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219)

作品数:37 被引量:204H指数:9
相关作者:凌锋龚震宇褚宏亮张育富周明浩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2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库蚊
  • 7篇抗药
  • 7篇抗药性
  • 5篇家蝇
  • 4篇三带喙库蚊
  • 4篇杀虫
  • 4篇杀虫剂
  • 4篇蚊虫
  • 4篇基因
  • 3篇胆碱
  • 3篇淡色库蚊
  • 3篇乙酰
  • 3篇乙酰胆碱
  • 3篇乙酰胆碱酯酶
  • 3篇肾综合征
  • 3篇肾综合征出血...
  • 3篇综合征
  • 3篇综合征出血热
  • 3篇出血热
  • 2篇稻田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浙江省疾病预...
  • 7篇江苏省疾病预...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军区疾病...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北京出入境检...
  • 1篇龙游县疾病预...
  • 1篇南通市疾病预...

作者

  • 8篇龚震宇
  • 8篇凌锋
  • 6篇刘大鹏
  • 6篇周明浩
  • 6篇张育富
  • 6篇褚宏亮
  • 6篇杨维芳
  • 5篇陈红娜
  • 5篇侯娟
  • 4篇赵彤言
  • 4篇周正斌
  • 4篇孙继民
  • 4篇张仪
  • 4篇郭颂
  • 4篇邱星辉
  • 3篇朱淮民
  • 3篇崔峰
  • 3篇金长发
  • 3篇刘慧
  • 3篇施文琦

传媒

  • 11篇中国媒介生物...
  • 5篇寄生虫与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疾病监测
  • 2篇昆虫学报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华卫生杀虫...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7
  • 1篇2016
  • 15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蚊媒种类、分布及其病原被引量:37
2015年
目的概述上海市蚊种构成、分布及病原体携带情况,为当地制定蚊虫及蚊媒病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近20年(1993-2013年)来上海市的蚊媒相关文献资料,提取文献信息,概述上海市不同调查点的蚊种构成、分布及病原体携带情况。结果中华按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是上海市最常见蚊种。发现机场、口岸的蚊种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非口岸地区。上海市蚊虫中存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Ⅰ型和Ⅲ型共同流行。结论机场、口岸是蚊虫入侵的主要窗口。上海本地存在大量适宜媒介,存在潜在的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热病毒传播风险,应加强蚊虫及其携带病原体调查和监测。
周正斌吕山张仪顾文彪郭云海蒋明张臣臣
关键词:蚊媒病蚊虫
中华按蚊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及kdr突变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洪泽湖地区疟疾媒介中华按蚊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状况及钠离子通道部分位点突变情况。方法 2012-2013年8-9月,沿洪泽湖周边采集淮安、洪泽、泗洪、盱眙、泗阳等地区中华按蚊成蚊样本,圆球法检测击倒中时间(KT50)。多重PCR法检测钠离子通道1014位点kd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5个地区采集的按蚊均为中华按蚊,中华按蚊成蚊对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3种杀虫剂的平均KT50分别为16.92、16.53、22.98 min,抗性倍数为4.61、5.45和4.60,均为抗性种群。部分kdr基因发生突变,存在L1014C和L1014F两种突变类型,7种基因型(TTG/TTG,TTG/TTT,TTG/TTC,TTG/TTG,TTT/TTT,TTT/TTC,TGT/TGT)主要突变类型为TTT(或TTC),突变频率为72%~87%,其次为TGT突变12%~21%,敏感的TTG较少。结论该地区中华按蚊对3种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一定的抗性,钠离子通道kdr基因L1014位点出现高频率的突变,突变类型主要为TTT和TGT,提示该地区中华按蚊成蚊防治需根据抗性监测结果加强抗性治理。
谭伟龙朱长强艾乐乐韩招久姜志宽赵彤言
关键词:中华按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多重PCR鉴别我国南疆3种常见蛉种
2014年
分别于我国南疆地区捕获长管白蛉64只、吴氏白蛉66只和亚历山大白蛉20只。本研究基于COⅠ基因序列差异,建立了鉴别我国南疆3种常见蛉种的多重PCR。结果显示,长管白蛉、吴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的PCR产物分别为248、632和395 bp,且多重PCR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完全一致。
周正斌张仪朱淮民施文琦金长发
关键词:多重PCR
北京台湖地区淡色库蚊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及kdr基因多态性研究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台湖地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情况和当地淡色库蚊kdr基因多态性,为该地区淡色库蚊防治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对氯菊酯、残杀威和毒死蜱进行抗药性生物检测,以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为检测方法确定当地淡色库蚊kdr基因型的频率。结果当地淡色库蚊对氯菊酯、残杀威和毒死蜱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5.9、4.2和3.6;当地淡色库蚊中kdr基因存在一种突变(L1014F型),突变基因占基因总数的25.7%。结论北京台湖地区的淡色库蚊已对氯菊酯产生较强抗性,建议在以后的防治工作中通过杀虫剂的复配和交替用药达到蚊虫防治目的。
房魏柳文进王海玲曹晓梅姚李四张晓龙
关键词:淡色库蚊抗药性
浙江省中东部白纹伊蚊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的调查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中东部地区白纹伊蚊种群中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别,为蚊虫和蚊媒传染病的生物防制提供依据。方法用诱蚊灯法和人诱法采集浙江省中东部地区的白纹伊蚊雌性成蚊,PCR扩增沃尔巴克氏体的wsp基因,测序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在6个白纹伊蚊采样点(杭州市、宁波市、嵊泗县、义乌市、丽水市和温州市)捕获白纹伊蚊雌性成蚊共192只,各个白纹伊蚊种群的沃尔巴克氏体核酸阳性率在25.0%~96.9%之间。获得11个wsp单倍型序列,序列长度在581~605 bp之间,碱基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4%、31.1%、21.5%和16.0%。各个wsp核酸序列的同源性在76.5%~99.8%之间,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66.2%~100%之间。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1个单倍型序列被划分在2个超级组别(A组和B组)中,超级组别A属于w Alb A型沃尔巴克氏体,超级组别B属于w Alb B型沃尔巴克氏体。结论浙江省中东部白纹伊蚊普遍感染沃尔巴克氏体,其基因型为wAlbA和wAlbB型。
郭颂凌锋王金娜吴瑜燕侯娟龚震宇
关键词:白纹伊蚊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WSP基因
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采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乙脑病毒NS1蛋白,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将乙脑病毒NS1基因克隆入pET30a载体中,表达产物经Ni+亲和层析纯化后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并将纯化产物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的免疫血清作间接ELISA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重组JEV NS1蛋白获得表达并纯化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蛋白能与JEV免疫的鼠多克隆腹水反应;兔免疫血清的间接ELISA结果显示血清效价达到1∶51 200以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血清作1∶50、1∶100、1∶200稀释时,JEV感染的BHK细胞均显示荧光。结论重组NS1蛋白能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获得表达;纯化产物具有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NS1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乙脑病毒的诊断试剂提供参考依据。
韦艳王晓芳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非结构蛋白原核表达免疫原性
国境口岸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传入人畜共患病风险分析体系的建立被引量:4
2015年
本研究运用AS/NZSISO31000:2009、GB/T24353—2009、GB/T27921-2011、SN/T2486-2010中提出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国境口岸的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传人人畜共患病的风险分析体系。针对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特点,综合人畜共患病发生动态变化与传播传染病的风险程度、对人类的危害程度,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情况及相关国际关注程度、对货物贸易的影响、政治原因等多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动物疫控中心、疾控中心、大专院校等动物检疫及卫生检疫专家、业务一线处室的动物检疫及卫生检疫工作人员的意见,收集到101份调查问卷反馈,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国境口岸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传人人畜共患病的可能性、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及评分描述,确立了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从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层面对人畜共患病进行风险评估,从而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对人畜共患病传人风险控制进行计划、决策等提供参考依据。
任彤马树宝刘艳华赵彤言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风险分析
国际航行船舶外来媒介及虫媒病传入风险评估系统的建立被引量:3
2015年
国际航行船舶是外来媒介及虫媒病传入的重要途径。对国际航行船舶的疫情传入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既是《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要求,也是提高检疫效率、减少对贸易和人员干扰的需要。本文运用AS/NZS ISO31000:2009风险管理的方法,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风险矩阵法对风险进行识别、估计、评价和建立风险决策措施。提出了19种传入风险可能性影响因素和15种传入风险危害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确定了相应权重,建立了国际航行船舶外来媒介及虫媒病传入风险评估模型。该风险评估系统是建立在提前获知的客观、易评价的船舶基本信息基础上的风险预评估系统,可以通过预判得出风险评估的结果,根据风险评估得出的风险等级确定船舶检疫方式及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指导本次国际航行船舶卫生检疫实践。
陈卫军谭绪良刘志辉赵彤言
关键词:国际航行船舶卫生检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
烯虫酯对家蝇幼虫的毒性及滞育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研究烯虫酯对家蝇幼虫的毒性及滞育作用。方法采用饲料混药喂食法,针对不同质量浓度的烯虫酯对家蝇幼虫的致死作用及幼虫化蛹发育历期的影响,设置不同的处理组和重复。结果烯虫酯对家蝇幼虫的LC50为2.140 3×10-5 mg/kg;随着药剂质量浓度的提高,幼虫死亡率呈明显升高趋势。不同质量浓度的烯虫酯使家蝇幼虫化蛹的发育历期明显延长。结论烯虫酯对家蝇幼虫有明显的毒杀作用,并阻碍幼虫的发育及变态过程,从而影响成虫存活。
田野刘大鹏褚宏亮张育富周明浩
关键词:家蝇幼虫
致倦库蚊GSTe1和CYP9J40的时空表达特点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生物降解外源有毒物质的重要解毒酶家族,在昆虫适应杀虫剂选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往在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对硫磷抗性研究中,发现了一个Epsilon GST基因(GSTe1)和一个P450 CYP9家族基因(CYP9J40)在抗性品系中高表达。研究它们在蚊虫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对理解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实时定量PCR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探讨了这两个解毒酶基因在蚊虫中的时空表达。【结果】定量PCR显示GSTe1和CYP9J40在对硫磷抗性蚊虫中的转录水平分别是敏感蚊虫的4.2倍和1.9倍,它们在蚊虫整个生活周期的表达模式相似,均为幼虫期表达量相对较低,从蛹期开始表达量显著升高,到成虫期雌虫达到顶峰,而雄虫与幼虫期表达量相当。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在肌肉、消化道和卵巢中都有表达,且CYP9J40的表达更广泛,在脑和胸部神经节也有明显表达。【结论】基因表达的发育阶段特异性和广泛的组织分布说明GSTe1和CYP9J40除了参与蚊虫对杀虫剂的抗性,还可能具有其它生理功能,如对雌虫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王炜陈少良崔峰
关键词:致倦库蚊解毒酶P450GST抗药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