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2009HH0023)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先勇刘桂华魏志勇张启戎高国防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预先研究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点云
  • 2篇云台
  • 2篇摄像机
  • 2篇双目
  • 2篇平差
  • 2篇结构光
  • 2篇矩阵
  • 2篇机器视觉
  • 2篇光束法
  • 2篇光束法平差
  • 2篇本质矩阵
  • 1篇大型锻件
  • 1篇大型铸件
  • 1篇迭代
  • 1篇迭代算法
  • 1篇动目标
  • 1篇动目标检测
  • 1篇锻件
  • 1篇多视点
  • 1篇多视点云

机构

  • 12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刘先勇
  • 7篇刘桂华
  • 2篇高国防
  • 2篇张启戎
  • 2篇魏志勇
  • 2篇杨英保
  • 2篇杨俊平
  • 2篇刘钦
  • 2篇刘焕玲
  • 1篇胡建才
  • 1篇王文斌
  • 1篇郭进
  • 1篇姚一永
  • 1篇冯全源
  • 1篇张华
  • 1篇肖宇峰
  • 1篇亓学芹
  • 1篇吴丽娟
  • 1篇吴康东
  • 1篇严春梅

传媒

  • 4篇工具技术
  • 3篇光电工程
  • 1篇传感器世界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年份

  • 2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改进投影方法的点云拼接算法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传统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在收敛速度或拼接精度上无法同时满足实时测量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双目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的快速且高精度的点云拼接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参考视点云上的采样点反向投影到目标视点云的2D成像平面上,然后再将2D反向投影点正向投影到目标视点云上,展示了一种由目标视投影点到采样点法线上的投影直至收敛于线—面交点的迭代过程。实际测量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拼接精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收敛速度,是一种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拼接算法。
杨英保刘先勇杨俊平
关键词:最近点迭代算法结构光测量反求工程
基于一维激光测距仪和云台的场景三维重建被引量:3
2011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激光测距仪和云台对场景进行三维重建的方法。该方法设计了简单的标定物,建立激光测距仪坐标系和云台坐标系模型,统一了坐标系转换方程,并根据正交直线的共线性、正交性及共面性等测度建立目标函数,完成激光测距仪和云台位置关系的精确标定,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后,实现对场景物体的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并具有较高的三维重建的精度,可有效应用于场景的三维重建。
刘钦刘桂华罗颖严春梅
关键词:激光测距仪云台三维重建
基于标志点的多视点云优化拼接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基于标志点序列扫描点云拼接过程中出现的累积误差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光束法平差方法计算最优全局点位的拼接优化算法。该方法以扫描特征点在全局坐标系下的位置为初始值,以反投映残差最小化为目的,构建优化代价函数,通过迭代的方法计算特征点的全局最优点位,最后以该最优点位为基准,对序列点云进行空间位置调整。实际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明显减少拼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累积误差,具有提高拼接精度的作用。
杨英保刘先勇杨俊平
关键词:机器视觉标志点光束法平差
一种改进型surendra背景更新算法的FPGA实现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现有的动态背景提取运动目标物体算法复杂且难以在硬件上实现的问题,研究了改进型surendra背景更新算法原理的特点,提出了改进型surendra背景更新算法的硬件结构,并对硬件结构进行综合、仿真后,在FPGA芯片上实现。
吴康东刘桂华程海狮
关键词:运动目标检测FPGA
一种无标记点三维点云自动拼接技术被引量:8
2012年
基于相位投影和双目的三维光学测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受投影光测量系统单次测量范围大小的限制,对大型物体的测量需要在表面粘贴圆形标记点进行多次拼接的缺点,探讨一种基于SIFT的无标记点自动拼接技术。该技术采用SIFT方法获取两次测量的特征点,其次结合RANSAC求出图像特征点的匹配关系,再根据立体匹配中图像特征点与三维点云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二维特征点的对应关系映射到三维点云的对应关系上,最后由SVD奇异值分解算法求得旋转和平移矩阵实现拼接。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避免在被测量对象上粘贴标记点,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自动拼接。
郭进刘先勇陈小宁姚一永
关键词:双目视觉SIFTSVD
基于结构光技术的高光表面三维测量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分析了结构光技术对高光表面无法完整测量的原因,提出一种双目多次曝光测量和投影仪-摄像机单目测量相结合的三维测量方法。双目结构光系统中的两个相机采用不同的曝光时间采集一系列光栅条纹,并从每次曝光中选择高质量像素解相。将每次曝光的选择结果拼合成一张完整的相位图,并通过三角原理法计算三维坐标。双目结构只对左右相机可视区域测量,投影仪-摄像机单目测量避免了由于某个单摄像机视线存在高光或遮挡等原因引起的三维测量数据缺失问题,有效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完整性。实验表明,上述方法测量高光表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系统测量精度可达0.06mm。
吴丽娟刘桂华刘先勇张启戎魏志勇高国防
关键词:机器视觉
智能视频分析在输电线舞动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获得有效的测量信息,建立架空输电线舞动自动监测系统,采用图像与视觉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智能视频分析在舞动监测中的应用的系统设计。该方法采用固定于杆塔上的摄像头拍摄杆塔和电缆图像,在电力线上加装参照物的方法增强识别效果,采用智能视频分析算法获得舞动轨迹、幅度与角度。该系统通过ZigBee技术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可靠通信,采用风光互补供电方式保证野外供电的持续可靠。为输电线舞动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刘桂华刘焕玲肖宇峰张华
关键词:输电线舞动智能视频分析ZIGBEE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
本质矩阵五点算法伪解的两种剔除策略被引量:8
2010年
本质矩阵五点算法是实现三维测量中双视图相对定向的常见方法,在其计算过程中常常采用多项式求解技术,从而引发了解的多异性。为了确定正确解,提出了五点算法的两种改进实现形式,用于消除多异解。它首先用点在相机前的约束排除非物理可实现解,然后在剩余的可能解中分别计算当前双视图中所有公共点的Sampson距离或反投影残差之和,最小值对应的相机参数即为正确的定向参数值。仿真和真实实验均证明了两种策略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且基于Sampson的方法较基于反投影的方法速度快。
王文斌刘桂华刘先勇邱志强
关键词:本质矩阵
大型锻件热态三维结构光在线测量技术被引量:11
2010年
针对大型锻件尺寸的在线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光的立体视觉测量方法。该方法针对红热态高温条件下结构光条纹难以获取的问题,采用物理滤色和数字滤色相结合的办法克服热态表面辐射的影响,同时采用多频相移技术以显著提升抗噪能力;针对大型物体测量提出了基于标记球的多视测量自动拼接方案。现场实验验证表明,基于结构光立体视觉的三维测量实验系统可以在15m远距离实现在线大型锻件非接触测量,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方便快捷、简单可靠的特点,能满足大型铸锻件热态在线测量的要求。
刘桂华刘先勇冯全源魏志勇张启戎高国防
关键词:大型铸件结构光
基于因子分解和光束法平差的摄像机自标定被引量:12
2011年
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分解和光束法平差的摄像机自标定算法,只需手持定焦摄像机围绕物体拍摄3幅以上图像即可估计出摄像机的内参数以及畸变系数。该方法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由于在因子分解重建过程中采用了所有图像的信息,因此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二是由于在完成欧式重构后采用光束法平差对摄像机内参数以及畸变系数进行了非线性优化,因此具有较高的标定精度;三是由于对标定物体、摄像机运动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易于实现。仿真和真实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特别适用于基于图像序列的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算法已经成功应用于绵阳铁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特征点拍照测量系统(TN3DOMS.FPv1.2)。
胡建才刘先勇邱志强
关键词:摄像机自标定光束法平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