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4087)

作品数:96 被引量:307H指数:9
相关作者:王亚刚张伟王凯刘子龙邵惠鹤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电子电信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网络
  • 8篇神经网
  • 8篇神经网络
  • 7篇时滞
  • 7篇群算法
  • 7篇粒子群
  • 7篇粒子群算法
  • 7篇控制器
  • 6篇子群
  • 6篇机器人
  • 6篇闭环
  • 6篇PID
  • 6篇PID控制
  • 5篇频率响应
  • 5篇仿真
  • 5篇闭环辨识
  • 5篇PID参数
  • 5篇MATLAB...
  • 5篇参数整定
  • 4篇图像

机构

  • 98篇上海理工大学
  • 6篇上海出版印刷...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东北轻合金有...
  • 2篇广东电网公司
  • 2篇杭州蕙新医疗...
  • 2篇上海博建电子...
  • 1篇华润集团有限...
  • 1篇湛江电力有限...
  • 1篇备分公司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华电电力科学...
  • 1篇上海鸣志电器...
  • 1篇华电浙江龙游...
  • 1篇无锡华润上华...

作者

  • 74篇王亚刚
  • 16篇张伟
  • 12篇王凯
  • 11篇刘子龙
  • 7篇邵惠鹤
  • 7篇付东翔
  • 7篇曹春萍
  • 5篇李烨
  • 3篇胡少凯
  • 3篇闫金银
  • 2篇许晓鸣
  • 2篇何佳
  • 2篇常利
  • 2篇李建
  • 2篇张冬冬
  • 2篇蒋辰飞
  • 2篇陈平
  • 2篇曾文艳
  • 1篇严祥力
  • 1篇刘歌群

传媒

  • 17篇控制工程
  • 17篇软件导刊
  • 11篇信息技术
  • 7篇电子科技
  • 6篇计算机应用研...
  • 5篇包装工程
  • 3篇小型微型计算...
  • 2篇制造业自动化
  • 2篇自动化仪表
  • 2篇信息与控制
  • 2篇控制与决策
  • 2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石油化工自动...
  • 1篇中国电力
  • 1篇电子技术(上...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测控技术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12篇2021
  • 16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14篇2014
  • 11篇2013
  • 12篇2012
  • 2篇2011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带退火炉自动化控制系统被引量:3
2012年
介绍了由全氢罩式炉机组组成的全氢罩式退火炉控制系统。讨论了应用西门子公司的S7-300系列PLC和WINCC图形软件如何实现在退火过程中对设备的自动控制和实时监控功能。为了提高退火质量和控制精度,在温度控制问题上采用PID控制算法结合脉冲循环燃烧算法。脉冲循环控制算法在提高被控温度的均匀性和延长烧嘴的寿命上有很好的效果。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性能优越,效果良好。
付东翔刘丽莉王亚刚
关键词:退火炉PLCWINCC
FuseNet:应用于移动端的轻量型图像识别网络
2023年
为解决目前Transformer模型因其巨大的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而无法应用在计算资源相对有限的移动设备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端的友好型轻量图像识别网络称为FuseNet。FuseNet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局部特征信息和自注意力机制擅长对全局信息进行建模的特性,将局部表示与全局表示两者的特性整合至一个特征提取模块,高效融合了两种不同结构的优点达到以较小的模型规模实现较高准确率的目的。实验证明不同参数规模的FuseNet可以在不进行预训练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性能,可以很好地应用在移动设备中。FuseNet-B在ImageNet-1K数据集上以14.8 M的参数量实现了80.5%的准确率,性能表现超过了同体量的Transformer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
田鑫驰王亚刚尹钟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TRANSFORMER
采用基于闭环辨识IMC-PID实现串级汽温的鲁棒控制被引量:9
2017年
提出了一个基于频域辨识方法设计串级汽温内模-PID控制器。首先进行汽温过程对象的模型辨识,在辨识部分,通过进行常规的设定值扰动试验,获得串级系统各回路输入输出的扰动试验数据,估算出内回路及外回路的频率响应矩阵,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内回路及外回路模型变换函数的参数矩阵。基于内模控制(IMC)的汽温串级PID控制回路的参数整定,是基于辨识出的模型采用IMC方法计算出来的。现场应用情况表明,采用基于频域辨识方法设计串级汽温内模-PID控制器的控制方案,使汽温串级控制性能大大提高,能有效地减少各种内外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李晓枫陈广学张政委王亚刚高雅尤毅顾博川
关键词:热工自动化闭环辨识串级控制
基于生存理论训练机器学习的智能驾驶路径生成方法被引量:4
2020年
机器学习技术广泛应用于车辆的智能驾驶,其中模型训练是该技术的关键,由于训练数据难以覆盖全部驾驶情况,使得极端状态下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驾驶系统存在失效风险,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生存理论应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态势感知具有理论优势,能客观地计算出车辆最大的高维生存空间,但该理论迭代计算繁琐,输出结果所需时间较长,无法满足高速车辆的实时控制,且生存核表面复杂,智能驾驶系统难以直接使用,需要将生存核转化为局部最优路径.鉴于此,设计一种基于生存理论的局部路径规划机器学习训练方法,通过对多种机器学习方法的特点进行分析,最终选定径向基神经网络来输出生存核中线投影.通过对比两种网络训练数据的输出效果,分析参数敏感性以及泛化能力,论证所提出训练方法的合理性.仿真实验表明,所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可快速输出高精度、大裕度的道路优化路径,即使使用简单的控制律也能实现无人车辆的大曲率转弯.由于所提出机器学习方法的安全性具有理论保障,又能大幅提升安全计算的实时性,在智能驾驶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磊杨晔刘赛高岩高岩王亚刚
关键词:智能驾驶路径规划径向基神经网络
BACnet/ZigBee协议转换器的研究与实现被引量:5
2012年
BACnet是专门针对楼宇自动化并被广泛采用的有线通信技术。相对无线通信而言,BACnet存在安装不便、可扩展性差等缺点。简要介绍了目前热门的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分析了无线技术在智能楼宇空调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并重点设计了将无线ZigBee与BACnet有线通信互联的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能对现场温湿度信号进行采集与传输。最后,对无线技术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魏峰付东翔王亚刚
关键词:ZIGBEE无线技术互联技术智能楼宇
基于连续空间的萤火虫算法改进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萤火虫算法在全局寻优过程中求解精度差,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萤火虫算法。采用离散-连续的方法将传统萤火虫算法的空间连续化,在传统萤火虫算法的基础上定义新的吸引度计算式以及相应的更新策略,实现待求的离散问题的空间连续化,改善萤火虫单体相应的移动方式。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改进算法的有效性。文中对改进的萤火虫算法及其适用范围作了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研究方向。
刘晨旻王亚刚
关键词:萤火虫算法函数优化参数辨识全局最优优化算法
基于改进SURF算法的机器人识别匹配方法被引量:3
2018年
由于传统SURF匹配算法选取大量不符合预期的特征点,增加了后期匹配运算时间,导致不能满足工业级应用快速性的要求。提出一种改进的SURF算法,首先对摄像头获取的目标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处理,然后选择合理阈值、运用Canny算子对获取的目标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再通过Hessian矩阵获取图像局部最值,并利用SURF算法对边缘图像进行匹配。仿真结果表明,该SURF算法在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目标识别匹配时,既能减少匹配时间,又可以提高匹配准确度。
王一璋王亚刚
关键词:CANNY边缘检测SURF算法图像匹配目标识别
基于LSA和结构特性的微博话题检测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传统的话题检测方法在处理大规模微博短文本时出现的降维能力不足和语义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基于潜在语义分析和结构特性相结合的微博话题检测方法。根据微博的对话属性和传播模型,首先要合并微博讨论树扩展微博文本,创建基于潜在语义分析(LSA)的微博文本模型以解决数据稀疏性问题,最后结合时间信息给出新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并采用凝聚层次聚类法检测微博话题。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降低了话题检测的错失率,大大提高了微博话题检测的性能。
曹春萍崔海船
关键词:文本聚类语义空间潜在语义分析
基于收敛性分析的偏差粒子群算法及PID仿真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基于对粒子群算法(PSO)的收敛性分析,对粒子群算法做出改进。主要解决粒子群算法的早熟、不收敛等问题,并成功将算法应用于控制过程中不稳定对象的比例、积分、微分(PID)参数调节,取得较好效果。与修改前的粒子群算法相比,该算法不易早熟,算法结束时所有粒子均位于同一坐标下。经过12个测试函数测试,该算法的优化结果相较遗传算法(GA)、粒子群算法(PSO)、萤火虫算法(FA)、差分进化算法(DE)和混合萤火虫算法(HFA)更接近全局最优,且多次运行偏差较小。
张伟谢源海王亚刚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收敛性分析PID控制
一种改进的基于时间竞争成簇的路由算法
2019年
为平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簇头负载并进一步降低多跳传输能耗,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时间竞争成簇的路由算法。该算法通过限制近基站节点成簇入簇,以防止近基站节点成簇入簇的节能收益无法补偿成簇入簇能耗;利用基站广播公共信息和基于时间机制成簇,以减少节点基本信息交换能耗;通过候选簇头中继来平衡簇头负载。候选簇头的评价函数综合考虑了剩余能量和最优跳数的理想路径,以期在保持中继负载平衡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多跳能耗。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较LEACH和DEBUC算法延长了以30%节点死亡为网络失效的网络生存周期,表明该算法在降低节点能耗和平衡负载方面是有效的。
孙振王凯王亚刚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成簇LEACH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