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019)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 相关作者:马元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更多>>
- 通向存在的道路:诗还是数学?被引量:1
- 2013年
- 海德格尔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久已遗忘的存在,西方哲学版图的基本轮廓主要是由他一手绘制的。巴迪欧的非凡之处在于,他使纯粹形式化的数学集合论和无限丰富的政治哲学实现无缝对接,不仅使历史与政治获得崭新的认识,而且使数学获得前所未有的理解。本文以海德格尔为参照,重点介绍巴迪欧在以下问题上与海德格尔迥然不同的立论:何为存在?通往存在的道路是诗还是数学?何为希腊哲学的开端?以及巴迪欧对马拉美《骰子一掷》的阐释。要真正理解巴迪欧,数学存在论乃是唯一的起点。
- 马元龙
- 关键词:数学
- 乔伊斯这个症状:拉康论乔伊斯被引量:1
- 2015年
- 乔伊斯的艺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不可读性,这种不可读性在《芬尼根守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何解释这种不可读性,如何解释乔伊斯的书写,这是乔伊斯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议题。拉康认为,乔伊斯的不可读性源于其父亲—的—名字在其心理结构中一开始就被排斥了。由于父亲—的—名字被排斥,乔伊斯的话语失去了正常话语必不可少的菲勒斯向度,从而使象征的能指崩溃为实在的文字。此外,乔伊斯的书写不是为了追寻意义,而是始终为快感所控制,是对"强加的词语"的记录和抛弃。尽管如此,他的书写仍然是他为了弥补父亲—的—名字之被排斥所做的努力,也就是说,他努力通过书写将其解体的心理结构重新扭结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写就是乔伊斯的症状。
- 马元龙
- 关键词:乔伊斯症状心理结构可读性父亲菲勒斯
- 无意识就是大他者的话语——论拉康的无意识理论被引量:20
- 2014年
- 弗洛伊德曾从拓扑学、动力学和经济学三种视角解释无意识,但最终未能真正揭示无意识的本质。基于弗洛伊德的贡献和不足,拉康断言"无意识就是大他者的话语"。然而要真正理解拉康这句箴言,必须首先理解为何拉康说"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以及无意识话语具有何种结构。既然无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话语,进而我们必然要追问无意识是谁的话语,为此必须理解精神分析的一个基本发现:主体的异化与分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拉康的另一句箴言:"人的欲望就是大他者的欲望"。然而何为大他者?就"超我就是一个命令"而言,大他者就是超我,而且作为超我的大他者本质上是"淫秽的"。
- 马元龙
- 关键词:无意识欲望
- 非美学:巴迪欧的美学被引量:2
- 2014年
- 作为一种艺术哲学,美学的核心自然是感性经验。然而巴迪欧却挑衅性地宣布艺术乃是真理的生产程序,并据此建立了一种排斥感性、转而以真理为核心的非美学。巴迪欧将既有的诗学总结为三种基本图式:教育图式、浪漫图式和古典图式。在他看来,这三种诗学无疑都是"美学的",因此不能真正揭示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真理的关系。为此,我们只能寄望于第四种"非美学的"生产图式。为了深入剖析巴迪欧的非美学,在详细阐释他所理解的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之后,本文进一步阐述他对诗与数学所做的比较,以及基于这种比较所得出的结论:诗与数学都是一种真理程序,诗的真理,即诗所无法命名之物,就是语言的无限力量;而数学的真理,即数学所无法命名之物,则是语言的一致性。
- 马元龙
- 关键词:艺术美学真理数学
- 关于《被窃的信》:德里达对拉康被引量:1
- 2016年
- 1956年,拉康在其研讨班上做了《关于〈被窃的信〉的研讨报告》,这不仅是精神分析学中的一个关键时刻,也是文学批评中的重大事件。拉康做这个研讨报告是因为在他看来,这篇小说以一个文学文本的形式绝佳地例证了一个精神分析学的真理,即能指的移置对主体具有构成作用。时隔20年之后,德里达以《真理的供应商》(1975年)向拉康发起咄咄逼人的进攻。德里达不仅反对拉康的基本论题,而且反对拉康关于信/文字的基本性质的每一个观点。在德里达看来,拉康的论述不仅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而且是菲勒斯中心主义的。德里达对拉康的指控并非是同一立场上两种主张的斗争,而是两个不同立场之间的斗争。
- 马元龙
- 关键词:真理菲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