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251009101000001)

作品数:18 被引量:82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可方荣宏伟张朝升刘涛张立秋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阳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硝化
  • 6篇反硝化
  • 6篇除磷
  • 5篇污泥
  • 5篇活性污泥
  • 4篇序批式
  • 4篇同步硝化
  • 4篇同步硝化反硝...
  • 4篇硝化反硝化
  • 4篇磷化氢
  • 4篇反硝化除磷
  • 4篇反应器
  • 4篇SBBR
  • 3篇溶解氧
  • 3篇生物膜
  • 3篇生物膜反应器
  • 3篇脱氮
  • 3篇污水
  • 3篇膜反应器
  • 2篇电子受体

机构

  • 18篇广州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作者

  • 18篇张可方
  • 16篇荣宏伟
  • 15篇张朝升
  • 4篇刘涛
  • 3篇张立秋
  • 2篇韦伟
  • 2篇孙亮
  • 2篇凌忠勇
  • 2篇方茜
  • 2篇唐家桓
  • 2篇戴家浚
  • 1篇王海燕
  • 1篇林良琨
  • 1篇曹勇锋
  • 1篇罗思音
  • 1篇叶琼
  • 1篇阳素攀
  • 1篇李淑更
  • 1篇林曼婷
  • 1篇史旭东

传媒

  • 9篇中国给水排水
  • 3篇环境工程
  • 2篇广东化工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O工艺同步脱氮除磷效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处理模拟污水,调整DO、HRT、内回流、进水污染物的浓度等影响因素,考察了该工艺单位活性污泥处理污水中TN、TP的能力。结果表明,当好氧区DO控制在0.6 mg/L左右,HRT控制在10 h,内回流比控制在1∶1时,单位活性污泥处理污水TN、TP的能力最强,单位活性污泥TN去除速率达到1.4×10-3mg/(L.mg MLVSS.h),单位活性污泥TP去除速率达到0.14×10-3mg/(L.mgMLVSS.h),AO系统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
叶琼张朝升张可方荣宏伟张立秋
关键词:同步脱氮除磷内回流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挂膜启动实现短程硝化被引量:7
2013年
常温条件下(20~25℃),以模拟的人工配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在初期挂膜的基础上,笔者运用两种不同的挂膜方式即重新加入新泥和不加新泥而加大进水COD浓度来实现生物膜的快速启动。实验表明,2种挂膜启动通过14 d的培养与富集,NH4+-N与COD的处理效果都能分别达到85%和75%以上。将剩余污泥排尽后,采用第1种挂膜方式的反应器通过连续间歇曝气,达到了比较好的短程硝化效果。调整溶解氧,并且通过先下降后上升曝气量的方式,能进一步提高亚氮的出水。最终在DO为3.6 mg/L时,亚氮的积累率能达到平均74%左右,达到了比较好的亚硝化效果。而第2种挂膜方式培养的生物膜则以好氧反硝化菌为主,去除的氨氮由同化作用和培养的好氧反硝化菌去除,以后者为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为了实现短程硝化,第1种挂膜方式比第2种更具有优越性,有利于硝化菌种的生长和亚氮的积累,而第2种方式则有利于培养好氧反硝化菌。
荣宏伟胡皓张可方戴家浚
关键词:挂膜方式短程硝化溶解氧(DO)
连续流生物膜启动试验研究
2013年
常温条件下(20~25℃),以模拟的人工配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流生物膜反应器(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通过调整不同膜片数,进水氨氮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O),来实现连续流生物膜的成功启动和研究不同运行工况下氨氮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16片膜时的氨氮的处理效果最好,10片、13片次之,并且在16片膜,HRT为4 h,DO为6.0 mg/L时,单位膜片氨氮处理效果最好,氨氮的去除效果达到了0.94 mg/(L.h)。
胡皓荣宏伟张可方戴家浚
关键词:溶解氧(DO)
生物脱氮系统对重金属的耐受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合并集中处理是未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趋向。根据工业废水中常见的Cu2+和Zn2+两种重金属离子,研究了生物脱氮系统对Cu2+和Zn2+的耐受性。试验发现ρ(Cu2+)>0.5 mg/L对生物脱氮系统中COD和TN的去除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ρ(Cu2+)>5 mg/L对NH 4+-N的去除影响较大,对硝化过程产生抑制作用。ρ(Zn2+)>30 mg/L时对生物脱氮系统的有机物、NH 4+-N和TN的去除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逐渐提高Cu2+、Zn2+浓度对生物脱氮系统进行驯化,可显著提高微生物对重金属的适应性和耐受性,保证污水处理效率。
荣宏伟张可方王勤张朝升
关键词:重金属生物脱氮耐受性
SBR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除磷的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在稳定运行期间的典型周期里COD、TP、TN、DO、pH以及ORP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在SBR反应器中实现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除磷是完全可行的,在温度为20~25℃、pH值为7.12~7.43的条件下,系统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5.6%,对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8.8%和87%,实现了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与反硝化除磷的统一。
张可方张朝升罗思音荣宏伟张立秋
关键词: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反硝化除磷
SBBR系统短程硝化处理低碳城市污水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应用短程硝化技术处理南方地区的低碳城市污水。在进水TN为25.6~32.1 mg/L、COD为50~100 mg/L、pH值为7.1~7.6、温度为24~29℃的条件下,进行曝气量对氨氧化速率及短程硝化效果的影响研究,同时考察了SBBR反应器的生物膜特性。结果表明:在曝气量为100~200 L/h范围内,氨氧化速率随着曝气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曝气量为100~120 L/h条件下能够实现NO2--N的稳定积累和高效短程硝化,且有较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对TN的去除率在48.1%~60.1%之间。同时,由于生物膜复杂的食物链结构,还实现了系统的污泥减量。
张立秋张朝升张可方荣宏伟李淑更
关键词: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氨氧化速率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持续稳定与供氧模式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为考察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持续稳定性,以模拟污水为试验对象,于SBR反应器内研究了不同供氧模式下SND过程中氮转化规律和DO、ORP及pH值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恒定气量连续曝气(CA)模式下,SND持续稳定的时间及对TN的去除率随曝气量的增加而减小,DO、ORP和pH值的曲线上均出现了预示SND过程结束而完全硝化反应开始的折点;在恒定气量间歇曝气(IA)模式下,随曝气百分数(AF)的降低,DO、ORP和pH值的曲线上不仅没有折点出现而且均呈现趋于平直、稳定的趋势,同时对TN的去除率相应增加;在恒定DO浓度连续曝气模式下,当DO浓度从2.0 mg/L降至0.5 mg/L时,ORP和pH值的波动逐渐趋于稳定且对TN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对上述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具有低AF的IA和恒定低DO浓度的CA两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低碳城市污水SND过程的持续稳定,而且还可节省曝气量。
方茜张朝升林曼婷张可方阳素攀
关键词:城市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连续曝气间歇曝气
好氧及厌氧/好氧序批式工艺中磷化氢的释放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二次冷阱富集-气相色谱法作为磷化氢的检测方法,以高纯氮吹脱取样的方式,对好氧序批式工艺及厌氧/好氧序批式工艺中磷化氢的存在及其在工艺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艺中均检测到磷化氢的存在。好氧序批式工艺中,磷化氢呈递减趋势,运行后期可间断性的检测到低水平(<0.4 ng/L)磷化氢。厌氧/好氧序批式工艺中,厌氧阶段的磷化氢检测值呈上升趋势;进入好氧阶段,磷化氢检测值迅速降低,后期仍有较低水平(2.96~6.86 ng/L)的稳定产出。
张可方张朝升韦伟荣宏伟刘涛
关键词:磷化氢
pH对SBBR工艺亚硝酸型SND及过程控制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在亚硝酸型SND过程中,pH值变化对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物活性具有明显影响,pH值在6.8~8.2的中性和略偏碱性范围内可以较好地实现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DO、pH和ORP的变化规律与反应器内COD的降解和"三氮"的转化有良好的相关性,pH值变化对DO和ORP曲线变化规律影响较小,但pH曲线变化较大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对反应过程控制中失去指示意义,可以根据DO和ORP在变化曲线上的特征点来判断SBBR法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终点。
史旭东荣宏伟张朝升凌忠勇张可方
关键词:PHSBBR亚硝酸型SND过程控制
DO对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处理模拟城市污水,考察了好氧段DO浓度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段DO浓度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显著,当DO控制在1.5mg/L左右时,系统的处理效果最佳,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对NH4+-N、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9.12%、94.61%、92.85%、96.10%,平均出水NH4+-N、TN、TP、COD分别为0.25、0.68、0.5和10 mg/L。
林良琨张朝升张可方荣宏伟
关键词:DO同步硝化反硝化反硝化除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