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0602020B)

作品数:28 被引量:188H指数:9
相关作者:姚超李效棠丁永红刘建平张国庆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工业学院江苏省凹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大紫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常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化学工程
  • 8篇理学
  • 4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0篇纳米
  • 10篇凹凸棒
  • 9篇凹凸棒土
  • 8篇复合材料
  • 8篇复合材
  • 7篇有机表面改性
  • 7篇表面改性
  • 6篇偶联剂
  • 6篇硅烷
  • 6篇硅烷偶联
  • 6篇硅烷偶联剂
  • 5篇硬脂
  • 5篇硬脂酸
  • 5篇有机表面修饰
  • 5篇纳米复合材料
  • 5篇改性
  • 5篇表面修饰
  • 4篇纳米TIO2
  • 4篇聚苯
  • 4篇聚苯胺

机构

  • 28篇江苏工业学院
  • 15篇江苏省凹土工...
  • 10篇江苏南大紫金...
  • 6篇江苏河海纳米...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常州华珠颜料...

作者

  • 28篇姚超
  • 15篇李效棠
  • 11篇丁永红
  • 10篇刘建平
  • 6篇张国庆
  • 6篇聂天琛
  • 6篇成庆堂
  • 6篇徐斌海
  • 5篇曾永斌
  • 5篇李峰
  • 4篇张良
  • 4篇陆路德
  • 4篇吴凤芹
  • 4篇李锦春
  • 4篇汪信
  • 4篇李为民
  • 3篇杨绪杰
  • 2篇尹芳华
  • 1篇郑晓林
  • 1篇宗封琦

传媒

  • 6篇化工新型材料
  • 4篇涂料工业
  • 3篇日用化学工业
  • 3篇非金属矿
  • 2篇化工矿物与加...
  • 2篇江苏工业学院...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矿冶工程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非金属矿...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年份

  • 3篇2009
  • 19篇2008
  • 6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相转移法有机表面改性纳米TiO_2被引量:5
2008年
以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LM-N308)为有机表面改性剂,用相转移法对金红石相纳米TiO2进行有机表面改性。采用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TG-DT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亲油化度实验等对所得的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LM-N308以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在纳米TiO2表面。HRTEM结果显示,在纳米TiO2的表面存在厚度均匀约2nm的有机包覆层。TG和亲油化度实验数据表明,纳米TiO2表面化学吸附的LM-N308的饱和质量分数为7.0%~9.7%。分散性实验表明,经LM-N308表面改性的纳米TiO2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
尹芳华姚超聂天琛李为民
关键词:相转移法纳米TIO2有机表面改性
PP/白云石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硅烷偶联剂(SG-Si900)对白云石凹土进行有机表面改性,通过IR和TG-DTG对改性前后的凹土进行了表征。将经过表面处理的凹凸棒土与PP复合制备聚丙烯/凹凸棒土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表明,在凹凸棒土填充量达到2%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和拉伸强度达到最大。
张良姚超丁永红李效棠李连惠
关键词:有机表面改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有机表面修饰温度对纳米二氧化钛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首先制备出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然后通过蒸馏的方法,把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由水分散液转移到溶有硬脂酸的甲苯溶液中,以确保纳米二氧化钛在有机相中进行表面修饰.然后升温到不同的温度,利用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有机表面修饰,研究了有机表面修饰温度对纳米二氧化钛微结构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分析(TG-DTG)、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等对有机表面修饰前后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与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之间存在双齿配位方式的化学键作用,硬脂酸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形成了均匀的单分子化学修饰层.随着表面修饰温度的升高,纳米二氧化钛的晶粒逐渐长大,硬脂酸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化学包覆量逐渐下降,硬脂酸分子间排列更加紧密,硬脂酸包覆层由1nm变为2~3nm.表面修饰温度对硬脂酸与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结合方式影响不大.
姚超丁永红李为民王茂华陆路德汪信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硬脂酸微结构
H2SO4-PANI/ATP纳米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和结构表征
2008年
用原位聚合法在凹凸棒土(ATP)的表面包覆上硫酸(H2SO4)掺杂的聚苯胺(PANI),合成了H2SO4-PANI/AT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聚合温度、苯胺包覆率、H2SO4掺杂量、聚合时间和过硫酸铵(APS)用量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为20℃,苯胺包覆率为30%,聚合时间为4h,n(An)∶n(APS)∶n(H2SO4)=1∶1∶7.75时,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可达到3Ω.cm。并通过TG-DTA、XRD、FTIR对该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曾永斌姚超丁永红李效棠刘建平
关键词:聚苯胺凹凸棒土原位聚合纳米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
包覆条件对纳米二氧化钛光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硅酸钠水解生成的无定形氧化硅对金红石相纳米TiO2进行表面包覆,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加料速度和热处理条件对纳米TiO2光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80℃~95℃,pH9~10,加料速度1.0mL·min^1-1.2mL·min^-1反应时,所得的纳米TiO2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适当的热处理有利于提高纳米TiO2的光稳定性。
成庆堂姚超李峰徐斌海
关键词:化妆品添加剂纳米TIO2光稳定性氧化硅包覆
加料方式对纳米氧化锌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以硫酸锌和碳酸铵为原料,采用不同加料方式制备了纳米氧化锌前驱体,然后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锌。利用XRD、DTA-TG、IR、BET和TEM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料方式Ⅰ得到的前驱体为Zn4(OH)6CO3,而加料方式Ⅱ得到的前驱体为Zn4(OH)6CO3和Zn5(OH)6(CO3)2的混合物。XRD和TEM分析结果显示,加料方式Ⅰ得到的纳米氧化锌的晶粒尺寸和原始粒径较小,且分散性好。
李峰姚超成庆堂徐斌海
关键词:化妆品添加剂纳米氧化锌加料方式微结构
聚苯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聚苯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综述了聚苯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制备方法、表征手段、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聚苯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姚超曾永斌丁永红郑晓林李效棠
关键词:聚苯胺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功能材料
葵二酸对纳米ZnO的有机表面修饰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葵二酸对纳米ZnO进行有机表面修饰。采用红外光谱(IR)、热分析(TG-DT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润湿性实验、分散性实验等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ZnO进行表征。红外光谱、TEM及XPS表明,在纳米ZnO表面包覆有葵二酸的有机层。热分析显示,包覆量约为14.5%。润湿性及分散性实验表明,经葵二酸改性的纳米ZnO的表面性质由亲水变为疏水。
聂天琛姚超李锦春杨绪杰陆路德汪信
关键词:纳米ZNO有机表面修饰
TSA-PANI/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和结构表征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凹凸棒土(ATP)的表面包覆上对甲苯磺酸(TSA)掺杂的聚苯胺(PANI),合成了TSA-PANI/AT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聚合温度、苯胺包覆率、聚合时间和过硫酸铵(APS)用量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APS)∶m(An)∶m(ATP)∶m(TSA)=2.45∶1∶3.33∶7.93,聚合温度为20℃,聚合时间为4h的条件下,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可达7Ω.cm。并通过TG-DTA、XRD、FTIR对该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曾永斌姚超丁永红李效棠刘建平
关键词:聚苯胺凹凸棒土对甲苯磺酸纳米复合材料
SSA-PANI/ATP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被引量:6
2008年
用原位聚合法在凹凸棒土(ATP)的表面包覆上5-磺基水杨酸(SSA)掺杂的聚苯胺(PANI),合成了SSA-PANI/AT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SSA掺杂量、聚合温度、苯胺包覆率、聚合时间和过硫酸铵(APS)用量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An)∶m(APS)∶m(ATP)∶m(SSA)=1∶2.45∶3.33∶2.08,聚合温度为20℃,聚合时间为4 h时,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可达到3.5Ω.cm。并通过TG-DTA、XRD、FTIR和TEM对该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吴凤芹曾永斌姚超李效棠刘建平
关键词:原位聚合纳米复合材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