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1JA75011-44031)

作品数:54 被引量:46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吉鹏王林林赵鹏韩旭赵一航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小说
  • 11篇文学
  • 9篇鲁迅因子
  • 3篇女性
  • 3篇文化
  • 3篇鲁迅精神
  • 2篇正始文学
  • 2篇作家
  • 2篇乡土
  • 2篇小说创作
  • 2篇孤独
  • 2篇孤独者
  • 2篇国统区
  • 2篇国统区文学
  • 2篇阿Q
  • 1篇新乡土文学
  • 1篇新月
  • 1篇新月派
  • 1篇性文学
  • 1篇杨骚

机构

  • 47篇辽宁师范大学
  • 4篇徐州师范大学
  • 2篇大连轻工业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辽宁省社会科...

作者

  • 43篇王吉鹏
  • 5篇王林林
  • 4篇赵一航
  • 4篇赵鹏
  • 4篇韩旭
  • 3篇霍虹
  • 3篇杜亮梅
  • 3篇王敏
  • 2篇尹钰婷
  • 2篇李丹
  • 2篇黎秀娥
  • 2篇高明明
  • 2篇于宁
  • 1篇赵欣
  • 1篇潘玉红
  • 1篇周娟
  • 1篇董毛毛
  • 1篇王丽丽
  • 1篇张堂会
  • 1篇印然然

传媒

  • 5篇宁波职业技术...
  • 3篇嘉兴学院学报
  • 3篇浙江万里学院...
  • 3篇盐城师范学院...
  • 3篇石家庄学院学...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唐山师范学院...
  • 2篇文山师范高等...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温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阴山学刊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9
  • 15篇2008
  • 18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3
  • 4篇200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祥林嫂型女性
2002年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是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代表 ,祥林嫂形象出现后 ,现代作家塑造了一大批命运及精神气质与祥林嫂十分相似的劳动妇女形象。阶级、父权的压迫 ,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 ,共同造就了妇女的悲惨命运。从祥林嫂妇女形象中 。
王吉鹏李红艳
关键词:现代小说女性宗法制度
鲁迅与清代狭邪小说
2008年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通过历史考证和文本分析,考评了清代狭邪小说的艺术渊源、发展阶段、内容及艺术特点,很多观点至今仍泽被后人。但鲁迅的狭邪小说观还具有局限性,他对狭邪小说的滥觞之作、成因、阶段性变化原因及使用方言写作等问题的论述都不尽如人意。
王吉鹏于宁
呐喊的“过客”与封闭的“女巫”——鲁迅、张爱玲小说比较论被引量:4
2002年
鲁迅与张爱玲是两位在哲学层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作家 ,他们的小说在揭示人性、解剖国民性、悲剧性地体悟人生、思索人类生存命运和现代主义手法运用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之处 ,他们都用荒诞的艺术手段写出人灵魂的深度和精神的孤独。
王吉鹏马琳
关键词:小说
鲁迅与新历史主义文学
2007年
从文化精神角度来看,鲁迅与新历史主义作家都秉持着"历史循环论"的基本观点,对正史的叙述强烈的质疑,进而在野史轶闻中寻找历史本真;关于历史与文学关系的问题上,两者都认同历史仅为文学提供了言说的舞台,文学为了揭示精神实质,完全可以砸碎时空的局限,使传统与现代并置于同一写作空间。从艺术手法上看,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作品与新历史主义的小说都采用了反讽和虚构的言说手法。
王吉鹏韩旭
关键词:历史观
论鲁迅对司马迁的认同与超越
2006年
本文解读了鲁迅对司马迁的评述,并以《故事新编》和《史记》为例,从悲剧英雄情结、复仇意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对鲁迅的影响以及鲁迅对司马迁的超越。杂文和《史记》分别作为鲁迅和司马迁文学世界的主体,在艺术上都讲究含蓄美,畅达明朗,然而鲁迅的杂文更追求诗情和诗美,体现出高深的文学造诣。
王吉鹏王林林
关键词:司马迁
国统区文学中的鲁迅因子
2008年
对鲁迅精神的解读,极大影响了国统区文学创作的传统。这首先源于个人对鲁迅的崇敬和战时中国的需要,由此展开了对鲁迅的纪念活动和研究工作。通过这些活动和工作,加深了国统区作家对鲁迅精神的认识。鲁迅精神也同样渗透在国统区作家的写作上,他们继承并发扬了鲁迅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和讽刺艺术手法,创作了大量作品,揭露并反抗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黑暗统治和封建观念对人民思想的毒害,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吉鹏赵一航
关键词:国统区文学鲁迅精神现实主义讽刺
鲁迅与近代翻译被引量:2
2003年
鲁迅在继承和借鉴中国近代翻译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骄人的翻译成就。他致力于翻译外国优秀的作品以期能引进文明,改造社会,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思想、翻译原则和翻译风格。
李力孙晨
关键词:近代翻译
鲁迅与南社
2003年
鲁迅一生中曾参加和关注许多革命组织与文学团体,南社即其一有代表性的文学社团。南社成员与鲁迅曾有相同或相似的追求或经历,他们的文学创作亦异同互现。南社社员在辛亥革命时用血与笔对满清与军阀作了不懈的斗争,写下了光彩的一页。"五四"后,一部分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抱残守缺,未能突破自身局限而被历史所淘汰。鲁迅亦来自旧营垒,且与众多南社社员交往密切,却并不固步自封,而是勇于解剖自己,善于总结经验,超越旧我,与时俱进。同时,他对南社的评价也颇恰当,一语中的。
李坚怀
鲁迅对彭家煌的影响探析被引量:1
2007年
彭家煌作为“五四”新文化浪潮激荡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和文学创作上都深受鲁迅的影响,成为重要的乡土小说家。他的小说不论是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艺术手法的运用,都呈现出与鲁迅惊人的相似。
王吉鹏孙晶
关键词:彭家煌
鲁迅与正始文学
2008年
鲁迅立足于正始时期的社会生活对正始文学进行把握,并通过品评正始文学、文士来讽喻现实世界。而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人与鲁迅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他们都有着对生命意识的悲剧体悟以及对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的追求。这种精神气质反映在文学上,鲁迅小说的狂人形象与正始名士有着深刻的血缘关系,同时,鲁迅的杂文也深受正始文学哲理思辨色彩的影响,有着令人折服的逻辑力量。
王吉鹏王林林
关键词:正始文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