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0830413)

作品数:19 被引量:73H指数:4
相关作者:朱岩陈春雨肖丽萍于琴琴范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树人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理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离子
  • 8篇色谱
  • 8篇离子色谱
  • 5篇色谱法
  • 5篇离子色谱法
  • 3篇阴离子
  • 3篇荧光
  • 3篇催化
  • 2篇等离子体
  • 2篇低温等离子体
  • 2篇新型除草剂
  • 2篇阴离子分析
  • 2篇荧光猝灭
  • 2篇油烟
  • 2篇杂环
  • 2篇杂环卡宾
  • 2篇整体柱
  • 2篇正己醛
  • 2篇猝灭
  • 2篇锌合金

机构

  • 14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树人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金...
  • 2篇云南烟草科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浙江省中医药...
  • 1篇磐安县疾病预...
  • 1篇江苏省出入境...

作者

  • 4篇朱岩
  • 3篇范杰
  • 3篇肖丽萍
  • 2篇郑小明
  • 2篇陈梅兰
  • 2篇张鉴清
  • 2篇张培敏
  • 2篇李晶
  • 2篇王卉
  • 2篇曹楚南
  • 2篇陈万芝
  • 2篇顾绍金
  • 2篇于琴琴
  • 2篇陈春雨
  • 2篇吴军
  • 1篇刘彤
  • 1篇曹盛林
  • 1篇赵增运
  • 1篇陈安娜
  • 1篇周琰春

传媒

  • 4篇Chines...
  • 2篇分析化学
  • 2篇Chines...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Chines...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色谱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Acta M...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无机分析...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Transa...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除草剂(ZJ0777)与牛血清蛋白结合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2010年
该实验用荧光猝灭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新型除草剂N-(2-溴苯基)-2-(4,6-二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胺[ZJ0777][C19H18BrN3O3]与牛血清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发现BSA与ZJ0777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求出了不同温度下反应时复合物的形成常数KLB(287K:1.955×103 L·mol-1;298K:2.441×103L·mol-1;308K:3.041×103 L·mol-1)及对应温度下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H=15.566kJ.mol-1;△S=117.24,117.08,117.22J.K-1;△G=-18.082,-19.325,-20.537kJ.mol-1),证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结合点位为1.同时利用同步荧光光谱,考察了ZJ0777对BSA构象的影响.
张培敏郑武杰吴旭锋沈莉萍吴军
关键词:牛血清蛋白荧光猝灭热力学参数
光沉积法合成介孔EP-TiO_2负载的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金属合金化过程及其催化性能
<正>光沉积法广泛的应用于在半导体材料表面负载金属纳米粒子。本工作利用超大三维开放介孔TiO2(EP-TiO2)[1]作为载体,采用光沉积法[2]在其笼状孔道内原位负载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合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EP...
乔培胜徐少丹李仁宏邹世辉肖丽萍范杰
文献传递
低温等离子体与天然丝光沸石协同降解正己醛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研究了在低温等离子体和天然丝光沸石(Natural Mordenite,NMOR)的共同作用下对低浓度正己醛的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降解低浓度正己醛的反应中,低温等离子体与天然丝光沸石之间能产生很好的催化协同作用,当放电功率为2.8W时,反应温度为80℃时,干燥空气气氛下,天然丝光沸石对1 200 mL.m-3正己醛的去除率为93.9%;另外天然丝光沸石经酸处理后,这种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正己醛的去除率达到96.5%;天然沸石的结构性能稳定,在实验条件下,天然沸石连续使用55 h,催化活性未见下降。
陈春雨王卉于琴琴吴丹娴范杰肖丽萍郑小明
关键词:餐饮油烟正己醛丝光沸石低温等离子体
阳离子交换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在毛细管离子色谱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功能单体,亚乙基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自由基引发剂,在三元致孔剂(正丙醇,1,4-丁二醇,水)的存在下,在320!m内径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内制备得到带有环氧功能基团的聚合物整体柱基质;利用Na2SO3对其改性,制备得到磺酸基型阳离子交换毛细管整体柱。采用微流泵、毛细管检测池和紫外检测器构建了毛细管离子色谱系统,并对所制备的整体柱的流体力学参数、色谱性能参数进行评价;采用流速梯度洗脱的方式实现9种常见阳离子(Li+,Na+,NH4+,K+,Cs+,Mg2+,Ca2+,Sr2+,Ba2+)的分离分析;此色谱系统还可应用于牛奶中阳离子和三聚氰胺的分离检测。
李晶朱岩
关键词:阳离子交换毛细管整体柱毛细管离子色谱三聚氰胺
离子色谱法测定叶酸类化合物
2012年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叶酸类化合物的方法。叶酸和甲氨蝶呤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8%和2.0%,在0.01-10mg/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6,检出限分别为4.8和5.5μg/L。方法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均比较满意。
曹盛林张艳海胡忠阳张婷婷潘广文叶明立朱岩
关键词:叶酸甲氨蝶呤荧光离子色谱
离子色谱-化学发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被引量:9
2012年
建立了离子色谱分离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的方法。利用IonPacAS19阴离子交换分析柱进行分离,以50 mmol/LNaOH作为流动相洗脱待测物质后,再用鲁米诺K_2Fe(CN)_6化学发光体系在碱性介质中对其进行测定。最佳发光条件为:鲁米诺浓度为6.0×10^(-4)mol/L,K_4Fe(CN)-6浓度为0.1 mol/L,K_3Fe(CN)_6浓度为5.5×10^(-5)mol/L。本方法分离时不需使用甲醇、乙腈等有机改进剂,环境友好,同时提高了化学发光的强度。采用本方法测定的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线性范围为0.05~1.0 mg/L,检出限(3σ)分别为4.0和4.3μg/L。对0.1 mg/L的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标准溶液进行11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9%和1.1%。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的检测,结果满意。
吴宏伟陈梅兰寿旦朱岩
关键词:离子色谱化学发光环境水样间苯二酚间苯三酚
低温等离子体与MnO_x/γ-Al_2O_3协同催化降解正己醛被引量:20
2012年
研究了在低温等离子体和催化剂共同作用下低浓度正己醛的降解反应.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与γ-Al2O3之间产生了很好的催化协同作用,在低放电功率(2.8W)和低温(80℃)下,干燥空气气氛中,γ-Al2O3对0.12%正己醛的去除率为87.1%;当γ-Al2O3负载7.5%MnOx后,正己醛去除率达到96.5%,其效果与Pt/γ-Al2O3相当.7.5%MnOx/γ-Al2O3在实验条件下连续使用50h,其催化活性未见下降.
陈春雨刘彤王卉于琴琴范杰肖丽萍郑小明
关键词:餐饮油烟正己醛Γ-氧化铝低温等离子体
离子色谱法测定淀粉中的顺丁烯二酸(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建立高效离子色谱法测定淀粉中的顺丁烯二酸。方法样品加水混匀然后用离心机(3000 r/min)离心分离,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后最过On-Guard RP小柱后进样分析。分离方法采用阴离子色谱柱IonPac AS22分离柱(250 mm×4 mm)和IonPac AG22保护柱(50 mm×4 mm),以4.5 mmol/L Na2CO31.4 mmol/L NaHCO3等度淋洗,进样量25μl,在流速1.0 ml/min的条件下,测定淀粉样品中顺丁烯二酸的含量。结果在0.05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在添加10 mg/kg、100 mg/kg、500 mg/kg 3个水平含量的马来酸,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1%~95%之间,以信噪比(S/N)分别为3时和10时,检出限为0.83 mg/kg,定量限2.8 mg/kg。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特点,能够快速准确测定淀粉中的顺丁烯二酸。
林高明陈梅兰胡忠阳刘慧叶明立
关键词:离子色谱淀粉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n Stability of Insulin on Graphene被引量:1
2009年
模型蛋白质(人的胰岛素) 的吸附动力学被分子的动力学模拟调查到有不同尺寸的 graphene 表面上。在吸附期间,它在模型蛋白质的稳定性上有不同效果在修理并且非修理的 graphene 系统。蛋白质的第三级的结构被破坏或部分破坏了,并且 graphene 表面表演为在非修理的系统然而并非在由 graphene 的灵活性的理智的固定系统的某 -helices 的选择保护。是由相互作用精力显示曲线和轨道动画,符合构造和蛋白质的取向选择被性质和 graphene 表面的质地导致。graphene 表面上的蛋白质吸附的知识将是有用的更好在 graphene 表面上理解蛋白质的稳定性并且在生物工学便于 graphene 的潜在的应用。
Li-jun Liang Qi Wang Tao Wu Jia-wei Shen Yu Kang
关键词:人胰岛素吸附动力学表面蛋白
离子热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离子液体具有蒸气压低、稳定性好、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溶解度大、可设计性强等优点。离子液体可用作无机合成中的溶剂、结构导向剂和模板。离子热合成是在离子液体中进行的一种新的合成方法。综述了近年来离子热合成在无机材料制备中的研究进展。
吴庆银何芷琪吴雪霏
关键词:离子液体离子热合成无机材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