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103023)
-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 相关作者:关瑞章郭松林黄文树李忠琴熊静更多>>
-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血红蛋白源抗菌片段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抗菌肽也称宿主防御肽,通常是指一类具有2—9个正电荷,由12—100个氨基酸组成的阳离子肽,它们由单独的基因编码,发挥着独特的抗菌作用。迄今,从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鱼类、昆虫和植物等各类生物中均分离得到抗菌肽,已鉴定或推导并登陆的抗菌肽序列有2170条(2013年2月APD:http://aps.unmc.edu/AP/about.php)。
- 张东玲关瑞章黄文树熊静
- 关键词:血红蛋白抗菌机制
- 不同方法提取鳗鲡病原菌DNA模板的差异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吸光值、琼脂糖电泳及PCR差异扩增等指标,对酚-氯仿法、水煮法、碱裂解法3种方法制备的鳗鲡病原菌DNA模板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方法提取的病原菌模板DNA的浓度、纯度及分子质量大小存在差异,但以这3种方法提取的病原菌DNA为模板,均能成功扩增到细菌16S rD-NA和外膜蛋白的保守序列.其中,酚-氯仿提取的模板DNA浓度较低、纯度较高;水煮法和碱裂解法提取的模板DNA浓度较高、纯度较低.2)电泳显示,3种方法获得的模板DNA扩增出的16S rDNA保守序列条带均一,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外膜蛋白保守序列的扩增中却因菌种和模板提取方法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 熊静关瑞章郭松林黄文树关淑芳
- 关键词:碱裂解法外膜蛋白基因
- pH和色谱柱对日本鳗鲡肝脏抗菌肽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及抗菌活性检测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能够快捷地分离纯化出单一的抗菌肽,实验采用不同pH值(离子交换流动相pH3.0、4.0、5.0;反相液相层析流动相pH 2.0、4.5、7.0)缓冲液,不同色谱柱(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柱分别与反相液相层析柱)联用对日本鳗鲡肝脏抗菌肽分离纯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琼脂板扩散法和微孔液体培养法检测抗菌活性的优缺点。结果显示:pH 4.0缓冲液为最佳离子交换流动相,蛋白提取率为16.43%,得到2个洗脱峰;反相液相层析3种pH缓冲液分离效果均不理想,凝胶过滤层析柱与反相液相层析柱联用能明显改善日本鳗鲡肝脏抗菌肽分离纯化效果,洗脱峰数量较多,峰形单一且尖锐狭窄,基线平而低。琼脂板扩散法检测抗菌活性操作简单,实验结果直观,但所需蛋白量较多,可用于蛋白粗提物抗菌活性的检测;微孔液体培养法检测抗菌活性灵敏,所需蛋白较少,可用于后期色谱分离纯化蛋白抗菌活性的检测。
- 张东玲关瑞章黄文树熊静徐继松宋宝东
- 关键词:日本鳗鲡抗菌肽PH色谱柱抗菌活性
- 循环水养殖系统培育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苗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具有气泡反冲洗型珠子过滤器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进行了苗种培育的研究。2种鳗苗的放养密度约为传统模式的8~10倍,试验期间换水量约为20%~45%。结果显示:日本鳗苗和美洲鳗苗成活率均≥96.74%,高于传统模式。投喂水丝蚓阶段,日本鳗苗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7.08±0.08)%/d和4.92±0.03,美洲鳗苗分别为(4.83±0.06)%/d和4.74±0.19。投喂配合饲料阶段,日本鳗苗分别为(2.30±0.19)%/d和1.30±0.02,美洲鳗苗分别为(1.69±0.05)%/d和1.76±0.06。研究表明,该循环水养殖系统可适用于日本鳗苗和美洲鳗苗的培育,并具有节能、减排和无药残等优点,为开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鳗鲡育苗模式提供参考。
- 徐继松关瑞章陈学豪赖晓健
- 关键词:日本鳗鲡美洲鳗鲡循环水养殖系统
- 4种中药三联用对鳗鲡致病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 2011年
- 应用超微粉碎法将虎杖、石榴皮、大黄以及五倍子4种中药进行加工处理至粒径为5~10μm后,组成4个三联用的中药复方,针对近年来从福建各地养殖场病鳗中常检测到的9株致病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抑菌最低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虎杖、石榴皮、大黄和五倍子组合的4个中药复方对9株养殖鳗鲡主要致病菌均有一定的协同抑制作用,其协同效应因子FIC范围在0.38~0.76。其中,联用效果最好的是复方1,所联用的3种中药对9株致病菌均具有显著协同抗菌效应,FIC≤0.5。每个复方的联用3种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均比单用浓度降低了79%以上,不但可大大降低用药量,而且用药成本比单用节省47%以上。
- 关瑞章李忠琴郭松林刘宏伟汪黎虹
- 关键词:鳗鲡致病菌中药
- 日本鳗鲡肝肾病原菌及其防治中药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从发病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的肝脏和肾脏分离到优势菌并命名为AJL01,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为引起日本鳗鲡肝肾病的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为2.6×103 cfu/g;通过菌体、菌落形态特征、GYZ-15EV鉴定系统和16S rDNA同源性等综合鉴定分析,确认AJL01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采用五倍子、大黄、石榴皮、虎杖、黄芩5种中药单用及其两两配伍组成的10种复方对该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单用时均可抑(杀)该菌,抑菌浓度(MIC)和杀菌浓度(MBC)相同,均为0.5~3.0 mg/mL;10种复方中6种呈现显著协同或协同作用,其中大黄+石榴皮、石榴皮+虎杖、五倍子+大黄3种复方可显著协同抑制该菌生长,FIC<0.5,MIC和MBC均不大于0.47 mg/mL.
- 韩金钢关瑞章黄文树靳恒郭松林
- 关键词:日本鳗鲡爱德华氏菌RDNA中草药
- 中药双联用复方对养殖鳗鲡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筛选单用抑菌作用较强的6种中药药材,依据棋盘法设计15种双联用复方,采用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测定各系列浓度组合的复方对养殖鳗鲡18株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5种双联用复方对18株致病菌中绝大多数菌株的抑制作用比6种中药单用的抑菌作用强,呈现协同效应(FIC≤1)的比例占85.7%,其中显著协同(FIC≤0.5)占20.4%;复方抑菌作用未发生变化(1
- 李忠琴关瑞章郭松林汪黎虹刘宏伟
- 关键词:鳗鲡致病菌
- 花鳗鲡病原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的鉴定被引量:14
- 2013年
- 首次报道了从养殖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肝脏中分离得到优势菌株AMRB6,经人工腹腔注射感染健康花鳗鲡试验,结果证实该菌有致病作用,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3.2×107CFU/mL.结合菌体形态特征、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以及16S rRNA序列扩增结果,表明该菌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30种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14种药物高度敏感.
- 杨方园关瑞章李忠琴于海振李秋云
- 关键词:花鳗鲡药敏试验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