他人的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性别主效应(F(1,806)=17.063,P<0.001),事后均值比较发现,高中女生寻求母亲、父亲和同性朋友的社会支持显著多于高中男生(P<0.001),高中男生寻求异性朋友的支持显著多于高中女生(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高中男生和女生的4个重要他人的主效应都显著(F(3,984)=20.268,P<0.001,F(3,1434)=128.664,P<0.001),事后成对比较发现,高中生寻求同性朋友的社会支持显著多于寻求父母支持和异性朋友支持(P<0.05),高三学生比高一、高二更多寻求父母的社会支持(P<0.05)。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重点中学高中生学校适应总体水平(t=2.099,P<0.05)、学习适应(t=2.227,P<0.05)、学校态度(t=5.947,P<0.001)、师生关系(t=3.951,P<0.001)显著好于普通中学高中生,普通中学高中生比重点中学高中生同伴关系更好(t=2.444,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事后多重比较表明,高三学生的学校适应最好,高二的学校适应最差(P<0.05)。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高中女生学校适应显著好于男生(t=3.25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高中生的父亲支持(β=0.226,t=5.288,P<0.001)、同性朋友支持(β=0.204,t=5.471,P<0.001)、母亲支持越多(β=0.109,t=2.508,P<0.05),高中生的学校适应越好。结论同性朋友是高中生最重要的他人;高中女生寻求父母和同性朋友的社会支持显著多于高中男生,高三学生寻求父母的支持显著多于高一、高二学生;重点中学高中生学校适应总体水平显著好于普通中学,而普通高中学生的同伴关系比重点高中学生好,高中女生比高中男生学校适应好,高三学�
侯静
关键词:高中生社会支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