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作品数:310 被引量:1,619H指数:17
相关作者:刘腾飞杨代凤董明辉陈培峰黄卫宁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8篇农业科学
  • 5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4篇医药卫生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生物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2篇建筑科学
  • 9篇理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电子电信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7篇栽培
  • 18篇栽培技术
  • 14篇污染
  • 11篇夜蛾
  • 11篇印花
  • 11篇斜纹夜蛾
  • 10篇粳稻
  • 9篇织物
  • 9篇食品
  • 7篇多角体
  • 7篇选育
  • 7篇移印
  • 7篇填埋
  • 7篇鸢尾
  • 7篇路易斯安那
  • 6篇多角体病毒
  • 6篇源性
  • 6篇克隆
  • 5篇树脂
  • 4篇印刷

机构

  • 68篇苏州大学
  • 39篇江苏太湖地区...
  • 23篇江南大学
  • 21篇苏州科技学院
  • 20篇苏州农业职业...
  • 16篇苏州经贸职业...
  • 16篇苏州市农业科...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1篇苏州市职业大...
  • 9篇浙江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江苏大学
  • 8篇苏州市蔬菜研...
  • 7篇常熟理工学院
  • 7篇苏州市立医院
  • 6篇江苏省农业科...
  • 6篇扬州大学
  • 6篇苏州科技大学
  • 6篇苏州市疾病预...
  • 6篇张家港市疾病...

作者

  • 23篇杨代凤
  • 23篇刘腾飞
  • 18篇董明辉
  • 13篇陈培峰
  • 12篇黄卫宁
  • 12篇乔中英
  • 10篇陈国强
  • 9篇朱勇良
  • 9篇朱江
  • 9篇顾俊荣
  • 8篇浦冠勤
  • 8篇黄萌
  • 8篇李海波
  • 8篇李红
  • 8篇张国芹
  • 7篇朱旭东
  • 7篇田松青
  • 7篇邢铁玲
  • 7篇陈云敏
  • 7篇毛健

传媒

  • 17篇安徽农业科学
  • 11篇食品科学
  • 8篇印染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现代农业科技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环境与可持续...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中国蚕业
  • 5篇长江蔬菜
  • 5篇食品安全质量...
  • 4篇海洋科学
  • 4篇江苏农业学报
  • 4篇纺织学报
  • 4篇工业水处理
  • 4篇包装工程
  • 4篇中国蔬菜
  • 4篇园艺学报
  • 4篇上海蔬菜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33篇2017
  • 53篇2016
  • 55篇2015
  • 44篇2014
  • 48篇2013
  • 38篇2012
  • 15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9
3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江鲈肌肉营养成分测定及营养价值评价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为松江鲈鱼的人工养殖和产品开发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用秦皇岛渤海湾的野生松江鲈鱼为试验样品,对其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松江鲈的蛋白质含量为17.72%,脂肪含量为1.24%,灰分含量为1.22%。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52.2%,含丰富的EPA和DHA,EPA+DHA占脂肪酸总量的23.2%。鱼肉中含17种氨基酸(色氨酸被水解未测出),其中含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氧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9.21%,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72%,氨基酸指数77.18。根据AAS和CS,松江鲈的第1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第2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结论]与其他淡水鱼类相比,松江鲈鱼肌肉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氨基酸组成合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非常值得开发利用的淡水鱼类资源。
丁建英黄晓琳徐建荣陈义勇
关键词:松江鲈鱼脂肪酸营养价值
壬基酚对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吸附镉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考察壬基酚(NP)对一株从重金属污染场地筛选出的铜绿假单胞菌X吸附镉(Cd)的影响,在NP浓度分别为0、1.0、10.0mg/L条件下,通过优化吸附条件,研究X菌的Cd^(2+)吸附效果.结果表明,NP与Cd^(2+)共存时,在Cd^(2+)初始浓度为1.0mg/L的溶液中,菌体的最佳投菌量和pH值为1.0g/L和7.0,吸附2h,吸附率可达90.0%左右.失活菌与活菌的吸附结果表明失活菌的吸附能力较活菌强.NP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P对菌株吸附Cd^(2+)的抑制作用较小,高浓度NP时抑制作用较大.通过分析X菌处理单一Cd^(2+)及Cd^(2+)-NP复合污染后的红外光谱图可知,菌体表面的羟基O—H键、酰胺C—N键和N—H键和氨基均参与吸附反应,并且高浓度NP对菌体表面基团活性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其对Cd^(2+)的吸附.
魏蓝朱月芳史广宇何理陈昱施维林
关键词:壬基酚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网格搜索定位被引量:4
2013年
节点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之一;首先,根据信号传播模型-对数正态阴影衰落模型,确定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最大似然目标函数。因为无法通过求导的方法求出目标方程的解析解,所以这里采用网格搜索的方法,来确定节点的最优坐标;在考虑如何进行网格搜索时,借鉴图像压缩算法中的三步搜索算法、共轭搜索算法等,来确定待测试点的坐标;当待测坐标中使目标函数值达到最大时,该点即为未知节点的最优坐标;本文仿真了上述算法,与现有的一些定位算法相比:复杂度低,无需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精度有了10%左右的提高。
陈杰何磊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大似然准则
类芋螺毒素基因的克隆及其斜纹夜蛾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2011年
设计一对特异性的引物,以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基因组为模板,经PCR克隆出类芋螺毒素基因(ctx-like gene)作为重组病毒的外源基因,并在具有强毒力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株(SpltMNPVⅡ)的基础上,利用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同源重组臂DNA序列,构建了含有多角体基因启动子启动的类芋螺毒素基因和p10基因启动子启动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重组转移载体psk-△egt-Pph-ctx-Pp10-egfp,为进一步研制高效重组SpltMNPV生物杀虫剂奠定了基础。
孙兴鲁汤欣欣朱江王文兵史全良浦冠勤
关键词:芋螺毒素斜纹夜蛾生物杀虫剂
生物炭携载纳米零价铁对溶液中Cr(Ⅵ)的去除被引量:19
2016年
利用液相还原法,使生物炭携载纳米零价铁,可以有效解决纳米零价铁在水处理应用中自身团聚问题,从而提高Cr(Ⅵ)的去除效率。研究发现:在添加相同剂量纳米的条件下,当炭铁质量比为5∶1时,生物炭携载纳米零价铁对溶液中Cr(Ⅵ)的去除率可达到96.8%,比纯纳米零价铁去除Cr(Ⅵ)的效率高35.9%;TEM和BET分析表明,生物炭携载纳米零价铁比纯纳米零价铁有更好的分散性和更高的比表面积,这是其去除Cr(Ⅵ)效果更好的主要原因;当溶液中Cr(Ⅵ)的反应初始浓度从25 mg/L提升至125 mg/L时,表观速率常数kobs从0.104 1 min^(-1)降低至0.023 5 min^(-1),说明反应速率随着Cr(Ⅵ)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当反应溶液初始p H在4.5~8.5之间时,携载纳米零价铁的生物炭对溶液中Cr(Ⅵ)的去除率均达到92.1%以上,表明生物炭携载纳米零价铁具有较广的p H适应范围,且对Cr(Ⅵ)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薛嵩钱林波晏井春高卫国陈梦舫曹志强施维林
关键词:生物炭纳米零价铁
优质水稻新组合常优312的选育报告被引量:4
2015年
常优312是用优质不育系常132A与恢复系CR-312配组育成的粳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米质优(口感好有香味)、产量高、抗性好。介绍常优312的选育过程,总结其栽培技术、制种技术,以为常优312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王雪刚端木银熙季向东赵品恒李标王小虎钟卫国俞良
关键词:水稻选育栽培技术
地区性食源性疾病病例实时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开发区域性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并实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实时监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调查分析各医院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流程找出共性点。开发多客户端的B/S结构的区域性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并提供接口等解决方案在3类医院中应用。结果食源性疾病监测可分为病例信息采集、粪便标本采集检验和现场流调3个阶段,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可分为2种模式和3个环节。完成3种客户端口的区域性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开发,为医院提供软件接口等对接解决方案,实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实时监测。医院实际应用中效果明显。结论区域性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和提供的接口等解决方案能有效提高监测工作效率与质量。
丁翀盛发林朱杰滕臣刚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sIL-2R和IL-6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测定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健康人群sIL-2R和IL-6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的33例结核性胸膜炎、25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同期体检的43例健康人群资料。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ELISA)测定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非结核性胸膜炎和健康人群血清和胸腔积液上述指标的表达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血清中sIL-2R和IL-6水平分别为924(67,1 416)U/ml和12.0(5.5,31.0)pg/ml,较健康人群组469(346,587)U/ml和1.5(0.9,2.2)pg/ml明显升高(P<0.001),较非结核性胸膜炎组587(472,677)U/ml和2.2(1.8,3.4)pg/ml亦明显升高(P<0.001)。此外,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胸腔积液中sIL-2R和IL-6水平分别为5 194(4 159,5 860)U/ml和12.6(10.6,14.3)pg/ml,较非结核性胸膜炎组3 000(2 749,3 550)U/ml和10.0(7.9,12.4)均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sIL-2R和IL-6升高较为明显,提示sIL-2R和IL-6水平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作用。
陈英陈兴年叶志坚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6
实时荧光PCR快速筛选食品中鸭源性成分被引量:12
2013年
基于鸭线粒体细胞色素Cyt b基因建立了肉制品中的鸭源性成分检测的real-time PCR方法,并对模拟样本和市售样本进行了检测分析,检出限低至1%,适用于实验室的鸭源性成分的鉴定分析。
金萍丁洪流李培陈英傅春玲
关键词:实时荧光PCR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无创产前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假阴性两例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对2例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结果为假阴性的病例进行分析,综合评价NIPT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方法对孕妇1在孕24周进行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孕妇2所生的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孕妇1引产后留取的脐带和胎盘不同位置的组织以及孕妇2留存的孕期外周血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染色体拷贝数的变异。结果孕妇1胎儿的染色体核型为易位型21三体,核型为46,XY,der(21;21)(q10;q10),+21。高通量测序在胎盘的胎儿面及母体面中心以及近中心处均未检测到明显的异常,而胎盘胎儿面的边缘为Chr13:(33840001—115100000)×3[60%]/46,XY[40%],胎盘母体面的边缘检测为Chr13:(34080001—115100000)×3[54%]/46,XY[46%],脐带组织为21三体。孕妇2新生儿的染色体核型为46,XY,del(18)(q22),18号染色体存在部分缺失。高通量测序结果为chr18:(62910000—78020ooo)×1,存在15.1Mb的杂合缺失,提示胎儿患有18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综合征。结论NIPT的假阴性结果与母体外周血中胎儿DNA的比例相关。NIPT在检测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和限制性胎盘嵌合体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NIPT提示低风险的孕妇,后期的B超随访非常重要。
文萍薛莹张芹梁青李琼李海波丁洁李红王挺
关键词:假阴性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