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2YJAZH214) 作品数:6 被引量:31 H指数:3 相关作者: 周正红 邱萌 金苗 更多>> 相关机构: 扬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扬州职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AIDS/HIV阳性患者心理压力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为艾滋病(AJ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Ⅳ)引起的以T淋巴细胞损害为主的慢性传染病。HIV阳性主要指HIV抗体阳性的未发病人群。由于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死率高,且社会人群对AIDS患者存在偏见、歧视等,使AIDS/HIV阳性患者面对着疾病、社会或家庭等多重压力[1]。适度压力对维护个体身心健康和功能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而长期的、超过个体适应能力的压力对健康是有害的[2]。因此,对MDS/HIV阳性患者进行心理压力质性研究,可以掌握其面临的压力来源,为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提供指南。 周正红 高艳霞关键词:HIV阳性 心理压力 AIDS/HIV阳性患者应对方式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AIDS/HIV阳性患者应对方式,准确把握其应对特点。方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30例住院AIDS/HIV阳性患者进行调查。结果:AIDS/HIV阳性患者面对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1),而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结论:AIDS/HIV阳性患者不能正确面对疾病,对待疾病常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这对提高治疗依从性、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极为不利。 高艳霞 周正红关键词:HIV阳性 回避 CMNB疗法对AIDS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影响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CMNB疗法对AIDS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扬州市苏北医院新区分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期间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由AIDS专科医护人员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CMNB疗法,6个月后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以及AIDS生活质量测定简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分值普遍偏低,6个月后,两组的生存质量均有所提高,干预组各分值分别为:心理(16.01±2.5)分,生理(14.00±2.81)分,独立性(13.51±2.79)分;对照组分值分别为:心理(13.52±2.9)分,生理(11.20±2.92)分,独立性(11.60±2.90)分,干预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5%,对照组为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 NB疗法能有效提高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改善身心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邱萌 金苗 周正红关键词:AIDS患者 治疗依从性 艾滋病HIV阳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通过对AIDS/HIV阳性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以便掌握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新区分院一病区住院的AIDS/HIV阳性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AIDS/HIV阳性患者躯体化(U=8.25)、焦虑(U=7.48)、抑郁(U=13.82)、精神病性(U=3.12)的因子分和总得分(U=8.33)高于全国常模(P<0.05);强迫(U=-2.13)、偏执(U=-8.22)、人际关系敏感(U=-2.13)的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而敌对和恐惧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相比无差异。AIDS/HIV阳性患者群体内部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显示:性别差异表现为男性偏执因子分高于女性(t=4.34,P<0.05),强迫和抑郁的因子分低于女性(t=-2.56,t=-3.30;P<0.05);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的年龄、感染途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检出时间等在各维度因子分比较均无差异。结论 AIDS/HIV阳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并存在较多躯体不适,休息和睡眠欠佳,而且女性情况更为严重。 周正红 高艳霞关键词:艾滋病 HIV阳性 心理健康 心身医学 传染病 艾滋病患者和HIV病毒感染者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患者和HIV病毒感染者进行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研究,了解其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状况。方法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对苏北人民医院新区分院一病区住院的艾滋病患者和HIV病毒感染者进行调查。结果艾滋病患者和HIV病毒感染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常模(P<0.01);未婚、离异和丧偶者的客观支持得分显著低于已婚者(P<0.01),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不高。家庭关怀方面:33.3%的艾滋病患者和HIV病毒感染者家庭功能严重障碍,56.7%的艾滋病患者和HIV病毒感染者家庭功能中度障碍,仅10.0%的艾滋病患者和HIV病毒感染者家庭功能良好。结论艾滋病患者和HIV病毒感染者面临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均不足,而未婚、离异和丧偶者的情况更严重。 周正红 高艳霞江苏地区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行为、心理和社会因素 2016年 目的 调查和分析江苏地区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行为、心理和社会因素。方法 选取江苏地区120例年龄≥50岁的HIV抗体阳性且仍然存活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一般情况行为因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知晓情况、婚姻生活情况以及AIDS知识和态度进行调查。描述和分析江苏地区中老年HIV感染者的行为、心理和社会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中男68例,女52例;平均年龄(64.15±5.42)岁,年龄60-70岁者最多(55例,45.83%),汉族占绝大多数(109例,90.83%);文化程度多为文盲(37例,30.83%)和小学(44例,36.67%),已婚较多(78例,65.0%),职业大多为农民(60例,50.0%)和无业(38例,31.67%);年收入〈5 000元(87例,72.50%)为主。对68例男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商业性伴发生性关系的主要原因为生理上有需求(37例,54.41%);方式主要为普通性交(61例,89.71%);大多数人AIDS知晓率(59例,13.24%)和安全套使用率(6例,8.82%)较低。与男性患者比较,老年女性患者感染后更感到后悔、更希望得到理解和安慰。结论 中老年男性HIV感染途径主要为商业性行为感染,中老年HIV患者AIDS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低,需加强对其进行AIDS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干预。 邱萌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社会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