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5190)

作品数:69 被引量:379H指数:10
相关作者:马卫华罗世辉刘韦杨亮亮宋荣荣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交通运输工程
  • 55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4篇机车
  • 13篇轮轨
  • 12篇重载
  • 10篇动力学性能
  • 10篇列车
  • 10篇轮对
  • 9篇动力学
  • 8篇转向架
  • 8篇仿真
  • 8篇车钩
  • 8篇车轮
  • 6篇地铁
  • 6篇电机
  • 6篇直线电机
  • 6篇重载机车
  • 5篇振动
  • 5篇轴重
  • 5篇轮轨接触
  • 5篇缓冲器
  • 4篇动车

机构

  • 66篇西南交通大学
  • 9篇西南民族大学
  • 4篇天津机辆轨道...
  • 2篇大连机车车辆...
  • 1篇伯明翰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四川信息职业...
  • 1篇中国北车集团...
  • 1篇济南铁路局
  • 1篇中国南车集团...
  • 1篇长春轨道客车...
  • 1篇广州铁路(集...

作者

  • 54篇马卫华
  • 53篇罗世辉
  • 18篇刘韦
  • 10篇杨亮亮
  • 9篇傅茂海
  • 9篇宋荣荣
  • 7篇王晨
  • 7篇李晓龙
  • 6篇许自强
  • 6篇毕鑫
  • 5篇梁鑫
  • 5篇吴庆
  • 3篇邹瑞明
  • 3篇方翁武
  • 3篇刘凯
  • 3篇曲天威
  • 2篇刘高坤
  • 2篇李春胜
  • 2篇张江
  • 2篇张艳杰

传媒

  • 9篇机车电传动
  • 8篇铁道机车车辆
  • 6篇振动与冲击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机械工程学报
  • 5篇铁道学报
  • 4篇机械设计与制...
  • 4篇噪声与振动控...
  • 4篇中国铁道科学
  • 4篇重庆理工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内燃机车
  • 2篇铁道机车与动...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铁道车辆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Chines...
  • 1篇电力机车与城...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年份

  • 6篇2016
  • 7篇2015
  • 24篇2014
  • 21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载机车曲线通过时车钩偏转行为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对机车车钩的钩头轮廓曲线进行数据离散,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反演得到钩头的轮廓曲面,建立1对连挂钩头间的曲面/曲面接触模型,与钩肩、止档及钩尾摩擦副模型,融合非线性缓冲器模型建立13A/QKX-100和DFC-E100型2种典型重载机车钩缓装置模型。仿真分析重载机车通过曲线时车钩的偏转行为,并与静态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由传统的车钩转角静态计算方法只能计算理想状态下的车钩钩体中心线相对于车体中心线的转角(钩体转角);受钩头间的相对转角(钩头转角)及轨道曲率变化、不平顺等线路状况的影响,实际的钩体转角比静态计算结果大;机车曲线通过时钩缓装置的主要运动是钩体相对车体的转动,当钩体转角处于自由转角范围内时钩头转角较小,一般不超0.16°;当钩体转角达到自由转角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时钩头间会产生明显的相对转动进行补偿,以使机车顺利通过曲线。
许期英马卫华王娜娜
关键词:重载机车
重载机车钩缓装置建模及承压行为被引量:9
2014年
为研究重载机车钩缓装置承压行为,建立了重载机车圆柱销、长扁销车钩模型,并在两种车钩模型中分别考虑了钩肩控制模块与钩尾摩擦弧面模型;结合具有非线性迟滞特性的弹性胶泥缓冲器模型,完成了重载机车钩缓装置模型.以4节机车及1节简化货车组成的列车模型为例,研究了重载机车直线运行时钩缓装置的承压行为对轮轴横向力、轮轨磨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交互性钩肩控制模块及钩尾摩擦面分别可以较好地模拟圆柱销、长扁销车钩的实际承压行为;具有两种稳钩功能的车钩均能将车钩偏转角限制在4.0°以内,可以减小车钩力的横向分力,提高机车运行安全性.
许自强吴庆马卫华罗世辉
关键词:钩缓装置重载机车动力学
机车径向转向架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解径向机构对径向转向架临界速度的影响,在分析径向转向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轮对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动力学仿真的方法,在频域和时域里分析径向导向机构对轮对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径向机构通过耦合同一转向架端轴轮对的摇头运动,可实现轮对摇头刚度的非对称,增大轮对的同相摇头刚度;径向机构激发转向架的反相蛇行振动模态,并且使轮对的振动模态向增大阻尼的方向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转向架的稳定性;在悬挂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径向机构提高了60%的非线性临界速度。
毕鑫罗世辉马卫华
关键词:振动模态径向转向架
三大件转向架摇枕纵向载荷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静力学推导计算方法和SIMPACK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模拟车辆的冲击过程,研究车辆在连挂作业中摇枕可能受到的最大纵向载荷。研究结果表明:摇枕受到的纵向载荷峰值与心盘组成的承载状态、车钩冲击力、连挂速度、车辆总重和冲击模式有关;在允许的车辆安全连挂速度下,当多辆重车冲击空车时,虽然被冲击车冲击端处摇枕的纵向载荷峰值与垂向静载荷P的比值达到了0.8,但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小,而且规定的材料许用应力因与其疲劳极限相当而过于保守等因素,因此取消考核摇枕0.8P纵向载荷静强度试验的规定是合理的。
杨亮亮罗世辉傅茂海孙树磊周尚书
关键词:摇枕货车转向架动力学仿真
轮对轴箱定位偏心引起的轮对纵向振动问题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双拉杆式轮对轴箱定位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产生轮对轴箱定位偏心的原因,并且由于轮对轴箱定位偏心而使轮对在滚动过程中产生纵向振动,轮对的纵向振动又会引起轮轨纵向蠕滑率的变化,进而引起轮轨纵向蠕滑力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机车对轮轨蠕滑力的调整和轮轨黏着的利用。从轮轨接触点位移量动态变化的微观角度分析轮对纵向振动与纵向蠕滑率/力振动之间的关系,并仿真研究轮对纵向振动对机车动力学性能及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轮对发生较大纵向振动时,对机车的垂向平稳性影响较大,而对机车的横向平稳性影响很小;当轮对轴箱定位偏心量达到5mm时,机车的垂向平稳性超标;当一系纵向定位刚度为1.6MN·m-1时,轮对受到的激励频率与其纵向振动固有频率相近,引起轮对的纵向共振,进而使得机车纵向失稳;在轮对纵向振动的作用下,随着轮轨纵向蠕滑率的增大会引起轮轨纵向蠕滑力的增大,当轮轨纵向蠕滑力超过轮轨摩擦极限时,车轮将发生宏观滑动进而引起车轮空转。
刘韦马卫华罗世辉刘凯
关键词:轴箱定位振动稳定性
Stabilizing Mechanism and Running Behavior of Couplers on Heavy Haul Trains被引量:2
2014年
Published studies in regard to coupler systems have been mainly focused o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r coupler strength issues. With the ever increasing of tonnage and length of heavy haul trains, lateral in-train forces generated by longitudinal in-train forces and coupler rotations have become a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safety issue for heavy haul train operations. Derailments caused by excessive lateral in-train forces are frequently reported. This article studies two typical coupler systems used on heavy haul locomotives. Their structures and stabilizing mechanism are analyzed before the corresponding models are developed. Coupler systems models are featured by two distinct stabilizing mechanism models and draft gear models with hysteresis considered. A model set which consists of four locomotives and three coupler systems i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rotational behavior of different coupler system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locomotive dynamics. Sim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the locomotives are equipped with the type B coupler system, locomotives can meet the dynamics standard on tangent tracks; while the dynamics performance on curved tracks is very poor. The maximum longitudinal in-train force for locomotives equipped with the type B coupler system is 2000 kN. Simulations revealed a distinct trend for the type A coupler system. Locomotive dynamics are poorer for the type A case when locomotives are running on tangent tracks, while the dynamics are better for the type A case when locomotives are running on curved tracks.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simulations carried out in this article suggest that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ypes of stabilizing mechanism can result in a good design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relevant derailments.
XU ZiqiangWU QingLUO ShihuiMA WeihuaDONG Xiaoqing
单轮对纵向颤振影响分析
2013年
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机车单轮对动力学简化模型,分析轮对纵向颤振的影响。首先对简化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在模型中加入轨道不平顺的前提下观察到轮对在某些速度下发生纵向颤振现象,根据此速度确定轮对发生纵向颤振的频率,并对纵向颤振的的频率进行分析,给出一个较为接近的频率判据。然后讨论纵向颤振与前进速度、粘着利用系数的关系,提出颤振危险速度的概念,并对颤振危险速度进行估测。在此基础上,研究纵向颤振对轮轨接触区受力的影响和轮轨接触斑处相对滑动的影响,发现轮轨接触区受力显著增加,特别是轮轨接触斑相对滑动特别严重,接触斑的粘着区不再存在。分析的结果将有益于今后机车车辆研究中更加关注纵向振动的影响。
方翁武刘韦罗世辉马卫华
关键词:振动与波轮轨接触动力学
重载电力机车钩缓系统建模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针对不同类型重载电力机车钩缓系统建模方法进行研究,提供了非线性迟滞特性缓冲器及两种典型重载电力机车钩缓系统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由4节机车及1节简化货车组成的列车模型。以DFC-E100及13A/QKX-100钩缓系统为例,通过列车仿真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钩缓系统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重载电力机车钩缓系统实际运行状态,仿真结果重现了两种钩缓系统在线路试验中表现出的稳定性差异现象。
吴庆罗世辉马卫华许志强
关键词:车钩缓冲器机车
考虑轮对弹性的车轮振动及车轮多边形化对轮轨力影响研究被引量:35
2013年
为研究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轮对弹性对车轮振动、车轮多边形化及轮轨相互作用的影响,在对单轮对进行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车辆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将轮对视为弹性体,其余部件按刚体处理。研究表明:考虑轮对弹性之后,轮对的弯曲振动频率会与直线电机的沉浮与点头振动频率相耦合,从而加大轮对的振动幅度,因此考虑轮对弹性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车轮的振动与轮轨力的变化。车轮多边形化会引起较大的轮轨垂向力,并与车轮多边形化的波深、相位差、谐波阶数及车速有密切关系,而将轮对考虑为弹性体将会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车轮多边形化对轮轨力的影响。在车辆实际运用过程中,如果已知车轮某阶多边形占主导,应尽量避开该阶多边形化车轮产生的激励与车轮垂向弯曲频率相耦合时的车辆运行速度。
刘韦马卫华罗世辉李晓龙
关键词:波长相位差
轮轴弯曲刚度对轮轨垂向动态载荷影响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以国内某型地铁车辆为例,研究轮轴弯曲刚度对轮轨垂向动态载荷和轮对垂向振动的影响。在常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BM3000轮对和北京地铁轮对两种不同的弹性轮对模型,对比分别采用刚性轮对模型和弹性轮对模型时的轮对垂向振动加速度和轮轨垂向力。结果表明,对BM3000弹性轮对模型来说,由于其弯曲刚度相对较小,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大,轮对垂向振动加速度和轮轨力与刚性轮对的差距不断加大,而对于轮轴弯曲刚度较大的北京地铁轮对来说,其弹性轮对模型和刚性轮对模型的结果比较接近,在计算的速度下轮对的振动峰值及频率均有明显的降低。因而,通过加大轮轴弯曲刚度可明显改善轮对的垂向振动和轮轨垂向力,实现改善轮轨动态接触状态的目的。
马卫华许自强罗世辉宋荣荣
关键词:轮对垂向加速度轮轨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