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735705)

作品数:66 被引量:287H指数:9
相关作者:吴正钧郭本恒艾连中龚广予于鹏更多>>
相关机构: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17篇乳杆菌
  • 13篇干酪
  • 10篇酸奶
  • 10篇干酪乳杆菌
  • 9篇发酵
  • 7篇乳酸
  • 7篇牛奶
  • 6篇益生菌
  • 6篇植物乳杆菌
  • 6篇乳酸菌
  • 5篇嗜热链球菌
  • 5篇胞外多糖
  • 4篇酵母
  • 4篇活性
  • 3篇糖基转移酶
  • 3篇贮藏
  • 3篇转移酶
  • 3篇稳定性
  • 3篇麦芽
  • 3篇麦芽糖酶

机构

  • 62篇光明乳业股份...
  • 14篇上海海洋大学
  • 9篇江南大学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塔里木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上海农业科学...
  • 1篇武汉轻工大学

作者

  • 18篇吴正钧
  • 12篇郭本恒
  • 9篇龚广予
  • 9篇艾连中
  • 8篇马成杰
  • 8篇于鹏
  • 8篇任婧
  • 7篇杜昭平
  • 7篇徐致远
  • 6篇徐爱才
  • 6篇姚晶
  • 6篇华宝珍
  • 6篇陈卫
  • 6篇韩梅
  • 5篇苏米亚
  • 5篇沈玲
  • 5篇孙克杰
  • 5篇廖文艳
  • 4篇王豪
  • 4篇贾宏信

传媒

  • 7篇食品科学
  • 7篇乳业科学与技...
  • 7篇食品研究与开...
  • 6篇食品与发酵工...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中国乳品工业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食品工业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包装工程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酿造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7篇2014
  • 16篇2013
  • 33篇2012
  • 10篇2011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乳酸菌胞外多糖对人体粪便菌群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在体外利用7名志愿者的新鲜粪便作为来源,选择菊粉作为对照,研究干酪乳杆菌LC2W与鼠李糖乳杆菌Y37胞外多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利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分析样品中菌群组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培养前后胞外多糖组分变化。结果与菊粉相比,粪便菌群在添加乳杆菌胞外多糖培养后,Parabacteroides类群细菌明显增加,4名志愿者粪便样品中出现明显的双歧杆菌条带,两种乳杆菌胞外多糖对粪便菌群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添加菊粉培养后,Bacteroides类群细菌的条带明显增加。两种乳杆菌胞外多糖中主要是大分子量的部分被利用。结论干酪乳杆菌LC2W与鼠李糖乳杆菌Y37的胞外多糖在体外有调节粪便菌群的作用。
吴江吴正钧邵丽郭本恒
关键词:胞外多糖PCR-DGGE粪便菌群乳杆菌
药用真菌桑黄的抗氧化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从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亚铁离子的螯合能力,DNA损伤的抑制,MDA、SOD含量等方面对桑黄(Phellinus sp.)抗氧化研究进行概述;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王钦博杨焱艾连中穆海菠杭锋苏永红宋馨
关键词:抗氧化能力
高甲氧基果胶在稳定调配型酸乳体系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了高酯果胶在稳定调酸乳体系中的作用,并从粒径,黏度,沉淀率和热稳定性几个方面来评价稳定调酸乳饮料体系的果胶用量。研究发现不同的酸化温度对果胶和酪蛋白相互作用有影响,这对长货架期和短货架期酸乳饮料的研发都有实际指导作用。
宋馨艾连中穆海菠杭锋王钦博
关键词:高甲氧基果胶调配型酸乳饮料热稳定性
奶牛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转化表达及发酵优化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电转化法将已构建好的表达载体pPIC9K-GT转化到毕赤酵母(Pichina pastoris)GS115中。通过对电转化条件进行优化,达到了理想的转化效率,得到了大量转化子,并通过表型筛选及PCR鉴定,筛选到阳性转化子。对重组的P.pastoris GS115-GT进行了诱导表达,用SDS-PAGE法检测到目的蛋白质条带,证明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GT)在P.pastoris GS115中能够表达;用苯酚红法测定了粗酶液的活性,其比酶活为16.40 U/ml。对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在最佳工艺下的比酶活达到30.909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88.47%。
姚晶吴正钧任婧
关键词: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电转化发酵条件
锁掷酵母产胞外多糖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了氮源的种类和添加量对锁掷酵母产胞外多糖的影响,发现(NH4)2SO4有利于胞外多糖的积累,并且随着(NH4)2SO4加入量的增多胞外多糖的分子量趋于降低,在(NH4)2SO4添加量为1.5 g/L时多糖积累量最高为6.89 g/L。采用补料分批发酵时,控制发酵的pH和碳源,72 h多糖积累接近最大值为16.2 g/L。锁掷酵母胞外多糖主要由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其组成比例约为1∶2,细胞壁组成主要以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为主,其比例接近于2∶1∶1。
韩梅徐致远苏米亚
关键词:胞外多糖
太空搭载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太空搭载("神州七号"航天飞船)对可产生胞外多糖(EPS)的干酪乳杆菌LC2W进行了太空诱变。通过筛选得到3株产EPS能力提高幅度大,并且遗传稳定性较好的菌株LC2W-1、LC2W-2、LC2W-3。运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EPS产量最高的LC2W-1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其在脱脂乳培养基中产生EPS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4%,酵母提取物0.6%,发酵温度33℃,培养26 h。所得LC2W-1胞外多糖量为(276.76±7.34)mg/L,较未优化前提高44.54%,较未诱变的菌株则提高了104.93%。
周方方吴正钧陈臣
关键词:干酪乳杆菌胞外多糖太空诱变
蒸馏法提取印蒿油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印蒿精油,经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并进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印蒿精油产率0.16%;印蒿油检测出69种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含量最高的是印蒿酮(55.312%),二环大根香叶烯(5.192%)、印蒿醚(4.390%),桂酸乙酯(4.05(蚴;印蒿精油(1%稀释液)在卷烟加香试验中施加0.02%,--0.10%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卷烟香气,柔和烟气。
刘波
关键词:水蒸气蒸馏气质联用卷烟加香
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在乳品安全中的应用
2012年
当前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乳品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探索更快、更准确、更灵敏的分析检测手段成为乳品质量安全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纳米技术与电化学相结合制备出的新型传感器件可用于乳品成分分析和安全检测,其最大优点是便于集成化、微型化和在线实时监测。综述了近十年来基于纳米材料和电化学手段的传感器在乳品安全研究方面的应用。
游春苹任婧艾连中孙克杰
关键词:传感器纳米材料电化学乳制品牛奶
巴氏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巴氏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具有优良的特性,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微生物表达系统之一,它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尤其是在大规模发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综述了巴氏毕赤酵母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详细阐述了巴氏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组成以及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表达量的方法。
姚晶吴正钧任婧
关键词:巴氏毕赤酵母影响因素
弱后酸化酸奶发酵剂的筛选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选取3种酸奶发酵剂09D-B、YT-A和YT-B,制成酸奶,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3种酸奶样品在发酵过程和保质期内的酸度、黏度、pH值和乳酸菌活菌数的变化趋势,研究不同发酵剂对酸奶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剂YT-A的后酸化能量最弱,在4℃冷藏20 d后,酸度仅上升了9°T,产品黏度较高,在冷藏条件下乳酸菌活菌数为4.6×107个/mL,在4℃冷藏和20℃常温贮存过程中,产品的感官状态和组织状态均优于发酵剂09D-B和YT-B。
李海燕乔成亚龚广予刘振民梅芳李向东孙卓
关键词:酸奶发酵剂乳酸菌后酸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