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009)
- 作品数:18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毓云延永刚李韬周丽明岳璐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文艺学理论生产的思想建构性
- 2023年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多个领域迅速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建构主义思潮。作为方法论的建构主义的主要原则是反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主张知识的生成与建构是置于社会关系网络中,在与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乃至个体的、心理的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生成进而建构的,也就是说,知识是社会建构的。知识生产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晶,是建构而成的。美学、文艺学的知识生产与科学的知识生产相比较而言更具主观性、人文性和社会性,因而也更具创造性和建构性。德国学者韦尔施运用建构主义的思想和方法论创建了原型美学理论。这个理论将审美知识纳入社会的框架之中,将审美知识的缘起、拓展和功能都置于美学与社会、主观与客观交互作用的关系之中加以考察,以建构主义美学消解美学与社会、审美知识的内在构成性与外在构成性、审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美学的解构与建构的对立,走出一种开放多元,具有生产性、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超越美学之路。
- 冯毓云姜莉丽
- 关键词:建构主义过程哲学格里芬
- 建构当代艺术表征范式的一种尝试——波瑞奥德的“关系美学”思想述评被引量:6
- 2016年
- 波瑞奥德的"关系美学"一度被西方学界誉为20世纪末最为重要的艺术理论。然而,在中国的理论旅行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作为朗西埃的批评对象存在从而显得学术光芒十分暗淡。重估其学术价值的方式之一是将其放到上世纪90年代法国那场"当代艺术危机"的大讨论当中,作为对这场运动的逆向回应,波瑞奥德的"关系美学"力图为当代艺术正名,并且尝试在新的社会语境中,重新建构当代艺术的表征范式。同时,这种艺术表征范式的重建背后还体现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动摇着人们对审美现代性问题的惯常理解。
- 延永刚
- 关键词:当代艺术审美现代性
- “返本开新”之策略:中国文论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野
- 2015年
- "全球本土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表征。文化人类学主要探讨人类文化史的演变以及文化的整体、功能和解释,"整体论"是人类学家所必须具备的研究视野。文学既有全人类的共同性,又有本民族的独特性,文学理论的本土化诉求日渐自觉。文学理论的"中国问题"既有世界文论的普遍性,又有着中国的特殊表征和表达方式。中国文论需要在跨文化的多重比较视野内,摆脱东方与西方以及传统与现代等二元思维模式,重新发现自己的文学及其理论的历史传统,构建当代文学理论的"中国命题"和"中国表述"。
- 李娟
- 关键词:中国文论文化人类学
- 跨文化视域下的艺术的“形式”和“意味”——以克莱夫·贝尔、苏珊·朗格和杜威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彼得·W·希格斯(Peter W.Higgs)和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因成功预言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的存在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世界的假说可以通过实验得到证实或证伪,但人的情感世界一点也不比物理世界简单,至今还没有一种十全十美的途径去分析人的情感问题。也没有人找到决定人的情感世界的“基本粒子”,
- 李韬
- 关键词:文化视域意味艺术朗格
- 语境的创新机制--以瑞恰慈和卡勒为中心的考察
- 2023年
- 20世纪以来,语境理论彰显出巨大的创新机制,主要表现为语境的复义性、再生产性和问题效应。20世纪30年代,瑞恰慈率先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的简单“定名法”,提出了文学语境及其“复义的语境定理”。语境的复义性本体论特质,一方面消解了传统语境的单一性、确定性和凝固化,另一方面突破了二元对立思维,以宏观视域和意义的整体性将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表层研究与深层研究有机统一起来,为文学文本的创作、欣赏与批评提供了多维广阔的创新空间与方法。20世纪70年代,卡勒秉承了德里达的历史语境观,对语境再生产性理论作出了精粹阐释,指出语境的结构不是封闭、僵化不变的,而是涉连着多重因素和维度,永远处于踪迹的延异状态之中,并且包容了差异性的、不断开放的历史语境,具有再生成新语境的再语境化功能。卡勒凸显了语境的问题效应,走出了一条不断再语境化的学术研究的创新之路。
- 冯毓云周丽明
- 关键词:语境瑞恰慈
- 后现代视域下:梅洛-庞蒂文化现象学构建策略研究
- 2015年
- 梅洛-庞蒂文化现象学构建主要以身体表征为总体线索,通过将身体"借"给语言和视觉,表征在世生存的"己身"如何消弭传统二元论,并开启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内涵及后现代的认知转向。文章分别从语言文化表征和视觉文化表征两方面,论述这种构建策略。在后现代视域下,在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语境和概念(或命题)的转换中,挖掘梅洛-庞蒂语言文化与视觉文化的"表征性"内涵,凸显梅洛-庞蒂文化现象学构建策略的新价值与新意义。
- 岳璐
- 关键词:后现代身体
- 我们向阿尔都塞学习什么?
- 2019年
- 阿尔都塞既是一位饱经磨难的坚韧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一位无所畏惧的激越的马克思主义者;既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一位备受争议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一位特立独行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我们树立了一块至今难以超越的理论丰碑。今天,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对马克思主义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更要学习他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总问题”的前提下开创性的理论创新。
- 冯毓云
- 关键词:阿尔都塞总问题问题式认识论断裂症候阅读
- 俄国形式主义的学科交叉与理论创新
- 2020年
- 俄国形式主义作为20世纪西方文艺学领域第一个文学批评流派,开启了一个学科交叉融合、理论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在其创立之初,便试图采用现代语言学方法来解决文艺学的基本问题,从而开辟了语言学与诗学相结合的研究道路。在其发展的早期和后期阶段,什克洛夫斯基和雅各布逊等代表人物的理论建构,分别受到本土语言学家库尔特内和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而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创新,则以现代审美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从读者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的"自动化"与"陌生化"规律出发,认为文学的本质即"文学性"就在于形式的可感性,文学创作、接受活动和文学形式的发展演变,都来自于文学接受者审美感受的自动化和审美心理求新求异的陌生化需求。俄国形式主义创立的理论范畴和批评范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王咏梅
-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语言学审美心理学
- 身体地理与20世纪中国文学城乡转换中的味觉身份建构——兼论陆文夫《美食家》
- 2018年
- 在20世纪中国历史框架中,现代性带来城乡空间结构的剧烈震荡与重组。中国20世纪文学见证此历史巨变,开始在空间转换中反思身体地理与味觉变迁关系蕴含的个体和国家身份确立、民族及自我身份认同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在中国社会城乡转换中,身体地理的味觉叙事为中国人地关系中发生的印记和变化赋予感性意义。以陆文夫《美食家》为例,思考20世纪中国地理空间的震荡重组对味觉身份建立的作用与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术范型研究。
- 岳璐
- 关键词:陆文夫
- 从“极性”到“间性”——20世纪西方文论的理论品格解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在文学理论兴盛的20世纪,"极性"特征十分明显,文学理论的"极性"取向是思想活跃的一种表征,显示出强大的思想张力,同时,也预示着思想从此开始走向衰减,因为理论的"极性"是一种非常态,它架构思想的同时也在毒害着思想。未来的文学理论应该从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在极性理论之间,找到崭新的、多元的平衡点。"间性"意味着理论的沉淀期而非沉寂期,人们已经开始进行着可贵的探索,虽然中间派难做人,但这里可能正是真理的藏身之处。
- 延永刚
- 关键词: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