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1-Z13)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雷新涛曹红星沈雁李瑞唐敏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油棕
  • 2篇生理生化
  • 1篇低温胁迫
  • 1篇叶斑
  • 1篇叶斑病
  • 1篇油脂
  • 1篇幼苗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脂肪酸组成
  • 1篇生理生化响应
  • 1篇生理生化研究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提取剂
  • 1篇仁油
  • 1篇棕榈仁油
  • 1篇棕榈油
  • 1篇稳定性

机构

  • 5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4篇雷新涛
  • 2篇夏秋瑜
  • 2篇沈雁
  • 2篇赵松林
  • 2篇唐敏敏
  • 2篇李瑞
  • 2篇曹红星
  • 1篇余凤玉
  • 1篇孙程旭
  • 1篇杨耀东
  • 1篇宋薇薇
  • 1篇唐庆华
  • 1篇陈卫军
  • 1篇朱辉
  • 1篇郑亚军
  • 1篇冯美利
  • 1篇牛晓庆
  • 1篇王威
  • 1篇王业桐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南文昌油棕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GC-MS测定了海南文昌小叶杜拉种(E.guineensis-S.L.Dura)油棕果中棕榈油(PO)和棕榈仁油(PKO)的脂肪酸组成,并对二者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O中总酚含量为(0.014±0.000 2)mg/g,而PKO中未测出多酚;PO及PKO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显著低于空白样品;75%PO对DPPH.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Vc、苹果酸和儿茶酸,达98.86%,而PKO对DPPH.的清除能力低于对照;PO中多酚提取物(PO-PF)及75%PKO对Fe2+的络合能力显著高于Vc、苹果酸和儿茶酸;PO-PF和75%PO对Fe3+的还原能力显著高于Vc及苹果酸,75%PKO对Fe3+的还原能力与Vc相当。PO-PF及25%~75%PKO对ABTS+.的清除能力优于Vc和苹果酸。
夏秋瑜李瑞唐敏敏王威雷新涛赵松林
关键词:棕榈油棕榈仁油抗氧化活性
油棕的组织培养及其生理生化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以油棕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其在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的动态变化,以及褐化前后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油棕的油棕愈伤组织形成过程缓慢,随时间延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先上升,后下降;电导率保持平稳。褐变对油棕愈伤组织的活性影响显著。
沈雁王业桐曹红星陈卫军雷新涛杨耀东
关键词:油棕愈伤组织生理生化
低温胁迫对海南本地种油棕幼苗的生理生化响应被引量:27
2011年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低温胁迫对油棕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抑制了油棕幼苗的生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相对电导率、伤害指数、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开始升高,后来随着胁迫时间的延后而有所下降。由此可知,低温胁迫可能使油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理响应,通过增加相关的保护物质来提高植物的防御能力。该研究可为油棕抗寒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曹红星孙程旭冯美利雷新涛沈雁
关键词:油棕低温胁迫生理特性
不同提取剂对油棕果皮中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蒸馏水、0.8%柠檬酸提取液、60%酸性乙醇3种提取剂对油棕嫩果皮中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乙醇对油棕嫩果皮花色苷的提取率最高,达到542μg/g;3种提取液在272nm处有最大吸收峰.提取液中的组分均易溶于甲醇和丙酮;3种花色苷提取液在颜色的变化上随pH值变化一致;在目光照射和室内自然光条件下,花色苷柠檬酸提取液较为稳定,酸性乙醇提取液次之,蒸馏水提取液最差:在4-100℃的温度范围内,花色苷柠檬酸提取液较为稳定;蔗糖和葡萄糖添加量为20%时,对花色苷提取液基本无影响:花色苷柠檬酸提取液受金属离子影响较大.锌离子对花色苷提取液具有增色作用。
唐敏敏李瑞夏秋瑜郑亚军赵松林
关键词:油棕果皮花色苷稳定性
油棕叶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4
2011年
对油棕发生的一种严重叶部病害进行研究,对该病病原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经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拟茎点霉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分生孢子呈椭圆形或球形,浅褐色至深褐色;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合该菌生长,其次是胡萝卜琼脂培养基(CDA)和燕麦琼脂培养基(OMA);在10~30℃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0;以葡萄糖为碳源,以蛋白胨为氮源最适合菌丝生长,该病原菌的致死温度是50℃。
牛晓庆唐庆华余凤玉朱辉宋薇薇雷新涛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油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