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天然气开采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作品数:10 被引量:113H指数:7
相关作者:郭建春李勇明赵金洲李崇喜熊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6篇压裂
  • 5篇气藏
  • 2篇低渗
  • 2篇底水
  • 2篇油藏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1篇导流能力
  • 1篇低渗储层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低渗透油藏注...
  • 1篇底水气藏
  • 1篇底水驱
  • 1篇底水油藏
  • 1篇地质
  • 1篇多层合采
  • 1篇多层气藏
  • 1篇压裂改造
  • 1篇压裂施工

机构

  • 7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7篇李勇明
  • 7篇郭建春
  • 6篇赵金洲
  • 2篇熊钰
  • 2篇李崇喜
  • 2篇唐林
  • 1篇王中武
  • 1篇鲁友常
  • 1篇乐宏
  • 1篇李颖川
  • 1篇阳仿勇
  • 1篇李新勇
  • 1篇胡景宏
  • 1篇余翔
  • 1篇彭云康
  • 1篇胡述清
  • 1篇卓文彬
  • 1篇杨水清
  • 1篇郑海峰
  • 1篇罗剑

传媒

  • 3篇天然气工业
  • 2篇钻采工艺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底水油藏压裂产能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考虑毛管压力和重力作用,建立了三维油水两相渗流模型,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利用研制的底水油藏压裂产能数值模拟软件,全面模拟分析了射孔厚度、压裂裂缝高度、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等对底水油藏压裂开采指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底水油藏进行射孔作业时应防止射开水层,采取控制裂缝高度的压裂工艺技术是确保底水油藏压裂有效的关键;在控制缝高的基础上,进行压裂施工规模的优化设计,以确定合理的裂缝长度和裂缝导流能力。
李勇明赵金洲郭建春胡景宏李新勇唐林
关键词:底水油藏压裂数值模拟
裂缝型底水气藏水侵动态分析方法被引量:11
2010年
对有水气藏水侵动态和储量核实的研究是气藏开发动态分析的基础工作,而针对裂缝型底水气藏相关分析方法的研究还较少,如何利用底水气藏的开发动态数据来研究水体性质及水侵动态,对底水气藏的开发后期实施有针对性的排水采气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参照底水气藏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针对边水气藏的AIF模型,运用水体影响函数理论,建立了底水驱AIF和压力动态分析模型,得到水体影响下的裂缝型底水气藏水侵动态分析方法,并引入非线性最优化法以获得气藏的水侵动态。利用VisualBasic语言编制气藏水侵动态分析程序,并依据一个实际典型裂缝型底水气藏——川南威远气田的生产数据进行了水侵动态验证分析。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获得裂缝型底水气藏动态储量、水体性质和水侵动态,是裂缝型底水气藏水侵动态分析的好方法。
熊钰杨水清乐宏唐建荣余翔
关键词:底水气藏水侵底水驱裂缝(岩石)威远气田
M气藏压裂施工砂堵原因剖析被引量:20
2008年
气井压裂施工过程中产生砂堵在影响压裂效果的同时将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考虑影响压裂施工的地层、压裂液、工程、设计等各种因素,剖析了压裂过程中产生砂堵的常见原因。针对M气藏6口压裂施工井的砂堵情况,结合压裂施工曲线、测井曲线、测井解释成果、压裂施工设计及实际施工参数对产生砂堵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M气藏压裂施工砂堵的具体建议。砂堵原因的深入认识和相关建议对M气藏后续压裂设计和施工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其他类似的低渗砂岩气藏的压裂施工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勇明李崇喜郭建春赵金洲
关键词:砂堵压裂气藏
气举试验井两相流动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用RELAP5/MOD3.2程序计算分析试验井的气举启动与卸载过程,探讨不同气举方式下油井内气液两相流流型分布规律,为下一步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由计算结果可见,在适当的气举参数组合下,可以实现稳定的气水产量;对所研究的气举参数,两相流流型随气举启动与卸载过程的变化规律是从泡状流过渡到环雾状流;如果气水产量达到稳定,沿油井高度的两相流流型均为环雾状流.
卓文彬彭云康李颖川郑海峰
关键词:气举两相流
超深特低渗储层压裂改造技术关键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进步,发现的超深特低渗储层越来越多。压裂是低渗透储层最具进攻性的增产措施,然而超深井压裂改造的成功率和有效率低,压裂改造技术已成为制约超深致密储层能否有效开采的瓶颈技术。鉴于目前超深层改造的风险大、成功率低、增产效果差等问题,全面调研了美国的Johns和Rcok超深气藏、日本的MN气藏、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超深井压裂改造技术现状,剖析了一些超深井压裂改造的成败得失。分析了超深致密储层压裂的技术关键,并从增产潜力评价、增产措施选择、降低地层破裂压力、设备和材料性能、压前测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对于提高超深致密储层压裂的成功率,促进超深致密储层的有效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勇明郭建春赵金洲
关键词:超深井特低渗储层压裂增产措施
多层气藏一井多层开采技术界限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在气藏开发中,所遇到的气藏基本上都为多层气藏,而在气藏开发方案的决策中,多层气藏的开发层系的划分主要基于开发油井时的层系划分原则,并没有对多层气藏开采中的分层采气和多层合采的划分方法进行系统、定量的研究。而研究多层气藏合采和分采的技术界限对划分多层气藏的开发层系和单井采气方式的确定具有明显的工程意义。文章在建立层间无串流双层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气藏压力、储层物性方面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因素分析方法入手,获得了多层气藏开发单井合采(分采)技术界限和界限方程,并通过实例应用说明了图版解释方法。实例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为多层气藏开发层系划分提供正确的理论工具。
熊钰张烈辉阳仿勇鲁友常胡述清
关键词:多层气藏开发层系气藏开发多层合采气藏开采分采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采收率的正交试验分析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针对启动压力梯度在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水驱油渗流数学模型,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注水开发数值模拟软件。以反五点注采井网为例,引入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针对地层参数及注水开发参数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直观分析,得到了这两项参数对采收率影响的主次关系,对于指导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方案的优化设计有一定实用意义。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油田开发设计中多参数问题的分析和优选。
李勇明李新勇郭建春赵金洲唐林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收率正交试验法
介质变形和长期导流裂缝性气藏压裂产能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在气藏开采过程中,由于孔隙压力的不断降低,使得介质变形而导致渗透率的变化,进而影响井的产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各种流体与固体耦合的数值模拟模型。然而,对于裂缝性储层和多相渗流问题,流固耦合模型中许多参数不易获取,且求解难度很大,使得耦合模型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很少有文献在气井产能模拟时将介质变形和就地的长期导流能力加以综合考虑。文章考虑介质变形引起的天然裂缝渗透率的变化和裂缝导流能力随时间递减的影响,建立了裂缝性气藏压裂后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数值计算模型;本模型易于编程求解,对于研究裂缝性气藏的渗流特征,特别是进行单井压后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计算表明:不考虑介质变形和导流能力递减所预测的气产量偏高;目前普遍使用的气藏数值模拟软件中,假定渗透率、裂缝导流能力为常数,以致模拟计算结果比实际偏高。
李勇明罗剑郭建春赵金洲
关键词:裂缝性油气藏压裂导流能力
砂岩气藏压裂裂缝高度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07年
S气藏在压裂过程中缝高扩展较快,致使缝长偏短甚至发生砂堵,严重影响压裂效果。在建立裂缝三维延伸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裂缝高度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分析。考虑施工排量、隔层应力差、压裂液粘度、杨氏模量、渗透率等5个参数,编制了正交方案。对影响S气藏压裂裂缝高度的因素进行了直观分析,得到了地层及施工参数等对缝高影响的主次关系依次为:隔层应力差→压裂液粘度→施工排量→杨氏模量→渗透率,对于S气藏控制缝高压裂设计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李勇明李崇喜郭建春
关键词:砂岩气藏压裂影响因素正交试验
天然裂缝开启前后的煤层压裂液滤失计算被引量:4
2006年
建立了天然裂缝开启前、后的煤层压裂液滤失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并进行了计算分析,对于煤层压裂设计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李勇明王中武郭建春赵金洲
关键词:煤层气压裂压裂液滤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