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5264)

作品数:33 被引量:105H指数:6
相关作者:马立峰黄庆学楚志兵贾伟涛黄志权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镁合金
  • 10篇合金
  • 7篇热轧
  • 5篇厚板
  • 5篇不锈
  • 4篇中厚板
  • 4篇矫直
  • 4篇不锈钢
  • 3篇圆盘剪
  • 3篇热力耦合
  • 3篇回弹
  • 3篇剪切力
  • 3篇矫直机
  • 3篇AZ31B镁...
  • 2篇液压
  • 2篇数学模型
  • 2篇数值模拟
  • 2篇通信
  • 2篇皮尔
  • 2篇热力耦合分析

机构

  • 3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0篇吉林大学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东北大学
  • 2篇宝钢工程技术...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长治清华机械...

作者

  • 22篇马立峰
  • 13篇黄庆学
  • 12篇楚志兵
  • 8篇贾伟涛
  • 6篇黄志权
  • 5篇韩贺永
  • 5篇刘鹏涛
  • 4篇胡鹰
  • 4篇蒋亚平
  • 4篇徐海洁
  • 4篇杨彦龙
  • 3篇潘海彦
  • 3篇魏栋
  • 2篇唐宾
  • 2篇闫志杰
  • 2篇庞志宁
  • 2篇林金宝
  • 2篇潘丽君
  • 2篇杨小容
  • 1篇王秋书

传媒

  • 4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重型机械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塑性工程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Journa...
  • 2篇机械工程与自...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锻压技术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山西冶金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Z31B镁合金中厚板轧制热力耦合场数学模型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对铸态AZ31B镁合金圆柱试样进行了宽范围变形条件下的热压缩试验,拟合热压缩试验数据,针对镁合金应变软化特性建立了一种新的热力本构模型;依托于Deform-3D对镁板的实际热轧过程进行了热力仿真分析,依据轧制理论假设、宏观连续介质力学以及热力学原理,采用数学解析的方法建立了镁板热轧制区域中的应变、应变速率值分布模型以及三维温度场、应力场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新建的热力本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5.1%;建立的轧制变形区域中的应变、应变速率值分布模型,温度场数学模型以及热力耦合场数学模型不仅形式简单易于为生产利用,更能精确表征中厚规格镁板热轧制过程中的热-力耦合变形机制。
贾伟涛马立峰刘鹏涛徐海洁蒋亚平
关键词:AZ31B镁合金应力场
中厚板圆盘剪剪切力能参数测试及最佳剪刃间隙数学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中厚板圆盘剪剪切质量差、剪切力理论计算偏差大等问题开展了生产实测、数据采集、回归拟合处理,得出现有的剪切力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相比误差在-9.56%~+56.5%之间.这些理论公式求解中未考虑随着厚度的增加剪切抗力和抗剪面积的非线性变化,导致剪切力计算结果大幅减小.这些公式适宜于薄规格钢板的剪切力计算,但用于厚板剪切力计算还要进一步完善.同时,建立了一个综合剪切钢板厚度、材料属性、累积剪切面积的圆盘剪剪刃间隙调整模型,并且考虑了刀盘装置在剪切受力过程中的变形对剪刃间隙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的圆盘剪设备,要在该模型中考虑刀轴载荷—变形值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修正完善,就可获得适合于自己的间隙调整工艺参数.
马立峰黄庆学黄志权楚志兵韩贺永
关键词:中厚板圆盘剪剪切力剪刃间隙数学模型
表面渗铝镁合金的轧制组织与性能
2015年
引入"固态扩渗+轧制"的表面改性方式,即在研究镁合金薄板表面改性方法及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固态粉末包覆热扩渗的方法,对AZ31镁合金薄板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获得研究目标材料;借助有限元软件Ls-DYNA模拟其冷轧过程,获得最优的轧制工艺参数并进行轧制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XRD)、金相显微镜、布氏硬度测量计、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和Corr Test腐蚀电化学测试系统检测材料表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轧制变形后的表面组织晶粒更加细小、均匀;耐磨性有所改善,表面硬度由HB 61.4提高至HB 63.5,摩擦因数由0.52变为0.6,表面摩擦磨损质量损失由0.33 mg降低至0.26 mg;表面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其开路电位由-1.594 V变为-1.574 V,自腐蚀电位由-1.574 V变为-1.38 V,自腐蚀电流密度由6.2×10-3 m A/cm2变为7.0×10-4 m A/cm2。
楚志兵杨彦龙唐宾马立峰杨霞黄庆学
关键词:镁合金表面性能LS-DYNA
复合连杆机构复演滚动轨迹的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对新型多自由度复合连杆滚动剪切机构的原理分析,建立了连杆剪切机构的位置环方程组,修正了导向杆与机架铰接位置的确定方法。以某大型钢厂的全液压滚切剪机开发为依托,对新型剪切机构的滚切运动轨迹进行了模拟仿真,模拟结果为电气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实现速度及位移的控制提供了精确数据,生产现场高质量的钢板剪切断面证实了合理的机构杆件尺寸是降低刀弧水平位移量、提高剪刃重叠量均匀度、实现高精度剪切的重要手段。
马立峰王刚黄庆学楚志兵黄志权韩贺永
关键词:机构学仿真
Interface-cor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Stainless Steel/Carbon Steel Plate Fabricated by AAWIV and Hot Rolling被引量:8
2014年
Stainless steel(SS)/carbon steel(CS)clad plates were generated by means of the all-around weld of interface and vacuuming(AAWIV)followed by hot rolling,wherein AAWIV was utilized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rface oxidation during hot rolling.The structure near the interface was analyzed by optical microscopy(O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S/CS clad pla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ensile and shear as well as bend tests.The SS/CS interface is relatively flat and no visible separation appears.Line scanning analysis shows that diffusion of Cr and Ni from SS to CS and C from CS to SS occurred during bonding.Higher dislocation densities are observed in both layers of parent plates adhering to the interface.The SS/CS clad plates reveal higher yield,tensile and shear strengths.Both macroscopic delamination at the interface and fracture of base CS as well as intergranular fracture appearance of flyer plate are observed in the tensile test.The shear specimen fails in a ductile manner and the bend specimen tested shows no visible crack at the interface.Taking both interfacial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to account,the SS/CS clad plates exhibit sound bonding by the process of AAWIV and hot rolling.
Qing-xue HUANGXiao-rong YANGLi-feng MACun-long ZHOUGuang-ming LIUHai-bing LI
关键词:热轧过程S接口
液压滚切剪液压系统的换向冲击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液压滚切剪的剪切机构,建立了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通过求解液压缸换向前后的两腔压力,比较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和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两种形式的压力冲击。通过仿真软件模拟两种形式的液压缸换向冲击,可以看出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换向压力冲击较小,符合理论计算的结果。依据仿真结果设计合理的液压系统,有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通过采集现场样机液压缸的两腔压力,证实了采用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液压缸的换向冲击问题。
马立峰韩贺永黄庆学王晶周研
关键词:液压传动与控制
AZ31镁合金表面改性交叉轧制组织性能演变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渗铝法对AZ31镁合金薄板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增置富铝系改性层,选用常规的四辊轧机对表面改性后的AZ31镁合金薄板进行室温交叉轧制处理。利用XRD、SEM、光学显微镜和Corr Test腐蚀电化学测试系统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基体、轧制前和轧制后的渗铝试样表面的组织、性能演变情况。结果表明:轧制处理后富铝系改性层组织晶粒明显细小、均匀;轧制变形后富铝系改性层的耐磨性能略有提高,其表面显微硬度为63.5 HB,表面摩擦系数平均值约为0.6,表面摩擦磨损质量损失为0.26 mg;轧制变形后的富铝系改性层的耐腐蚀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其开路电位增加为-1.574 V,自腐蚀电位为-1.38 V,而自腐蚀电流密度提高一个数量级,为7.0×10-4m A/cm2。
楚志兵杨彦龙黄庆学林乃明唐宾马立峰杨小容
关键词:AZ31镁合金腐蚀电位
基于OPC技术的矫直机通信系统
2011年
针对临汾钢铁中板厂矫直机改造工程,利用OPC技术,结合Siemens的WinCC 6.2和Oracle 10g数据库,采用一种新的通信模式,实现了L1级、L2级和L3级MES系统的实时通信。整个通信系统包含基础自动化系统、HMI监控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详细介绍了通信系统的构建及相关应用程序的开发。
王秋书胡鹰
关键词:矫直机OPC技术MES系统
制坯工艺对热轧不锈钢/碳钢复合板复合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界面四周焊合抽真空和界面四周焊合3种工艺制备不锈钢/碳钢复合板坯并热轧,研究了不同制坯工艺下复合板复合界面的组织结构及其性能。结果表明,利用真空电子束焊接和界面四周焊合抽真空两种方式制备的复合板坯经热轧后能100%复合,而通过界面四周焊合方式制备的复合板坯在热轧后界面结合率较低。对3种工艺下成功复合的部位,其复合界面形貌相似,即界面都较平直,且都存在不锈钢、碳钢和复合层3个区域以及近复合层碳钢内的脱碳区,靠近不锈钢侧也都间断分布着Si-Mn等的氧化物。真空电子束焊接和界面四周焊合抽真空两种方式制备的坯料在热轧后碳钢与不锈钢之间都实现了较高强度的复合,并且真空电子束焊接坯料热轧复合板的强度值都略高于界面四周焊合抽真空复合板的。
黄庆学杨小容周存龙刘光明马立峰李海滨
关键词:真空电子束焊抽真空
基于组合给定曲线的复合控制器伺服控制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了实际应用中板材矫直工艺对液压缸响应过程的要求,提出了组合给定曲线,从而减轻了大质量、大惯性系统在响应阶跃、斜坡信号时的冲击以及对系统的危害。结合基于跟踪-微分器的非线性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提出了基于组合给定曲线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复合控制器,并通过仿真分析和其在全液压矫直机中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张华君黄庆学权龙
关键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跟踪微分器伺服控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