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3ZS118)

作品数:17 被引量:174H指数:8
相关作者:易承志龙翠红张衔春李利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都市
  • 8篇大都市
  • 6篇政府
  • 5篇政府治理
  • 3篇社会
  • 3篇城市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农民
  • 2篇逻辑
  • 2篇民主
  • 1篇电子政务
  • 1篇动因
  • 1篇动因分析
  • 1篇都市区
  • 1篇新生代农民
  • 1篇新生代农民工
  • 1篇新生代农民工...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信仰

机构

  • 17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17篇易承志
  • 1篇张衔春
  • 1篇龙翠红
  • 1篇李利文

传媒

  • 2篇国外理论动态
  • 2篇行政论坛
  • 2篇社会主义研究
  • 2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天府新论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协商民主、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被引量:20
2016年
国家建设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线,内含民族-国家、民主-国家和民生-国家建设三个维度。国家治理则是民族-国家建立后国家建设继续推进的前提,包括单中心治理、多中心治理和互动式治理三种形态。中国国家建设以建立现代国家为基本目标,遵循从民族-国家走向民主-国家建设的逻辑,而中国国家治理以创造现代治理为主要取向,体现从单中心治理走向多中心治理的理路。无论是从民族-国家走向民主-国家建设还是从单中心治理走向多中心治理均需要一条具体的实现路径。作为治理型民主和民主型治理的统一,协商民主既为转型期中国从民族走向民主-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途径,又为转型期中国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治理提供了现实选择。为此,应以协商民主有效运行推进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实现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共进。
易承志
关键词:协商民主
西方城市政体理论:研究论域、演进逻辑与启示被引量:13
2016年
城市政体理论是西方学者在城市多元主义思潮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城市研究理论。文章采用比较分析和模型分析的方法,对城市政体理论的研究论域和演进逻辑进行了梳理。自1989年城市政体理论正式提出以来,该理论的发展不断趋于成熟,已成为解释城市现象的重要理论。研究表明,西方城市政体理论对于正处于城市化迅速推进和深化转型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城市的利益与发展目标、更深刻地理解城市中的公私合作逻辑。但在借鉴城市政体理论时,应注重背景性知识,避免理论的盲目套用。
张衔春易承志
关键词:演进逻辑
大都市发展转型中的政府治理机制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城市化的推进要求实现大都市发展转型。大都市发展转型主要在经济、政府和社会三个领域展开,其中政府转型处于主导地位。大都市发展模式转型和政府转型构成了一种动态、系统的过程,只有通过动态、系统的政府治理机制创新才能实现。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是治理理念、主体和行为的统一体。当前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的创新还存在着治理理念转变不到位、治理主体间合作受限和治理行为不够优化等问题。推进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创新需要促进大都市治理理念更新、大都市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和大都市政府治理行为的优化。
易承志
关键词:大都市
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运行的背景、内容与影响因素——来自美国的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4
2013年
美国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运行实践的主要内容表现为治理结构、公共服务提供和治理方式选择三个方面。美国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运行实践受到政治、地方自治传统和种族宗教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借鉴和吸取美国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运行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的运行和创新应当做到在相对统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供给。
易承志
关键词:行政改革公共服务大都市政府治理
大都市发展转型与政府治理过程创新:逻辑、问题与路径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都市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由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结构性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当代中国大都市正在由传统外延式增长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型。大都市发展新模式的实现需要政府治理职能的履行过程予以具体推动,而传统刚性和被动应对式的政府治理过程不仅不能适应并推动大都市发展转型,也不能推动大都市问题的结构性解决。要有效适应并主动推进大都市从传统外延式增长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型,就需要根据当前政府治理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政府治理理念、行为和流程层面系统推动大都市政府治理过程的创新。
易承志
关键词:大都市
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资源是如何配置的?——以上海市J镇为例被引量:13
2015年
本文以上海市J镇为例,在分析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机制分析框架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本文研究发现,在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中,国家机制与社会机制是两种主要机制,而市场机制能够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不仅受这三种机制自身的影响,而且受三种机制间互动关系的制约。对于J镇而言,国家、社会两种机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两种机制间的契合不足,导致其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形成了"双重洼地",其配置效果不仅差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也差于上海郊区的中心区域。要促进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应有效发挥国家机制和社会机制两者的主要作用以及市场机制的有益补充作用,并且实现国家机制与社会机制的契合。
易承志
关键词:大城市城乡结合部
社会组织在应对大都市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被引量:18
2014年
有效应对大都市突发事件要求提升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提升大都市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要求改变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传统突发事件应对模式,引进新的大都市突发事件应对主体,建立多元共治的大都市突发事件应对模式。社会组织由于其特定的专业技术优势、沟通国家与社会的组织特性以及弹性的组织结构,在大都市突发事件应对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均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应对大都市突发事件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空间的扩充机制、参与主体的规范机制和参与能力的提升机制。
易承志
关键词:社会组织大都市突发事件
大都市社会转型与政府治理协同化——一个分析框架被引量:13
2016年
政府治理协同化是社会转型对政府治理的内在要求。当前,大都市社会正在从传统的外延型增长模式向内涵型发展模式转型。适应并推进大都市社会转型离不开政府治理的协同化。然而,在实践中,当前大都市政府治理协同化还受到一些障碍因素的制约,具体表现为政府系统的内部协同不足、外部协同不足和内外结构性协同不足等方面。应当从理念塑造、组织再造、利益平衡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系统性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政府治理的协同化,从而有效适应并推动大都市社会转型。
易承志
关键词:大都市社会转型政府治理
新加坡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运行实践与启示被引量:1
2014年
新加坡是一个主权国家,也是一座具有重要国际地位的大都市。新加坡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在运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治理主体构成、公共服务提供和治理方式选择上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其运行实践受到政治、地理和文化等背景因素的影响。新加坡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的运行实践对于中国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的运行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易承志
关键词:大都市政府治理
催化效应还是替代效应: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参与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基于全国性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现有研究对互联网使用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参与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主要有催化论与替代论两种观点。基于CGSS2010的全国性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农民的互联网使用对其参与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频率的提高并没有显著增加农民参与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概率,也就是说,互联网使用没有对农民参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发挥催化效应;相反,互联网使用频率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农民参与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概率,显示出了互联网使用对突发群体性事件参与的替代效应。基于研究发现,考虑到当前农村网民占比和网民规模均远低于城市,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村互联网使用的普及,缩小城乡信息鸿沟,对于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易承志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社会和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