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566)

作品数:21 被引量:221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洪军贺稚非陈康项怡邓泽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重庆市农产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响应面
  • 4篇乳杆菌
  • 4篇发酵
  • 3篇牛肉
  • 3篇猪肉
  • 3篇响应面法
  • 3篇响应面法优化
  • 3篇响应面分析法
  • 3篇感官
  • 2篇银花
  • 2篇植物乳杆菌
  • 2篇山楂
  • 2篇嫩化
  • 2篇总黄酮
  • 2篇凉茶
  • 2篇绿原
  • 2篇绿原酸
  • 2篇金银花
  • 2篇黄酮
  • 2篇挥发性

机构

  • 21篇西南大学
  • 2篇重庆市农产品...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1篇李洪军
  • 19篇贺稚非
  • 5篇陈康
  • 4篇邓泽丽
  • 4篇项怡
  • 3篇黄业传
  • 2篇尚永彪
  • 2篇王庭
  • 2篇秦刚
  • 2篇肖夏
  • 2篇甘奕
  • 2篇余力
  • 2篇徐明悦
  • 2篇孟晓
  • 1篇唐军
  • 1篇张宇昊
  • 1篇夏杨毅
  • 1篇杨佳艺
  • 1篇李凤
  • 1篇夏启禹

传媒

  • 6篇西南大学学报...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肉类工业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肉营养特点与人体健康被引量:20
2012年
文章从我国居民营养素摄入现状出发,对近年来国内外兔肉营养成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其脂肪酸的组成、胆固醇、氨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等,特别是它高蛋白质、低胆固醇、低热量、高比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高赖氨酸、高钾低钠、高维生素B12的特点,是一种符合我国居民现代需求的优质肉品。
杨佳杨佳艺王国栋李洪军
关键词:兔肉营养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
山楂饮料发酵工艺被引量:6
2015年
以山楂为原料,利用植物乳杆菌PMO发酵,研制具有山楂特殊风味和营养价值的山楂乳酸发酵饮料。以pH、总酸、总黄酮含量、乳酸菌活菌数、感官评分为指标,研究了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糖添加量对发酵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饮料乳酸菌活菌数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山楂活菌饮料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山楂活菌饮料适宜的发酵条件为:蔗糖与葡萄糖的质量比为3:2、植物乳杆菌接种量4%、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8 h、糖添加量的质量分数为8%。在此条件下,测得的山楂发酵液的活菌数为8.334 lg(CFU/mL),感官评分91.5。
邓泽丽李洪军甘奕陈康贺稚非
关键词:山楂发酵正交试验
金银花乳杆菌发酵凉茶的研制被引量:8
2016年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植物乳杆菌发酵金银花凉茶的工艺条件。以金银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植物乳杆菌PMO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糖添加量对金银花凉茶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PMO经过驯化过程,其在金银花凉茶中具有优良的增殖活性;金银花凉茶中绿原酸含量受发酵过程影响较小,始终稳定在29.20 mg/g左右;金银花凉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PMO接种量3%、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4 h、糖添加量7%。
陈康Oh Young Joo李洪军Tae Seok Kim贺稚非Ik Hyun Yeo
关键词:发酵绿原酸
甲鱼脱腥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究甲鱼风味的组成以及不同脱腥剂对甲鱼脱腥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甲鱼为实验对象,通过感官评定比较了不同脱腥剂对甲鱼的脱腥效果,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分析测定了脱腥前后甲鱼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红茶-氯化钠和料酒-醪糟对甲鱼的脱腥效果较好,且在脱腥前、红茶-氯化钠处理和料酒-醪糟处理后的甲鱼样品中分别检测出46、21和29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烃类以及芳香族化合物,且经脱腥剂处理后甲鱼的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明显减少,其中红茶-氯化钠的脱腥效果略优于料酒-醪糟,但其制备过程较为繁琐。结论:甲鱼的脱腥方法为室温条件下6%料酒-6%醪糟腌制60min。
项怡李洪军徐明悦余力贺稚非
关键词:甲鱼脱腥感官评定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葛花与枳椇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葛花与枳椇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原料比、粉碎粒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选择适当的试验因素和水平,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和Box-Behnken设计法设计响应面试验,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以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葛花与枳椇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原料比(葛花与枳椇子)2.2∶1,不粉碎,料液比1∶21,时间85min,在该条件下验证,总黄酮得率可达到8.31mg/g,接近预测值8.37mg/g.最优提取条件下的提取次数试验表明,提取2次效果最好.
洪金艳李洪军甘奕陈康夏启禹贺稚非
关键词:葛花枳椇子总黄酮响应面分析法
全公猪肉膻味物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粪臭素和雄烯酮是引起公猪肉膻味的主要物质。本文对全公猪膻味物质的概念、种类以及近年国内外对膻味物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利用生物方法降解膻味物质的思考,为今后全公猪膻味物质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和思路。
孟晓贺稚非李洪军
关键词:降解
猪肉制品冷藏中感官特性和挥发性物质变化的回归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猪肉制品冷藏中感官特性和挥发性物质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方法】以荣昌猪和PIC猪背最长肌为材料,经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在4℃条件下避光透氧冷藏,在第0、3和6天分别测定各样品感官特性、TBARS值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冷藏中各样品肉香味明显减弱而异味显著增加,一些脂肪氧化产物的含量和TBARS值也显著增加;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发现,肉香味(Meat-F)、热异味(WOF-F)和TBARS值分别与31、23和8种挥发性成分显著相关,可分别以这些成分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对各样品的Meat-F、WOF-F与TBARS值进行很好的预测。【结论】猪肉制品冷藏中感官特性的变化主要是由一些挥发性成分在产品中浓度的变化引起的。
李洪军黄业传贺稚非李凤
关键词:肉香味挥发性物质
短乳杆菌1.12发酵过程中去除粪臭素的条件优化(英文)被引量:4
2013年
粪臭素是在公猪大肠内产生的一种会影响猪肉品质的物质。本研究利用短乳杆菌1.12(Lactobacillus brevis1.12,L.brevis1.12)对粪臭素进行去除实验,在此过程中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L.brevis1.12在发酵过程中去除粪臭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且研究各发酵参数之间的交互效应。经过实验得出L.brevis1.12在发酵过程中去除粪臭素的最佳条件是:接种量为77mL/L,发酵液量为107mL,发酵时间为4d,发酵温度为36.6℃,pH为5.61。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粪臭素去除率是71.83%±0.07%。另外,研究表明,短乳杆菌1.12的发酵上清液对粪臭素的去除能力最强,其去除率为17.25%±0.79%(24h),并且证明了短乳杆菌1.12去除粪臭素的作用不是物理吸附。
孟晓贺稚非李洪军
关键词:粪臭素12响应面
响应面法优化酶嫩化牛肉工艺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充分利用牛肉资源,提高牛肉产品品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木瓜蛋白酶嫩化牛腿肉工艺条件.以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木瓜蛋白酶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剪切力为响应值,获得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嫩化牛腿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30℃,处理时间26min,木瓜蛋白酶用量20U/g,pH值为7.0.该条件下牛腿肉的剪切力为4 583.85g,与对照组的剪切力7 792.98g相比,显著降低(p<0.01),且牛腿肉保持较好的外形和色泽.
夏军军李洪军耿铁柱贺稚非
关键词:响应面木瓜蛋白酶嫩化
中国传统肉类食品现代化发展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我国食品主要由中国传统食品和西式食品组成,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推动我国食品工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肉类食品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重点阐述了传统肉类食品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李洪军尚永彪贺稚非唐军夏杨毅张宇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