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ZS009)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唐晓涛麦思杰赖明宗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拜上帝会
  • 2篇地方社会
  • 2篇正统
  • 2篇太平天国
  • 2篇土司
  • 2篇明代
  • 1篇地方历史
  • 1篇信仰
  • 1篇瑶民
  • 1篇移民
  • 1篇缘由
  • 1篇正统化
  • 1篇正统性
  • 1篇社会变革
  • 1篇神明
  • 1篇土著
  • 1篇起义
  • 1篇迁址
  • 1篇乾隆

机构

  • 7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篇唐晓涛
  • 1篇麦思杰
  • 1篇赖明宗

传媒

  • 3篇民族研究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清史研究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甘王神形象的变化及其正统化过程
2011年
广西象州大樟乡甘王庙因被洪秀全及其拜上帝会徒砸毁而闻名。考察甘王神自宋代以来神明形象的变化以及大樟乡甘王庙成为"祖庙"的过程,揭示神明正统化背后所涵含的华南民族逐步纳入王朝体系的象征性意义,有助于人们对太平天国发生的深层历史根源的把握。
唐晓涛赖明宗
关键词:正统化拜上帝会
清中后期村落联盟的形成及其对地方社会的意义——以“拜上帝会”基地广西浔州府为例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以太平天国拜上帝会基地广西浔州府为例,探讨清代中后期民间的祭祀性地缘组织——村落联盟之形成及其对地方社会的意义。本文指出,明清时期的浔州府地区在地方社会秩序形成过程中,发展出以社、庙祭祀为中心的超宗族、超村落的地缘组织即村落联盟。村落联盟在清中后期成为地方进行乡村整合的重要形式,更随着朝廷制度的变化,借用国家行政法规术语来使自身的存在合法化,成为地方最主要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深刻影响着地方社会的历史进程,在浔州府地区,它成为拜上帝会建立的重要背景,在华南其他地方,其对地方社会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深究。
唐晓涛
关键词:清代拜上帝会
试论“猺”、民、汉的演变——地方和家族历史中的族群标签被引量:5
2010年
广西大藤峡地区在明代以"猺乱"频繁而闻名。明中期,桂西土司狼兵进入当地平乱,明政府安插教化,形成了"猺"、"獞"、"狼"、"民"等族类共存的格局。清朝,隨着国家正统文化秩序确立,土著通过创建宗族等方式建构祖先的士大夫形象。现今该地区被称为"猺"、"獞"、"狼"者已踪影难觅,取而代之者是被认定为"汉族"的人群,大多族谱也称祖先来自广东。族群标签及族谱编撰的背后,呈现的是地方社会变迁与国家秩序建立的复杂历史过程。本文以大藤峡地区崇姜里人群的身份变化为个案来揭示此过程。
唐晓涛
客商与地方土著的冲突与调适——清初至太平天国前浔州府社会面貌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对清代商人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及其如何影响地方历史进程的研究,需要发掘细致的地方材料加以阐释。地处广西中东部的浔州府是明代大藤峡"猺乱"核心区,也是清末太平天国起事地。18世纪广西浔州府河谷地带因应两广米粮贸易而迅速开发,大量粤东客商进入当地的活动,既改变了明代以土著"猺"、"獞"为主体的族群构成与认同,又成为引起地方经济开发的动力,更将珠江三角洲的士绅化和宗族化意识形态导入当地,深刻塑造了浔州府清初直至太平天国前的社会历史面貌。关于粤商在浔州府与地方力量的冲突与调适的探讨,有助于拓宽对所研究地域的社会面貌及历史进程的认识,是全面把握移民客商与地方土著的关系、乡村社会权力格局的演变等命题必不可少的前提。
唐晓涛
关键词:土著客商移民
武靖州的设立、迁址及其废置缘由考析被引量:3
2011年
武靖州的设立、迁址和最终被裁撤的历史过程及政治经济背景,是明中期广西边疆地区局势变化,朝廷对华南地区的经营策略,以及官府和地方将领对狼兵的定位及使用策略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反映了明代国家军政秩序在华南地区推广和变化。
唐晓涛
关键词:明朝土司
土民、客人与乡绅:万历至乾隆的黄姚社会被引量:3
2010年
明清时期是广西府江流域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导致这一变革的关键因素为万历府江"僮乱"的平定与清初客人的进入。本文以府江流域昭平县黄姚街为中心,将该社区的构建置于区域变动的大背景下展开讨论,力图理解在此过程中,土民、客人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如何透过变革祭祀系统、重述祖先故事以确立其社会地位。
麦思杰
关键词:社会变革
明代中期广西“狼兵”、“狼人”的历史考察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从明中期桂西土兵东进大藤峡地区建立武靖州的进程去考察"狼兵"、"狼人"之称出现的历史过程,认为正是由于桂西土司独特的内部组织、明中期大藤峡地区的动乱,以及官府对桂西土兵的定位及使用策略,在土兵与大藤峡地区的"民"和"猺獞"的政治经济关系中,"狼"由桂西土著山民而成为军事组织的类目、社会身份的标签,并逐渐成为一种族称。"狼兵"或"狼人"的出现,实际上是明代中期广西地方动乱、土司势力和王朝户籍赋役制度三者错综复杂关系的缩影。
唐晓涛
关键词:明代土司狼人
神明的正统性与社、庙组织的地域性——拜上帝会毁庙事件的社会史考察被引量:23
2011年
对太平天国拜上帝会毁庙事件的性质和渊源,学界多从信仰上帝为独一真神,反对偶像崇拜的角度进行解释。本文依据实地调查及对各类官私文献的重新释读,指出在明清国家正统文化秩序确立的过程中,浔州府地方往往将社、庙神明"正统化"并依赖其来维系既有地方社会秩序,清中后期更以社、庙祭祀为中心形成了村落联盟组织。这样的地方信仰及组织深刻影响了拜上帝会的形成。在与"正统"神明崇祀及村落联盟组织的激烈斗争背景下,拜上帝会一系列的毁庙举动,表面上以打破民间偶像崇拜为旗号,实际上蕴含了对抗当地村落联盟等地方组织的族群政治意义。对此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或可从一个侧面说明,太平天国的发生发展有其更为复杂的地方历史背景。
唐晓涛
关键词:太平天国拜上帝会民间信仰地方社会
明代桂西土司力量在大藤峡地区的更替——兼论大藤峡瑶民起义的发生被引量:3
2011年
明朝廷通过土司而控制狼兵,在卫所制度破坏后,朝廷征调大量狼兵东进大藤峡以维护江道畅通。围绕大藤峡的区位利益以及对安南问题的处置,朝廷与桂西土司、以及土司内部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博奕,遂有不同土司力量在大藤峡地区的更替,此即明代文献所见的大藤峡"猺乱"事态的重要背景及原因之侧面。
唐晓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