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832200)

作品数:4 被引量:54H指数:3
相关作者:龙佳佳谭树生庄小强谢青吕娇娇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上海体育学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刺
  • 3篇触发点
  • 2篇穴位
  • 2篇筋膜
  • 2篇肌筋膜
  • 2篇肌筋膜触发点
  • 1篇电活动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特征
  • 1篇针刺穴位
  • 1篇针灸
  • 1篇针灸疗法
  • 1篇疼痛
  • 1篇网球肘
  • 1篇下背痛
  • 1篇联合针刺
  • 1篇疗效
  • 1篇络穴
  • 1篇经络
  • 1篇经络穴位

机构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作者

  • 3篇谭树生
  • 3篇龙佳佳
  • 2篇庄小强
  • 2篇谢青
  • 1篇黄强民
  • 1篇叶刚
  • 1篇李建敏
  • 1篇赵贞妍
  • 1篇韦江林
  • 1篇言丽燕
  • 1篇吕娇娇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针刺穴位联合针刺腰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老年患者下背痛急性发作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背痛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方法。方法:对138例老年人下背痛急性发作患者,在消炎止痛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刺穴位治疗联合腰背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前后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穴位联合针刺腰背部肌肉的疼痛触发点能明显改善老年人下背痛急性发作患者的疼痛指数和提高生活质量。
谢青谭树生龙佳佳李建敏韦江林磨雪玲
关键词:老年患者针刺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比较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为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探寻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模式。[方法]将3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肌筋膜触发点组、经络穴位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100例,每组均临床常规用药,肌筋膜触发点组采用每周1次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经络穴位组采用每天1次经络取穴针灸治疗,综合治疗组每天1次经络取穴针灸治疗,并配合每周1次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6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8周后,进行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和组间疗效的比较。[结果]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各组疼痛指数、功能状态指数和硬结条索状物指数均降低(P<0.05);有效率方面,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肌筋膜触发点组总有效率85%,经络穴位组总有效率82%,肌筋膜触发点组与经络穴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相当,二者合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龙佳佳庄小强谭树生言丽燕
关键词:肌筋膜触发点经络穴位针灸疗法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与局封治疗网球肘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比较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与局部痛点封闭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网球肘病人分为触发点针刺组32例和局部封闭组30例。局部封闭组患者在疼痛部位的封闭(1%的利多卡因+确炎舒松)治疗后,回家进行前臂伸肌群牵张训练;触发点针刺组在局部封闭组基础上增加有关触发点针刺治疗,1次/周,1-2次为1疗程。对每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观察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2年后随访,观察其复发率。结果触发点针刺组疗效优21例,良9例,差2例;痛点封闭组优13例,良8例,差9例,触发点针刺组疗效优于痛点封闭组。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问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l8)。2年后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触发点针刺治疗网球肘患者疗效更持久,能有效解决其疼痛。
谭树生庄小强龙佳佳谢青
关键词:网球肘肌筋膜触发点针刺
损伤性大鼠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肌电活动和组织形态学特征被引量:30
2012年
目的:观察损伤性大鼠肌筋膜疼痛模型触发点的肌电活动特征和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7周龄),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两组,实验组采取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连续8周造模干预。造模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正常饲养4周。12周结束后对大鼠进行寻找触发点、记录触发点的肌电活动、病理解剖取材,然后进行触发点肌电分析和观察肌纤维病理组织形态。结果:A组大鼠没有出现触发点,B组大鼠平均出现2个触发点。正常对照组未发现自发肌电活动,实验组除了出现自发肌电活动外,其肌电电位是一种纤颤电位,与对照组的正常肌电电位有明显的区别。实验组的病理切片发现聚集的圆形或椭圆形肌纤维结节以及粗细相间的连续梭形肌纤维。结论:肌筋膜触发点是一种区域性堆集并具有肌电信号异常的挛缩肌纤维。此特征也反证了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法建立的大鼠触发点动物模型是有效的。
赵贞妍叶刚黄强民吕娇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