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

作品数:1,137 被引量:5,889H指数:26
相关作者:庄天慧陈一君倪少权冯明义刘敦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05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8篇经济管理
  • 169篇文化科学
  • 140篇医药卫生
  • 50篇政治法律
  • 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9篇社会学
  • 34篇农业科学
  • 3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语言文字
  • 13篇哲学宗教
  • 11篇天文地球
  • 10篇建筑科学
  • 8篇水利工程
  • 8篇自然科学总论
  • 7篇艺术
  • 6篇电子电信
  • 6篇历史地理
  • 5篇机械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1篇农业
  • 69篇企业
  • 49篇教育
  • 46篇实证
  • 39篇旅游
  • 32篇绩效
  • 30篇高校
  • 29篇影响因素
  • 28篇农村
  • 27篇农民
  • 26篇生态
  • 25篇铁路
  • 24篇城市
  • 23篇乡村
  • 21篇实证研究
  • 20篇贫困
  • 20篇老年
  • 19篇体育
  • 19篇合作社
  • 17篇大学生

机构

  • 150篇四川大学
  • 101篇四川农业大学
  • 95篇西南交通大学
  • 74篇成都信息工程...
  • 56篇西南财经大学
  • 56篇西华师范大学
  • 55篇成都中医药大...
  • 52篇电子科技大学
  • 52篇西华大学
  • 52篇西南科技大学
  • 45篇西南石油大学
  • 38篇成都理工大学
  • 36篇四川师范大学
  • 35篇四川大学华西...
  • 34篇西南民族大学
  • 31篇四川理工学院
  • 2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8篇中国民用航空...
  • 18篇成都工业学院
  • 16篇四川旅游学院

作者

  • 14篇庄天慧
  • 14篇倪少权
  • 14篇陈一君
  • 12篇冯明义
  • 12篇邱爽
  • 12篇刘敦虎
  • 10篇力晓蓉
  • 10篇王淑雯
  • 9篇揭筱纹
  • 8篇于丽娟
  • 7篇李忠伟
  • 7篇曾维忠
  • 7篇任平
  • 7篇黄波
  • 6篇蹇明
  • 6篇林永坚
  • 6篇姜太碧
  • 6篇张徽燕
  • 5篇李贵卿
  • 5篇邹文俊

传媒

  • 21篇统计与决策
  • 18篇科技管理研究
  • 15篇农村经济
  • 12篇电子科技大学...
  • 1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2篇决策咨询
  • 11篇软科学
  • 1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经济体制改革
  • 10篇资源开发与市...
  • 9篇科技进步与对...
  • 8篇经济师
  • 8篇铁道运输与经...
  • 8篇西南石油大学...
  • 8篇西部经济管理...
  • 7篇四川理工学院...
  • 7篇西华大学学报...
  • 7篇经济研究导刊
  • 6篇农业技术经济

年份

  • 47篇2023
  • 112篇2022
  • 111篇2021
  • 86篇2020
  • 103篇2019
  • 85篇2018
  • 96篇2017
  • 82篇2016
  • 80篇2015
  • 47篇2014
  • 39篇2013
  • 52篇2012
  • 30篇2011
  • 43篇2010
  • 30篇2009
  • 20篇2008
  • 24篇2007
  • 23篇2006
  • 12篇2005
  • 3篇2004
1,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超对接、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被引量:3
2012年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成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引擎。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进展中,仍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经营体系匮乏及政策扶持力度低下等困境。通过对农超对接、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耦合审视,建构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模式、实施开展土地流转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等措施当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治理之策和现实出路。
徐邓耀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超对接土地流转城乡二元结构
西部企业的核心能力风险与对策被引量:2
2005年
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和价值增长的保证。由于西部企业普遍缺乏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战略观念,企业核心能力不强且容易发生风险。企业核心能力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西部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借鉴学习其他企业的风险防范措施,加强体制、机制、组织及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陈一君毛亮
关键词: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竞争力风险防范措施
地质气象灾害末端应急管理人员胜任力培训需求论析
2017年
最主动的防灾减灾来源于基层的末端应急管理,目前农村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较少,更鲜见地质气象灾害群测群防应急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基于360°评价调查问卷,采用评估受训者的行为胜任素质方法,采集地质气象灾害基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特征,利用粗糙集理论方法基于数据推理、判断及评价受训者在农村应急组织中的胜任状况,确定应急组织发展对行为素质的需求,从大量冗余数据中提取具有共性的信息及知识,由此明确胜任力培训需求,并用实证分析验证此方法的客观性与适应性,从而构筑起以人员素质提升为抓手促基层应急组织建设的有效实现路径。
吴洁李朝安
关键词:粗糙集
媒体报道、法律环境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被引量:16
2016年
以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多个角度系统地实证研究媒体报道、法律环境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态关系,探寻企业外部治理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媒体负面报道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良好的法律环境,相应提高了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水平;在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媒体报道对公司的监督效果增强,反映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显著增强。
黄雷张瑛叶勇
关键词:媒体报道法律环境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插花式”贫困村精准扶贫案例研究——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三关村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以四川丘陵地区典型的"插花式"贫困村三关村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帮扶单位、查阅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举措、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剖析,提出了加强扶贫主体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扶贫客体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插花式"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温蒙羽郭创乐
四川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
2008年
根据1978--2005年四川省各市州的人均GDP数据,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基础,对四川区域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时段上,四川区域经济增长经历了趋同一分异一趋同的过程;在1978--1990年期间,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趋同且趋同速度较快,但在1990--2005年期间,区域经济增长分异的趋势较强。趋同的趋势不甚明显;通过引入控制变量和地区虚拟变量分析,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四川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五大经济区有“俱乐部”趋同的倾向。
孙植华翟有龙
关键词:区域经济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
高铁应急调度STAMP/STPA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为克服传统安全分析模型不能评估高铁调度系统中组件之间复杂交互的缺陷,基于系统理论的事故过程模型(STAMP),将高铁应急指挥系统中人员与设备之间交互安全性问题视作系统控制和反馈问题,构建高铁应急调度控制反馈模型,识别系统安全风险与约束;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法(STPA),分析不安全控制行为及诱发不安全控制行为的控制缺陷;基于台高铁脱轨事故实例分析,验证STAMP/STPA应用于高铁应急调度安全分析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构建的高铁应急调度控制反馈模型可分析得到高铁应急调度指挥的风险因素为感知或执行误差、决策失误、接收或执行时延;同时通过该模型可演绎安全约束失效路径。
吴海涛黎双喜
关键词:安全约束
四川省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文章从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认为四川省通过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了生产区域化水平,扩大了优质专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但仍然存在区域化布局优势不明显,专业化分工的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的相关对策建议。
张庆
关键词: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经济周期、政府信贷干预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微观证据被引量:7
2019年
文章选取2007-2016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经济周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探讨政府信贷干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在经济衰退期的研发投入显著高于经济繁荣期,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逆周期特征,进一步,政府信贷干预会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在经济繁荣期,政府信贷干预会加剧经济高增长期的企业自主创新负效应,在经济衰退期,政府信贷干预会降低经济低增长期的企业自主创新正效应。此外,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严重与不严重的企业受到政府信贷干预的影响程度不同。
陈雨柯吕介民
关键词:经济周期逆周期
1990-2010年中国农业隐含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由于考虑了因消耗中间载能生产资料而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农业隐含碳排放较一般核算方法下的农业碳排放核算更加全面。本研究根据1990-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核算了中国农业隐含碳排放,比较了两种碳排放核算方法下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差异,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利用Kaya恒等式分解原理将其分解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一般技术进步以及低碳农业技术进步四类因素。研究表明:经济规模因素对农业隐含碳排放做出了主要正向贡献,一般技术进步因素也在大部分年份对其表现出正向驱动,经济结构因素与低碳农业技术进步因素则是负向驱动农业隐含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根据隐含碳排放性质与特点,针对中国农业隐含碳驱动因素,采取防止一般农业技术滥用,使用并推广清洁能源和其他低碳农业技术,引导市场要素参与农业低碳化发展将是中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合理选择。
戴小文漆雁斌唐宏
关键词:碳排放
共1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