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342 被引量:4,690H指数:34
相关作者:李德成蔡祖聪张甘霖朱建国张佳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4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0篇农业科学
  • 1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生物学
  • 10篇天文地球
  • 8篇化学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7篇土壤
  • 43篇水稻
  • 31篇污染
  • 23篇重金
  • 23篇重金属
  • 21篇微生物
  • 21篇红壤
  • 19篇氮素
  • 19篇有机碳
  • 17篇土壤有机
  • 16篇水稻土
  • 15篇小麦
  • 14篇施肥
  • 14篇团聚体
  • 9篇稻田
  • 9篇滇池
  • 9篇施用
  • 8篇植物
  • 8篇污染土
  • 8篇污染土壤

机构

  • 216篇中国科学院
  • 39篇南京农业大学
  • 18篇南京信息工程...
  • 18篇云南农业大学
  • 16篇安徽理工大学
  • 16篇河南科技大学
  • 15篇青岛大学
  • 14篇扬州大学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3篇西南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湖北理工学院
  • 1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0篇安徽农业大学
  • 10篇江西农业大学
  • 10篇江苏师范大学
  • 9篇江苏省农业科...
  • 7篇南京大学
  • 7篇南昌工程学院

作者

  • 13篇李德成
  • 12篇张佳宝
  • 12篇张甘霖
  • 12篇蔡祖聪
  • 12篇朱建国
  • 11篇赵明松
  • 11篇孙清斌
  • 11篇颜冬云
  • 11篇周鑫斌
  • 10篇钟文辉
  • 10篇沈其荣
  • 10篇赵小敏
  • 9篇尹春芹
  • 9篇汤利
  • 8篇周际海
  • 8篇张丛志
  • 8篇陈永川
  • 7篇徐明岗
  • 7篇葛滢
  • 7篇李忠佩

传媒

  • 41篇土壤学报
  • 34篇土壤
  • 16篇农业环境科学...
  • 13篇环境科学
  • 12篇植物营养与肥...
  • 12篇土壤通报
  • 1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0篇水土保持学报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湖北理工学院...
  • 7篇生态学报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山东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烟草科学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8篇2020
  • 17篇2019
  • 30篇2018
  • 17篇2017
  • 25篇2016
  • 25篇2015
  • 28篇2014
  • 29篇2013
  • 21篇2012
  • 42篇2011
  • 24篇2010
  • 25篇2009
  • 14篇2008
  • 18篇2007
  • 16篇2006
  • 4篇2005
3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垂直电场对EDTA络合诱导铜锌植物吸收及其迁移风险的影响被引量:15
2007年
陈海峰周东美仓龙周立祥
关键词:EDTA黑麦草重金属
东北-黄淮海平原旱作区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及还田替代化肥潜力被引量:2
2022年
东北-黄淮海平原旱作农业区(旱作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估算旱作区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和化肥替代潜力,可为该区域秸秆养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减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5-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对旱作区各市小麦、玉米和大豆3种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和利用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和大豆累积播种面积占旱作区作物播种面积的81.49%;作物秸秆资源年均产量分别为9432.24万t(小麦)、13485.91万t(玉米)和732.94万t(大豆),占全国相应作物秸秆资源总量的70.96%、51.63%和42.34%。秸秆养分总量为678.60万t,包含167.75万t(N)、67.12万t(P_(2)O_(5))和443.73万t(K_(2)O),累计占该区域三大作物推荐施肥总量的53.75%。秸秆还田模式下,小麦、玉米和大豆秸秆当季替代化肥(N+P_(2)O_(5)+K_(2)O)潜力分别为188.88、138.71和38.51 kg·hm^(-2)。小麦主要种植区(黄淮海平原)小麦秸秆可实现N 16.15~30.11 kg·hm^(-2),P_(2)O_(5)7.89~14.71 kg·hm^(-2),K_(2)O 112.18~209.16 kg·hm^(-2)的化肥替代;玉米主要种植区(东北平原)玉米秸秆可实现N 20.39~39.85 kg·hm^(-2),P_(2)O_(5)10.39~20.31 kg·hm^(-2),K_(2)O 66.60~130.18 kg·hm^(-2)。可见旱作区秸秆还田替代化肥潜力较大。
汪秋云李庆阳柴如山李军利王擎运郜红建张世文马东豪张佳宝徐明岗
关键词:旱作农业区作物秸秆
中原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测度——以新郑市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基于已构建的中原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文明指标体系,以县域尺度(新郑市)进行了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测度分析。主要结论为:1已构建的指标体系能有效评价中原粮食主产区县域尺度的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新郑市梨河镇、辛村镇和龙王乡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模范乡镇,城关乡和新郑市区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乡镇,龙湖镇、郭店镇和观音寺镇等6个乡镇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良好乡镇,辛店镇和薛店镇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普通乡镇。依据测评结果,建议辛店镇和薛店镇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快推进中低产田改造等生态工程建设,减少化肥面源污染,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其次,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后,构建高效灵敏的土地生态安全预警体系。
张合兵蔡太义黄会娟张丛志牛海鹏马守臣徐丹
关键词:指标体系
用PCR-DGGE研究长期施用无机肥对种稻红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7
2007年
以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的发育于第四纪红粘土的种稻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了长期施用无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在种植双季稻、连续13a施用不同无机肥后,土壤中细菌、古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未种植水稻的土壤与种稻土壤间四类微生物SSUrDNADGGE带谱相似性只有33%~66%。施磷肥的处理NP、PK、NPK之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4类微生物的SSUrDNADGGE带谱相似性高达75%~81%。施氮钾肥(NK)、不施肥(CK)处理与施磷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较大,其四类微生物的SSUrDNADGGE带谱相似性分别为69%~77%、55%~77%。研究的目的是深入地了解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为科学施肥、合理利用土壤、保护微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钟文辉蔡祖聪尹力初张鹤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古菌PCR-DGGE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2016年
文章从秸秆还田土壤中分离纯化出一株纤维素降解菌JJU-D,经鉴定该菌为镰刀菌。用PD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并通过单因素法观察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碳源浓度条件下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纤维素降解菌JJU-D的生长期大约为7d,最佳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9-10,最适碳源浓度为7.5g/L。文章分离筛选出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并研究其生长特性,以期提高秸秆利用率,在农业固体废弃物领域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杨丽丽邱秀文周桂香杨期勇
关键词:玉米秸秆纤维素分解菌PDA培养基秸秆还田
硫缺乏对不同甘薯品种的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探讨硫元素缺乏对不同甘薯品种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采用砂培的方法,以苏薯16和苏薯11为材料,在硫缺乏条件下,对其外观症状、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根部和叶部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缺乏时苏薯16和苏薯11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均显著下降,苏薯11的下降幅度比苏薯16的大,而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均显著上升,苏薯16的上升幅度大于苏薯11;缺硫条件下,苏薯16表现出来的显著症状为新叶失绿、变小,苏薯11表现为新叶失绿、新叶比较宽大,部分老叶也失绿;苏薯16的根部有膨大,苏薯11无;苏薯16的地上部和根部钾含量升高,苏11的地上部和根部钾含量下降,苏薯16和苏薯11地上部和根部钠含量均随钾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以保持合适的K/Na比值。
马洪波李传哲宁运旺张辉张永春
关键词:甘薯缺素症状净光合速率矿质元素
水分胁迫及恢复正常水分供应后兔眼蓝浆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变化被引量:9
2015年
以兔眼蓝浆果(Vaccinium ashei Reade)品种‘粉蓝’(‘Powderblue’)和‘园蓝’(‘Gardenblue’)2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对经干旱或淹水胁迫处理14 d后以及恢复正常水分供应后幼苗的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干旱或淹水胁迫处理14 d,2个品种幼苗的生长均受到严重抑制,根系干质量、茎叶干质量、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而根冠比和气孔限制值则基本上高于对照,且气孔限制值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恢复正常水分供应60 d后,2个品种的根系干质量和茎叶干质量仍低于对照、相对生长速率接近或高于对照、根冠比均高于对照。干旱或淹水胁迫处理7和14 d,2个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指数(CCI)、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有效光量子产量〔Y(Ⅱ)〕总体上低于对照;干旱胁迫解除后2个品种叶片的CCI值和Fv/Fm值迅速恢复至对照水平,但在淹水胁迫解除7 d后它们的CCI值和Fv/Fm值仍保持下降趋势,至淹水胁迫解除14 d后恢复至对照水平;2个品种叶片的Y(Ⅱ)值在干旱或淹水胁迫解除7 d后仍持续降低,至干旱和淹水胁迫解除14 d后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干旱或淹水胁迫对兔眼蓝浆果品种‘粉蓝’和‘园蓝’的生长及光合特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淹水胁迫的抑制作用较强,但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在干旱或淹水胁迫解除后二者的生长和光合特性均不同程度恢复。另外,水分胁迫条件下导致2个品种光合能力下降的主导因素是气孔限制因子。
韦继光曾其龙姜燕琴刘星凡刘梦华王天寿
关键词:水分胁迫兔眼蓝浆果气体交换参数相对生长速率
拟除虫菊酯气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拟除虫菊酯具有较强的手性特征,包含多种异构体,不同异构体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因此,其异构体的手性拆分具有重要的意义。气相色谱分析法因其分辨率高,峰容量大,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选择性强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拟除虫菊酯的手性拆分中。文章通过阐述基于氢键作用、配位作用、包结络合作用的3种手性固定相的拆分机制,综述了气相色谱用于拟除虫菊酯手性分离的研究状况。此外,文章还分析了有机溶剂、水、温度等对拟除虫菊酯在拆分过程中差向异构现象的影响。
王芳张莹颜冬云秦文秀赵英姿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手性拆分气相色谱
L-半胱氨酸对水稻根系吸收亚硒酸盐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张联合郁飞燕李友军苗艳芳
关键词:L-半胱氨酸亚硒酸盐水稻还原型谷胱甘肽
番茄作物抗盐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番茄是广泛种植的作物,但由于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导致了番茄产量下降。本文主要介绍了盐渍化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危害,并从植株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了番茄抗盐性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分析了化学措施、基因工程及微生物接种等抗盐技术的有效性及其机理,表明了有机无机物配施、抗盐锻炼、抗盐砧木嫁接及丛枝真菌接种技术等传统措施对促进番茄抗盐性均有良好的效应;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途径等现代转多基因技术在增强番茄抗盐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应加强传统措施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优化,从而增强番茄抗盐的能力。
王利民黄东风林琼李昱栗方亮何春梅张青
关键词:盐胁迫番茄基因工程嫁接技术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