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1B03)

作品数:26 被引量:234H指数:9
相关作者:沈新强唐峰华王云龙沈盎绿刘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溢油
  • 6篇污染
  • 5篇溢油事故
  • 5篇原油
  • 4篇溢油鉴别
  • 4篇油污染
  • 3篇毒性效应
  • 3篇溢油污染
  • 3篇渔业
  • 3篇群落
  • 3篇环境损害
  • 3篇风化
  • 2篇毒性
  • 2篇对虾
  • 2篇营养盐
  • 2篇荧光
  • 2篇油类
  • 2篇渔业资源
  • 2篇植物
  • 2篇指标体系

机构

  • 15篇中国水产科学...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国家海洋环境...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大连水产学院
  • 3篇深圳市计量质...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交通部科学研...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福建省海洋与...

作者

  • 14篇沈新强
  • 8篇唐峰华
  • 6篇刘敏燕
  • 4篇刘星
  • 4篇王云龙
  • 4篇沈盎绿
  • 4篇李涛
  • 3篇孙安森
  • 3篇晁敏
  • 3篇孙维维
  • 3篇谢月亮
  • 3篇李思源
  • 2篇孙永革
  • 2篇袁骐
  • 2篇姚子伟
  • 2篇李芸
  • 2篇熊永强
  • 2篇杨万颖
  • 2篇马新东
  • 2篇平仙隐

传媒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海洋渔业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水产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水道港口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1篇2010
  • 14篇2009
  • 5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云港田湾核电站附近潮间带底栖动物的群落生态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2008年4个季度的生态调查取样,对连云港海州湾田湾核电站附近潮间带A、B断面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结构特征及资源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经统计分析:养殖区B断面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42.32g.m-2和71.83个.m-2,明显高于天然海滨浴场A断面处的11.24 g.m-2和63.67个.m-2;A、B断面配对站位群落相似性指数超过0.50的有6对,而其他有显著性关系的却不是非常明显,表明海洋工程可能使附近海域内各生境之间底栖动物群落的分化程度降低;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中,春、夏、秋、冬季的多样度分别为1.72、1.20、1.68、0.84,其中冬季达到重度污染,这可能与人为扰动有关,海洋工程活动会导致生态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甚至生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整体上田湾核电站附近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不稳定,受田湾核电站相关工程活动影响的程度尚不能得出定论,需要继续调查监测该海域的生物资源状况,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监测机制.
唐峰华沈新强张衡王云龙
关键词: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群落相似性
溢油污染对虾类的急性毒害效应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4种原油TJ016、TJ015、TJ014、TJ002和4种成品油-20#柴油、F380、F120、F180在海洋中发生溢油情况下对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仔虾的急性毒害效应。结果表明,8种油对中国明对虾仔虾的毒害作用大小顺序是F120>F180>TJ014>TJ015>F380>-20#柴油>TJ002>TJ016;8种油对日本囊对虾仔虾的毒害作用大小顺序是F180>F120>-20#柴油>TJ015>TJ014>TJ002>F380>TJ016。总的来说,8种油对两种仔虾毒害效应比较相似,F180和F120对仔虾的毒性最大,TJ016对仔虾的毒性最小,其他几种油对两种仔虾的毒性效应相差不大。
唐峰华沈盎绿沈新强
关键词:原油成品油仔虾毒害效应
溢油来源和风化作用的有机地球化学表征被引量:3
2008年
随着人们对原油需求和消耗的增加,生产和运输环节的溢油污染事故日趋严重。溢油源的准确鉴定可为溢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供科学的证据。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从溢油源到溢油样品的整个溢油环节对表征溢油组成特征及变化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进行了阐述,为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在溢油源鉴别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有机地球化学的发展趋势,提出油指纹分子级水平上的定量化(包括油指纹的数字化、诊断指标的分子化、混源的定量化和鉴定结果的多元统计分析等)是今后溢油源鉴别的发展方向。
李芸熊永强杨万颖孙永革谢月亮李思源
关键词:溢油风化作用有机地球化学
洋山深水港区域夏季叶绿素a分布及年际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根据2001年、2003年-2006年8月对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海域进行的生态调查,对该区域叶绿素a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调查区域叶绿素a平均浓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大值为2001年的2.61 mg/m^3,最小值为2004年的1.27 mg/m^3;港区、航道区变化趋势与全区相一致,大桥区略有不同,2003年至2005年叶绿素a浓度呈下降趋势,2006年出现回升;同一区域,表层叶绿素a浓度变化幅度小于底层;受工程施工的影响,底层下降快且恢复缓慢;2001年底层叶绿素a浓度高于表层,而2003-2006年则是表层浓度较高;叶绿素a浓度年际变化与网采浮游植物丰度变化相一致,但其相关性不明显。
伦凤霞晁敏沈新强王云龙
关键词:洋山深水港叶绿素A浮游植物
洋山工程海域虾蟹类资源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根据2003年-2005年每年5月、8月和11月对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施工海域(30°30′~30°54,N、121°45′~122°30′E)20个站点进行渔业资源监测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虾蟹类资源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生物多样性、个体平均体重及幼体比例等的变化,并与工程前(2001年)相比较。结果显示:虾蟹类的种类基本逐年减少;3年平均的生物量和丰度比工程前低;多样性指数、平均个体体重和幼体比例也是呈逐年降低的趋势。这系列的变化反映出该海域渔业资源结构的改变朝小型化方向发展,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容易引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说明洋山工程海域施工期对虾蟹类资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唐峰华沈新强史赟荣阮雯张忭忭
关键词:生物量丰度多样性
溢油污染对蟹类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不同油品对2种蟹类的毒性效应。[方法]选择国内外常见的4种原油和4种燃料油,通过油类母液制备和试验液配制,采用半静态试验法,研究不同油品对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2种蟹类幼体的毒性效应。[结果]4种原油中,TJ016、TJ015、TJ014T、J002对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2种幼蟹的96 hLC50分别为1 450.095和4 937.369 mg/L、744.342和4 008.723 mg/L、241.671和1 254.620 mg/L、926.612和1 181.351 mg/L。4种燃料油中,-20#柴油、F380、F120、F180对2种幼蟹的96 hLC50分别为1 195.187和405.041 mg/L1、72.168和5 497.524 mg/L、61.754和287.524 mg/L1、2.989和320.873 mg/L。[结论]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的毒性效应的大小顺序是:F180>F120>F380>TJ014>TJ015>TJ002>-20#柴油>TJ016,除-20#柴油外,燃料油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8种油对锯缘青蟹的毒性效应的大小顺序是:F120>F180>-20#柴油>TJ002>TJ014>TJ015>F380>TJ016,除F380外,燃料油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
唐峰华沈盎绿沈新强
关键词:石油类蟹类LC50毒性效应
溢油事故污染损害赔偿、评估和影响范围的相互关系
重大溢油事故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不可挽回的,甚至是灾难性的,但这些影响并非都是可以赔偿的。本文通过分析溢油事故污染损害赔偿范围、评估范围和影响范围的异同,阐明三者的关系,进一步明确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清...
刘敏燕李涛王志霞孙安森
关键词:溢油事故污染损害赔偿
文献传递
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的评估指标体系与实例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实验结合2006年4月发生在舟山沿岸渔场的韩国籍现代独立轮溢油事故案例,探讨了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提出了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的评估指标体系由溢油事故污染指标子体系和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子体系二大部分构成。其中溢油事故污染指标子体系主要包括溢油品种特征、溢油时间特征、溢油空间特征,溢油区域环境特征、溢油动态特征和采取的防范措施;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子体系主要包括污染前后天然渔业资源的种类、单位面积资源生物数量,各种资源生物的损害率、损失量、恢复措施和所需费用。同时提出溢油事故渔业损害的评估程序和在不同情形下,各指标参数的选取方法。案例研究结果得出该事故造成渔业受到严重影响的海域范围在100km2(≥5.0mg/L)以上,鱼卵和仔鱼的总损失量分别为6700万个和117000万尾,鱼、虾和蟹类幼体总损失量分别为3681、17045和406万尾,底栖动物总损失量为8162万个,事故海域渔业资源恢复直接所需总费用为1822万元。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的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为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索赔提供参考。
沈新强袁骐
关键词:溢油事故指标体系
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养护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6
2008年
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渔业发展的命脉。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根据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2006年的监测结果和近年在渔业水域开展的生态环境养护研究工作,概要分析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养护研究现状,提出中长期内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围绕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诊断与评估技术、渔业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安全评价技术、清洁养殖与退化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的重点研究内容。
沈新强
关键词:渔业生态环境养护
河鲀网箱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对氮、磷营养盐通量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索底栖生物的生物学变化与海水沉积物-海水界面氮、磷营养盐通量变化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于2008年1月、5月和7月共3次对象山港河鲀网箱养殖区海底沉积物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采样分析,同时使用Fick第一定律对沉积物-海水界面氮、磷营养盐的扩散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非养殖区总的生物丰度为666.0个/m2,明显多于养殖区(151.8个/m2)。硝酸盐扩散通量的变化对水体营养盐的整体变化具有指示作用,硝酸盐数值同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0.762;在养殖淡季的1月和5月,磷酸盐数据与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14和-0.857。[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底栖生物对氮、磷营养盐通量变化的响应机制。
李聪沈新强晁敏平仙隐
关键词:大型底栖生物扩散通量生物多样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