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3B10)

作品数:14 被引量:185H指数:9
相关作者:卢新雄张志娥陈晓玲辛霞辛萍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种子
  • 5篇种质
  • 3篇大豆
  • 2篇电泳
  • 2篇豆种
  • 2篇种质保存
  • 2篇种质遗传
  • 2篇种质资源
  • 2篇马铃薯
  • 2篇茎尖
  • 2篇老化过程
  • 2篇繁殖世代
  • 2篇SSR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免疫印迹
  • 1篇样本量
  • 1篇印迹
  • 1篇油菜
  • 1篇玉米
  • 1篇再生植株

机构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青海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江汉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0篇卢新雄
  • 8篇张志娥
  • 8篇陈晓玲
  • 6篇辛霞
  • 5篇辛萍萍
  • 2篇郭华春
  • 2篇乔燕祥
  • 2篇白建明
  • 2篇王栋
  • 1篇曾长立
  • 1篇胥鹏宇
  • 1篇周建萍
  • 1篇马晓岗
  • 1篇田茜
  • 1篇许玉凤
  • 1篇邓洪平
  • 1篇崔亚琼
  • 1篇张天瑶
  • 1篇王鸿凤
  • 1篇耿立格

传媒

  • 5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种子衰老与线粒体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种子的衰老是一个复杂的从量变到质变的生物学过程。种子衰老与线粒体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衰老的线粒体学说认为,线粒体中活性氧的过量产生是种子衰老的主要原因。深入了解种子衰老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对于揭示种子衰老机理和种子安全保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有关种子衰老过程中线粒体结构、呼吸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研究现状,并对种子衰老与线粒体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田茜辛霞卢新雄陈晓岭张金梅
关键词:种子衰老线粒体抗氧化系统
国家作物种质库油菜种子发芽和出苗监测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国家作物种质库中不同贮藏时间的油菜种子发芽和出苗状况,明确影响油菜种子发芽力变化的关键因素,评估野生近缘种质的保存效果,为国家作物种质库贮存油菜种子及其它作物种子生活力监测及更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达到长期安全保存种质资源的目的。【方法】监测在国家作物种质库贮藏8—22年的347份具有代表性的油菜种子的发芽与出苗情况,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t测验及方差分析,对不同起始发芽率、不同贮藏时间以及不同种质类型种子的保存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83.6%的种子在国家作物种质库贮存8—22年后其发芽率仍保持在油菜种质栽培种入库最低标准85%以上;有29份种质(占被监测份数的8.3%)的发芽率出现了明显下降,从80%以上下降至70%以下;有142份(占被监测份数的40.9%)材料发芽率显著下降(在2.5%水平下)。总体上讲,随着起始发芽率的下降或者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显著下降(在2.5%水平下)的份数所占监测份数的比例不断增加。油菜种子在长期库中保存15年后,发芽率出现显著下降。油菜野生近缘种发芽率显著下降种质的比例明显高于栽培种。【结论】入库起始发芽率95%为长期库种子安全贮藏的分界限,起始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入国家作物种质库保存会更安全;对于在国家作物种质库中贮藏的野生近缘种或者贮藏时间在15年以上的种子,应进行生活力的密集监测并及时安排繁殖更新。
陈碧云曾长立卢新雄付忠陈晓玲王鸿凤张天瑶伍晓明
关键词:油菜种子贮藏发芽出苗
基于醇溶蛋白的20份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给大麦种质的保存和更新提供依据,采用醇溶蛋白电泳技术对20份大麦种质(每一份种质各有两个繁殖年份不同的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有5份种质是具有一种醇溶蛋白谱带带型的同质性种质,15份是具有2~6种醇溶蛋白谱带带型的异质性种质;同质性品种不同繁殖年份之间的谱带带型没有变化,而在15份异质性种质中有4份的带型数量及频率则发生了变化。说明某些大麦异质性种质在繁殖更新过程中发生了遗传完整性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更新发芽率水平不是影响带型频率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其遗传完整性变化可能是更新发芽率水平、繁殖群体、授粉和收获方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结果。
王芳卢新雄马晓岗迟德钊张志娥陈晓玲
关键词:大麦醇溶蛋白繁殖更新
高粱微卫星分析中遗传完整性样本量的确定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微卫星分析高粱不同样本量对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样本量,为遗传完整性研究奠定基础。试验设置了10个样本量梯度,对群体的等位基因数目、有效等位基因数目、香农指数、观察杂合度、预期杂合度、多态位点百分数和稀有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40个样本量范围内,等位基因数目、有效等位基因数目、香农指数、多态位点百分数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增大;在40个样本量时,等位基因数目、有效等位基因数目和香农指数达到较高值,分别代表了100个群体98.5%的等位基因数、99.1%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和98.5%的香农指数,之后样本量继续增加,各指标变化不显著。稀有等位基因频率在40个样本量以上,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数值变化很小。以稀有等位基因频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香农指数为多样性指标,在高粱遗传完整性研究中样本量大小的确定上达到一致性。因此,建议在用SSR技术对高粱进行遗传完整性分析时,样本量要选择40个单株以上。
许玉凤朱远英张志娥卢新雄
关键词:高粱样本量
SSR标记分析种子老化及繁殖世代对大豆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被引量:22
2010年
选取大豆品种中黄18为试验材料,利用60对SSR核心引物对经过不同老化时间处理的群体及其繁殖后代群体进行遗传完整性分析。经过老化处理的群体及其繁殖子代群体与未经老化处理的对照群体相比,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经过老化处理种子及其繁殖子代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不大。未经老化处理、发芽率为98%的对照群体(G_0-1)与其繁殖一代、繁殖二代群体相比,等位变异数、遗传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和稀有等位基因数没有显著差异,且遗传一致度相对较高;而经过老化处理、发芽率低于85%的群体(G_0-3和G_0-4)及其后代繁殖群体与对照群体相比,等位变异数、遗传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和稀有等位基因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且遗传一致度相对较低。因此,种子老化较繁殖世代对大豆种质群体的遗传结构影响更大。
王栋卢新雄张志娥陈晓玲辛霞辛萍萍耿立格
关键词:大豆种子老化繁殖世代SSR种质保存
水稻种子胚人工老化过程中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2-DE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对不同老化程度水稻种子的胚蛋白质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17 cm、pH 3~10 IPG胶条,上样量1 mg蛋白,检测到约320个蛋白质点,对其中11个重复性比较好且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进行胶内酶切后,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分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搜索.其中2个蛋白质点分别与含有VHS,ENTH和ANTH结构域蛋白及异戊烯转移酶蛋白相匹配.含有VHS,ENTH和ANTH结构域蛋白能介导蛋白的内吞作用、增加膜的通透性且具有生长抑制活性功能.异戊烯转移酶蛋白的REF和SRPP共有保守域存在于部分与逆境相关的蛋白中,其中的SRPP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与植物的抗逆境反应具有一定关系.结果表明:含有VHS,ENTH和ANTH结构域蛋白质的上调表达与异戊烯转移酶蛋白的下调表达可能与水稻种子的快速老化有关,但它们在老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胥鹏宇邓洪平张家辉崔亚琼
关键词:水稻双向电泳
大豆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1
2010年
以两个大豆种子为试材,采用58℃±1℃热水老化法,进行了大豆种子不同老化水平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衰老过程中,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值、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上升,种子活力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种子老化程度加重,POD同工酶酶带颜色变浅并发生丢失,酶促防御系统解体。说明大豆种质资源更新标准不宜过低,中期库大豆资源更新发芽率应确定为70%-74%之间,70%的发芽率应作为大豆种质资源更新的下限值。
乔燕祥周建萍田齐建穆志新
关键词:大豆资源生理特性
超低温保存法去除马铃薯X病毒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被引量:34
2010年
病毒病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是造成马铃薯减产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PVX和PSTVd属于危害马铃薯最主要的病毒。本文尝试用超低温保存法和常规方法(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温热疗法以及温热疗法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来去除马铃薯试管苗中的PSTVd和PVX。结果显示马铃薯茎尖经过超低温保存后,存活率和成苗率分别为83.64%和72.04%,高于茎尖分生组织培养(46.67%和31.49%)、温热疗法(72.22%和44.44%)以及温热疗法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50.54%和30.38%)。4种方法都可以去除PVX,其中超低温保存法的脱毒率最高,为59.13%,温热疗法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为56.02%,温热疗法和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较低,为42.61%和35.83%。但是4种方法都未能有效地去除PSTVd类病毒,只能通过严格检疫来控制。
白建明陈晓玲卢新雄郭华春辛霞张志娥
关键词:马铃薯PSTVDPVX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马铃薯茎尖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其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被引量:27
2010年
以马铃薯试管苗为试材,对其茎尖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植株进行了遗传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马铃薯茎尖依次在含有0.3mol·L-1和0.5mol·L-1蔗糖的液体MS培养基中预培养各1d后,在0℃下PVS2处理30min,转到铝箔条上PVS2小滴上(约15μL),将粘有茎尖的铝箔条在液氮里蘸一下,然后直接装入盛满液氮的冷冻管中,投入液氮至少保持1h。室温下用含有1.2mol·L-1蔗糖的MS液体培养基解冻并洗涤30min后,接种到MS+0.5mg·L-1Zeatin+0.1mg·L-1NAA+1.0mg·L-1GA3恢复培养基上,存活率和再生率最高达79.91%和62.52%。通过SSR分子标记检测,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没有发生改变。
白建明陈晓玲卢新雄郭华春辛霞张志娥辛萍萍
关键词:马铃薯离体茎尖超低温保存
AFLP标记分析生活力影响大豆中黄18种质遗传完整性被引量:12
2010年
以中黄18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时间(0、112、154和196d)老化处理,获得4个群体G0-1、G0-2、G0-3和G0-4,其发芽率分别为98.0%、95.0%、81.0%和79.0%。将这4个群体进行2次田间繁殖,得到4个繁殖一代群体G1-1、G1-2、G1-3和G1-4及4个繁殖二代群体G2-1、G2-2、G2-3和G2-4。以群体G0-1为对照,选用12对AFLP引物组合分析12个群体的遗传完整性。结果显示,所有处理群体与对照群体G0-1的等位基因频率t检验概率值均为1.00,即无显著差异。群体G2-4与对照群体G0-1的遗传相似系数仍高达0.9333,表明发芽率为79.0%群体的繁殖二代群体与对照群体的遗传相似性仍然较高。显著性t检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群体G0-1相比,群体G1-1、G2-1、G1-2和G2-2的每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Ae)、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香农指数(I)差异不显著;群体G0-3、G0-4、G1-3、G1-4、G2-3和G2-4的上述遗传多样性参数则显著降低。与对照群体G0-1相比,群体G1-1、G2-1、G1-2和G2-2的稀有等位基因数无显著变化;而群体G0-3、G0-4、G1-3、G1-4、G2-3和G2-4的稀有等位基因数则大幅下降。以上结果表明,与对照群体相比,由发芽率分别为98.0%和95.0%的群体更新的子代群体,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稀有等位基因数无显著变化,而由发芽率分别为81.0%和79.0%的群体更新的子代群体,则显著下降。因此,生活力下降比繁殖世代对大豆种质群体的遗传结构影响更大,建议初始发芽率为98.0%的大豆种质更新发芽率标准不应低于81.0%。
王栋张志娥陈晓玲辛霞辛萍萍卢新雄
关键词:大豆生活力繁殖世代种质保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